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
在写作前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构思,确定文章的逻辑结构、段落划分、重点内容的安排等等。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
“过年了,过年了,过年啦!”我手里拿着绳子,双脚互相交叉,飞快地舞动着。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飞一般地跑到妈妈房间:“妈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大喜日子吗?”“当然知道了,今天是大年三十。”妈妈笑着说。“知道就好,那你没有要送我的东西呢?”我忸怩地摇着妈妈的手。妈妈一直想不出来,我看了看哥哥,眉头微微上扬,哥哥恍然大悟,我数“三、二、一”,数到“一”时,我与哥哥异口同声地大喊:“我们要压岁钱!”原本一直想不出来送我们什么礼物的爸爸妈妈这下子懂了我们的心思。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洗漱完之后,我们就去奶奶那边拜年了。到了奶奶家里,我们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弟弟也在那里不知道嘀咕着什么,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的压岁钱,有奶奶给的,爷爷给的,爸爸妈妈给的,二妈二爸给的。我算了算,足足有六百块钱,而且每一张人民币都是新的。
转眼到了中午,奶奶和爷爷准备中午饭,午饭吃韭菜鸡蛋饺子。先准备一个盆,倒一点面粉,放一点水。然后把水和面粉活到一块,活好后,拿一部分面搓成一长条。韭菜鸡蛋馅拌好后,包到饺子皮里,饺子就包好了。奶奶包的饺子最好看,还有花边呢。二妈买了鸡翅和可乐,我们知道这一定是要做可乐鸡翅了。她把油倒入平底锅中,放入鸡翅,鸡翅煎好以后再倒入可乐。就这样,一盘美味的可乐鸡翅就做好了。
我和哥哥自创了一个游戏叫“抓渔夫”,在院子里玩。我和弟弟骑着车子转来转去,哥哥站在旁边拿绳子抓我们。第一局抓到了弟弟,弟弟不服气,来抓我和哥哥。谁知我和哥哥像个泥鳅似的,他根本抓不住。
玩累了,饭也熟了,我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热闹极了。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2
新年,于我来说,最恰当的代名词就是美好,不仅是当下的美好,更是记忆中的美好。
每到新年,看到洋气的红灯笼,总是会想起童年时期那满街的自扎花灯。它们不是出自哪位名师工匠之手,全是出自于一些普通的纺织工人之手。
我生长在山东聊城的国棉厂家属院,是名副其实的工人子弟。往后退三十年,国棉厂是最让人艳羡的单位。时隔多年,我们这些发小说起那里,依然称它为我们的“根据地”。
每逢新年,艳丽多彩,形式各异的花灯就被挂了出来。那时,我们住胡同,胡同外面就是临街,临街的楼上挂了四个超级大的传统红灯笼,很有气势。往里走,就能看见一排柳树挂满了花灯,冬天柳叶没有了,花灯就成了柳树的装饰。因为制作花灯的布料五颜六色,白天看上去就像一幅画,到了晚上灯一亮,整条街瞬间被扮靓。其中,天女散花灯让人感觉仿佛真有花瓣漫天散落,忍不住伸手去接。有趣的是那些生肖灯,憨态可掬的八戒灯,神气十足的大圣灯,踏实勤劳的黄牛灯,机敏可爱的兔子灯……总之,每一个花灯都有它的寓意。我的父母都曾参与过花灯的制作,他们告诉我,这些花灯代表了大家对亲人朋友的祝福,祝他们在新的一年繁花似锦,红红火火。
而新年一到,属我们家属院的孩子们最开心了。因为有家门口的“花市灯如昼”,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人约黄昏后”了。开开心心地从北跑到南,自东逛到西,总感觉看不够。不仅是我们家属院的人,包括远方的亲戚朋友都会在这时来家里做客,主要目的还是赏灯,若是能碰巧看一回耍龙灯,那是再好不过了。
对于我们家属院这些“80后”的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最美的童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国棉厂家属院的胡同拆迁了,之后盖起了楼房,许多家属院的职工也都搬去了别处,包括我家。此后回那里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如今,新年还是可以在别处欣赏到花灯,但是再怎么欣赏,也觉得少了些味道,这味道也许就是少了“年少、家门口、发小……”
但不管怎么说,新年依然还是美好的,不仅是当下的美好,还有未来的美好!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3
