儿童文学成立首个海外分社(3)
时间:
书之意2
儿童资讯
一步步跨过海外出版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儿童文学走出去仍然不是一片坦途。近年来学界与业界探讨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水平的论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图书发展底蕴普遍不足。李东华曾在点评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本土儿童文学最大的问题在于&ld;简单&rd;,在思想和艺术上不够丰饶。而中国孩子阅读的最大问题也在于喜欢&ld;简单&rd;。但是李东华也表示中国儿童文学短篇是完全可以达到世界级水准的。同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曹文轩则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其实有相当高的水准,我们把自己看得太低了,把人家看得太高了。现在,我们就这样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走到世界最中心的位置,告诉世界,中国的儿童文学是如此有品质的文学,一点儿也不比你们差。的确,中国儿童文学在海外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在英国受到了热情洋溢的读者评价:&ld;故事动人而深刻,翻译也很美。&rd;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更是让英国网友发出了&ld;恨不相逢少年时&rd;的感叹。
关于儿童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存在一个刻板印象,即少儿读物的目标读者是少年儿童,因而比成年人更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多元文化。然而,儿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比成人文学更难走进国外读者的内心。对此,儿童文学作家周锐曾表示,儿童文学的门槛比成人文学要高,因此立志为孩子写作的作家更需要永不枯竭的想象力。如今儿童文学的海外出版多为推介曹文轩、沈石溪、杨红樱等名家,出版人在挖掘新作家方面仍大有可为。
儿童文学成立首个海外分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