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资讯 > 儿童资讯 >

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2)

时间: kina2 儿童资讯

  客观地讲,即便在目前国家&ld;双创&rd;的大东风下,开展创新教育也并非易事,小学、初中阶段可能于功课不太多,还可以勉强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一些时间和空间,但到了初中毕业年级以及高中阶段,因为升学压力大,应试教育的地位难以撼动,创新教育如何与其和谐共存,二者关系如何处,就成了难以回避的大难题。否则,所谓创新教育终究还是服务于应试教育,比如以&ld;发明创造&rd;为的中、高考加分现象。在此格局下,如果再继续沿袭以往的方式推行创新教育,要么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要么创新教育就成了纯粹学生自主安排&ld;放羊式&rd;教育,或者仅仅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表面文章。

  推进创新教育,需要聚焦三个方面问题

  推进创新教育,重在平时,着眼长远。在既有的教育格局下,如何避免中小学校在推进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新鞋走老路?以下三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一定是最主要、最关键的。

  其一,如何&ld;进课堂&rd;?目前,&ld;进课堂&rd;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时髦话语,如&ld;传统文化进课堂&rd;&ld;法律知识进课堂&rd;&ld;生命教育进课堂&rd;等,并往往被视为一种教育念和模式的大改造,这对创新教育来讲同样也是如此。中小学生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绝大部分时间都跟课堂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课堂必然也是推行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但又不能仅仅依靠多媒体工具等这种教学模式上的改变,这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来讲更是不可能,也不能试图从语文、数学等这些关系到学生中高考成绩的主体学科中割下一块肉,补给创新教育,更不能依赖另行开发创新教育的专门教材,那样只能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对此,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做法,就是把有关创新教育的思想、内容、方法植入到各科教材中,并以教材内容的不同呈现、配置来导向师生课堂交流方式向探究式、启发式转变。应该说,我国中小学教材经过近些年的几轮改革和调,有所改观,当前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加大创新教育在教材中的植入度,如多加入一些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多设置一些以前沿性、开放性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作业。

  其二,如何做到&ld;人人参与&rd;?创新教育要做出实效、起到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作用,就一定是普及性的,只有少数人参与,是搞不好创新教育的,也违背了创新教育的初衷。因为创新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讲,不是只有功课好的学生才有&ld;创新基因&rd;,不是一定要发明、创造什么别开生面的新东西,也不是冲着获取某个科技比赛的名次,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养成勤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为此,就要尽量让全校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就是要利用好课堂内外的时间,立足中小学生自身的实际,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利用他们生活中已有条件以及可以随手找得到的材料,从小制作、小养殖、小种植、小创意、小发明、小报告和小论文等这些小打小闹式的&ld;微创新&rd;做起,力戒&ld;曲高和寡&rd;。此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ld;互联网+&rd;等形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及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若从中遇到不喜欢、不满意的,就要鼓动学生想办法去改进它。如此这样,创新教育才不只是少数人的活动,人人有创意、个个争发明才能成在校园里为自觉和时尚。

  其三,如何成为&ld;学校的日常规定动作&rd;?从以往经验来看,一项教育改革能否执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关键都要看学校能否做到天天讲、日日抓,而这又依赖于校方、教师、家长的重视、支持及配合程度。对创新教育来讲,我们过去一直就有一个悲观论调,认为创新教育是大学阶段的事,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最终都会被高考这个&ld;牛鼻子&rd;牵着走,什么样的创新教育计划或方案最后都是&ld;瞎折腾&rd;、走走形式和过场而已,如一些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大都担心耽误孩子学习的家长代劳。其实,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不要把创新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更不要与我国教育体制里搬不动的中高考这一&ld;定海神针&rd;对立起来,而是完全可以利用中高考这一指挥棒的效应,稍稍在中高考试题中做些文章。如可以多设置一些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试题,今年学生可能做不出来而丢分,明年就会有很多学校来专门辅导学生,开辟类似的教育活动了,老师、学生及其家长也就有动力了,平时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年度考核评价自然也会朝着这一方向调。

  当然,创新教育要真正形成气候,学校开门办学,与社会的其他相关方面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也是很有必要性的。如与同行学校、各类科技艺术场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ld;创客空间联盟&rd;以共享创新教育资源,聘请或招募一些社会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员充当学生创新教育的志愿者、顾问或导师,把一些课程移到科普基地进行等等。

  (罗志敏 作者系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事)

15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