是谁带来了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我们大饱口福?是谁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春晚”让我们手舞足蹈?又是谁带来了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让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是你,热热闹闹的春节。
新年是从腊八粥的香味中开始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被一股诱人的香气勾住了脚步,咦?什么味道这么香?哦!今天是腊八节,奶奶在煮腊八粥呀!走进厨房,就看见了腊八粥正冒着热气,嫩嫩的山羊角,白白的豆腐,各色的豆子,红红的腊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在锅中翻滚着,呻吟着……难道它们在开农业展览会吗?腊八粥的香味勾住了我的心,它们偏偏钻进我的鼻子里,钻进我的心里,让我是口水直流啊,我怎能挡住它们的诱惑呢?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狼吐虎咽,大口大口地吃着,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这腊八粥可真是人间美味呀!我一边吃,一边念叨着:“过了腊八就是年啊。”
除夕真热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一个个鞭炮像一只只小精灵,在空中打着旋儿,跳着舞儿,唱着歌儿,在地上撒着欢儿,跳着舞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是在弹奏一曲新年的交响曲啊,这鞭炮声把欢声送进了我们的耳朵,更把欢乐送进我的心里呀!在鞭炮声中大家忙得是不可开交,时而贴着对联,时而挂着灯笼,时而烧着年菜,时而……短信是新年的使者呀!一条条短信像一只只小精灵飞进人们的手机里,更飞进人们的心里。读着一条条祝福的短信,年的温馨拥抱了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短信真是开心果呀!”我情不自禁地为它点赞,送上五星级的好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看“春晚”,“春晚”上那动听的歌声,精彩的舞蹈,妙趣横生的小品,真是美轮美奂,看得我如痴如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应和鞭炮声,汇成新年的脚步声。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地上全是红红的鞭炮纸。“闺女爱花,小子要炮。”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我拿着一只“双响炮”,用打火机一点,飞快地扔了出去,“啪啪”的声音传得很远,我的笑声像银铃一般回荡在大街上。人们穿上新衣,带着灿烂的笑容,兴高采烈到亲戚家去拜年,一进门就与锡格子茶撞了个满怀,各色的糕点闪亮登场,红红的红包递过来,个个是胸口挂钥匙——开心,人人乐得合不拢嘴,情不自禁发出一声赞叹:过年真好呀!
过年像一只天使,让我当了一回土豪,收获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真想时间凝聚在这一刻。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4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其中,我最喜欢过春节了。每到春节,家家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
不过为什么春节要做那么多活动呢?这里面有一个神话故事,我讲给你们听听吧。
从前,有一个叫“年”的猛兽,住在深山里。每逢除夕,都会出来,到下面的村子里,张开血盆大口吃人。因此,除夕前一天晚上,村里的人便扶老携幼逃往别村。有一年除夕前夜,来了一位老爷爷。他对正在收拾行李的村里人说:“不用逃往别村!在家好好睡一觉,我会将‘年’赶走的!”可是众人不信,打算和往年一样逃往别村。不过正要到别村时,“年”提前来了,人们惊慌失措!突然,整个村子点燃了火把,火光把黑夜变成了白昼!“年”停下来,浑身战栗,不赶再往前走了。就在这时,村里人看见那个老爷爷的身影!只见他手一挥,整个村子响起了鞭炮声。紧接着,这位老爷爷身披红袍,哈哈大笑。“年”一看,大惊失色,逃回深山了。
第二天,众人回到村里,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发现老爷爷是天上的神仙。老爷爷告诉村里人:“‘年’最怕火光、炸响、还有红色。你们以后不用逃往别村,只要家家灯火通明,燃放爆竹、贴红对联!”说完,化作烟走了。
第二年,除夕的晚上,家家按照老人的话做。果然,“年”看了,一溜烟跑了。后来,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讲完了,该说我了。
去年过年,大家都在吃团圆饭。我吃饱饭,和哥哥姐姐一起冲出去,放爆竹。打开家门一看,楼梯上全是红爆竹的碎屑。“正合我意!”哥哥抽出打火机,“请你们去找一找有一根线的爆竹,就是从这些碎屑中!”
