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资讯 > 儿童资讯 >

为何农村少年生活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已成常态(4)

时间: 书之意2 儿童资讯

  另一位九年级&ld;兄弟帮&rd;骨干成员杨柳说,帮里的成员都要服从帮里的&ld;大计&rd;安排‐‐必须每天都要有帮员出来违规与犯错,以此不断挑战班主任老师。比如,今天我们就准备把垃圾桶直接丢到学校外边去不拿回来了,昨天我们是故意打坏了后门上边的那块玻璃,前天是把粉笔全部折断丢垃圾筒了……因为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管的实在太苛刻了,把我们当&ld;机器&rd;一样,我们要反抗!这学期开学时选班长,在&ld;兄弟帮&rd;的推举下,老大齐磊当选。班主任老师虽然很不爽,但是没有办法。杨柳为此很自豪:这就是我们&ld;兄弟帮&rd;的力量,齐磊就敢和老师对着干!

  在与这些孩子的深聊中,笔者总结出作为非正式群体的&ld;兄弟帮&rd;的几个特征:

  第一,它是在与高年级同辈群体的日常抗争中为保护弱者的个体权利而建立的,在没有变成高年级时希冀通过共同体的力量来抑制和平衡底层学校内部不讲任何逻辑和秩序的&ld;弱肉强食&rd;,在变成高年级后则逐渐变成了属于强者的封闭化&ld;利益集团&rd;。

  第二,它的组织形式总体上依附于诸如班级、宿舍这样的组织载体来建构和发展,且无论其最初是松散型还是后来的紧密型。

  第三,网络工具群所呈现出来的&ld;加入‐退出&rd;状态,承载了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施展的&ld;入帮&rd;与&ld;退帮&rd;仪式功能,正是通过这种虚拟化的仪式手段才实现了群体身份实体意义上的彼此相互认同,进而使松散型的学生灰色组织变得更为紧密和更为形式合法。

  第四,它的组织功能在不断地扩张,从最初仅仅对抗同辈群体,到后来逐渐对抗班主任老师,甚至于后来对抗学校制度。他们始终在强者与弱者的角色扮演中相互转换,而这种相互转换使他们悄悄地完成了个体的社会化,并逐步在反学校文化自我认同过程中加速了底层再生产。

&bsp;

14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