我们跑到一堆爆竹碎屑前,找了起来。我们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很奇怪,找这些干什么?我跑回去看了看,只见哥哥把收集到的这些东西放在一堆,引线上一起打了个结。姐姐和妹妹在一旁看。“退后!快!”哥哥说。我们立刻退到了上一层看。只见哥哥用打火机点着了“引线结”,接着往后退。
“啪!”它们喷出了美丽的火花。哦!原来可以这样玩。之后,我们又出去玩“冲天炮”、“小蜜蜂”等。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尽情地、自由地玩着……
在一声又一声的爆竹声中,在一串又一串的笑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春节真好啊!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5
【乡愁寄新春】
春节,是镶嵌在每个人心中最浓厚的乡愁。无论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会如同归巢的燕,大包小包带着礼物、带着牵挂、带着乡愁回到家乡。
在我印象中,乡愁可能是红红火火的春联。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炉子边看父亲往锅里一边加面粉和水,一边搅拌成米白色的浆糊用来贴春联。父亲总会赶我去将门上已经发白的旧春联清理干净,然后我们一起换上新春联,辞旧迎新。他还特地把福字倒过来贴,取谐音意为“福到了”,可真应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谓贴春联,贴的便是对新春的寄语。
乡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说到新年,最无法忘却的就是赶年集了。小时候,父亲总开着他的三轮车载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我去赶年集,路上偶遇到邻里乡亲,总会热情地捎他们一程。到了集上,脚步声、吆喝声、笑声掺杂在一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大人们则忙着讨价还价、货比三家,临走时满满当当的年货已经堆满了每个人的后车厢。所谓赶年集,赶的便是对新年的期盼。
乡愁抑或是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在我们家,母亲和姐姐是准备年夜饭的主力。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响起时,饭菜的香气也弥漫开来,这时候父亲总会温上一壶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听父母讲述他们幼时的不易和如今的变化,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未来要更加努力。所谓吃年夜饭,吃的便是那一抹对新时代的展望。
乡愁或许是络绎不绝的问候。大年初一,鞭炮声早早响了起来,“过年好!”一句句问候声此起彼伏,邻里近亲笑意盈盈地带着祝福进门。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不管是零食还是压岁钱,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拜年不拘于形式,相距千里的亲人可以一个视频电话打过来互道祝福,手机微信发消息、家庭群里发红包进而成为了拜年的主流方式。所谓拜年问候,问的便是那一份对新年新气象的祝福。
乡愁是漂泊在外的人们与家乡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结,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与依恋。春节则是内心深处最久远最深刻的记忆,就像一壶陈年老酒,随着腊月的到来,节日的到来,淡淡的思乡愁绪就悄悄弥漫到眼前。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6
是谁带来了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我们大饱口福?是谁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春晚”让我们手舞足蹈?又是谁带来了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让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是你,热热闹闹的春节。
新年是从腊八粥的香味中开始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被一股诱人的香气勾住了脚步,咦?什么味道这么香?哦!今天是腊八节,奶奶在煮腊八粥呀!走进厨房,就看见了腊八粥正冒着热气,嫩嫩的山羊角,白白的豆腐,各色的豆子,红红的腊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在锅中翻滚着,呻吟着……难道它们在开农业展览会吗?腊八粥的香味勾住了我的心,它们偏偏钻进我的鼻子里,钻进我的心里,让我是口水直流啊,我怎能挡住它们的诱惑呢?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狼吐虎咽,大口大口地吃着,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这腊八粥可真是人间美味呀!我一边吃,一边念叨着:“过了腊八就是年啊。”
除夕真热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一个个鞭炮像一只只小精灵,在空中打着旋儿,跳着舞儿,唱着歌儿,在地上撒着欢儿,跳着舞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是在弹奏一曲新年的交响曲啊,这鞭炮声把欢声送进了我们的耳朵,更把欢乐送进我的心里呀!在鞭炮声中大家忙得是不可开交,时而贴着对联,时而挂着灯笼,时而烧着年菜,时而……短信是新年的使者呀!一条条短信像一只只小精灵飞进人们的手机里,更飞进人们的心里。读着一条条祝福的短信,年的温馨拥抱了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短信真是开心果呀!”我情不自禁地为它点赞,送上五星级的好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看“春晚”,“春晚”上那动听的歌声,精彩的舞蹈,妙趣横生的小品,真是美轮美奂,看得我如痴如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应和鞭炮声,汇成新年的脚步声。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地上全是红红的鞭炮纸。“闺女爱花,小子要炮。”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我拿着一只“双响炮”,用打火机一点,飞快地扔了出去,“啪啪”的声音传得很远,我的笑声像银铃一般回荡在大街上。人们穿上新衣,带着灿烂的笑容,兴高采烈到亲戚家去拜年,一进门就与锡格子茶撞了个满怀,各色的糕点闪亮登场,红红的红包递过来,个个是胸口挂钥匙——开心,人人乐得合不拢嘴,情不自禁发出一声赞叹:过年真好呀!
过年像一只天使,让我当了一回土豪,收获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真想时间凝聚在这一刻。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7
时间过得真快,又迎来新的一年。往年春节的团圆饭都是妈妈一手包办的,今年大家商定,每人必须烧两个菜,所以父亲也要亲自露两手了,我期待着。
除夕下午5点钟,妈妈先系上了围裙,开始大显身手。首先是妈妈做红烧排骨:只见她先把西红柿切成一片片的,摆在盘子边上。接着把排骨放入冒着热气的油锅里,再倒进三分之一的番茄翻炒。炒了一会儿,出锅倒入盘中,一盘红通通的飘着甜香的红烧排骨就上桌了。这时,隔壁家的小猫馋得“喵喵”直叫。
接着大家一鼓作气,做了红烧鱼、牛肉、炒鸡蛋、炸年糕、韭香鸡蛋、香辣豆腐、菠萝饭……摆了满满一桌,看得我口水直流呢。最有特色的就是父亲做的菠萝饭啦!它的颜色是黄色的,加了葱和瘦肉,闻起来还有一股浓浓的菠萝味呢。我想:吃起来味道一定很美味。
好不容易熬到吃饭的时间,我马上拿起筷子和碗,把各种菜都夹一点到我的碗里。我的碗都快要爆炸了。我吃着香甜甜的红烧排骨,又尝着红烧鱼、牛肉……每吃一道菜,我都要说:“啊!真美味,真好吃!”当我吃到香喷喷的菠萝饭时,向父亲翘起大拇指:“老爸,你做的菜怎么这么好吃呢?看不出你还有两下子啊,不如改行去当厨师吧。”妈妈也笑眯眯地说道:“看来,我这个“常务”厨师要下岗喽!”父亲喝了一口酒,摇头晃脑地说:“我这种特级厨师只能偶尔做一下,怎么能天天做呢!”舅舅说:“瞧你,夸你一下,你就骄傲起来了,这么大人也不害羞,谁封你为大厨师啦?”“我女儿啊!”父亲说着喝了一口酒。“父亲,不能太骄傲哦。”“哈哈……”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听着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吃着各种美味的菜肴,我陶醉了!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瞧,妈妈和我也回到建昌婆婆家。
来到街口,我远远地看见到处都是红色: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红对联,红福字;来来往往的人们有说有笑,在街上挑选年货,买烟花爆竹……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一到婆婆家,我们就忙里忙外,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年夜饭作准备。今天,吃饭的人也比平日多了,妈妈、阿姨、姨父、婆婆、公公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丰富多了,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吃饭过后,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天,喝喝茶,说说话。春节真热闹呀,我真想天天过春节。
我早早地吃完了饭,跑到电视机前,拿起遥控,准备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间还早,“春晚”还没有开始呢。我、妈妈两人拿起烟花,兴致勃勃地跑出了家门,来到大门前。我们把烟花都在同一时间全部点燃。那一瞬间,犹如百花齐放,那五彩缤纷的景象把我们几个“创造者”都看呆了!那一瞬间的美丽是无与伦比的。不一会儿,烟花就被我们放得一干二净了。我们又通宵看完了春晚,一直到凌晨。
大年初一,我们去大姑婆婆家拜年。一来到姑婆婆家,她就面带微笑地端出茶叶蛋和红枣,一大早我的肚子已经饱饱的了。姑婆婆家养了许多的白兔和小鸡。我热情地说 :“我去给它们喂食!”于是我兴冲冲地跑到了小鸡的饲养区,撒下一把饲料在我的脚边,不一会儿,小鸡们都到了我的脚下低头吃了起来。看着这些小鸡我感到十分可爱。转眼到了中午,桌子上的美味一样样端上来。一直到结束我的嘴里都塞满了美味。临走之前,姑婆婆要给我压岁钱,我说:“不要了,我已经这么大了,不能再要压岁钱了。”妈妈说我长大了。
过年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让我们在这新的一年里携手并进。新的一年,加油吧!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9
又是一年春节佳节将至,为了让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各地各单位都在积极组织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关怀。如何让春节慰问更贴近群众需求,更符合群众期盼,就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在走访慰问中,除了带着真情实感,还要更多一份乡土味。
春节慰问要注重“温暖民心”,不妨多沾点泥土。春节慰问不仅仅是简单送上物质慰问,更需要“以百姓心为己心”,通过慰问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慰问过程中党员干部不仅要“心到”,更要“身到”,主动迈开双脚深入基层,走到田边地角,走进农户院落,只有脚下有泥,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心中才有底。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感受群众冷暖,明白群众所需,真正有的放矢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这样的“暖心”慰问,才不是被群众诟病的“作秀打卡”,而是真正走到群众心坎里,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春节慰问要注重“了解民情”,不妨多说点土话。回顾2020年的脱贫攻坚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必入户,入户必嘘寒问暖,通过和群众拉家常了解民情,总能把家常话聊到群众的心坎上。春节慰问同样如此,“慰”是前提,“问”是关键,党员干部要在“问”上下足功夫,就要杜绝摆官架,讲官话,而是要学会用群众语言。在走访过程中要真正转变身份,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家人”“亲戚”,与贫困群众“同坐一条凳”“同饮一壶茶”,用群众听得懂的“土话”嘘冷暖、唠家常、谈心声,解困惑,在朴实真挚的交流过程中站稳群众立场,了解群众心声,增进群众感情。
春节慰问要注重“解开民惑”,不妨多用点土法。把党的政策和声音传递到村民家门口、心田里也是春节慰问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把党的政策真正讲实讲透,真正达到解开群众困惑的目的,就要考虑到群众的听讲习惯与理解水平,不妨通过召开院坝会等“土办法”,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间,零距离接触人民群众。这一形式既能宣讲政策,又能互动交流,在院坝会上要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话来阐述政策理论,用直白、质朴的事例讲解来为群众解惑释疑,真正把党的“理论之声”通过院坝会这种“土办法”传递清晰、准确,让人民群众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0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春节,我都过得很快乐。
以往,在春节的前一段时间,大人们总是要去采购“年货”,小时候我不懂“年货”是什么意思,但却非常喜欢这件事情。因为这时既可以买好吃的,又可以买好玩的,而且不管提出怎样无理的要求,大人总会笑着答应。满载而归地回到家后,还没等到除夕夜,就想放鞭炮了。
除夕这天晚上,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于是,手也痒痒了。基本上每年都要在外边放上三四个小时的鞭炮。我和几个伙伴总是有各种方法摆弄鞭炮,玩出各种花样,乐趣无穷。这一天,我通常要到凌晨才睡。
虽然前一天没有睡好,但第二天我还是要起个大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奶奶要红包。想必所有同学都喜欢这件事吧。洗漱完毕后,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去逛街。街上比平时热闹了许多,有许多有趣的事物,好吃的、好玩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小时候我拉住妈妈的手,看见什么都喊着要。长大后,我就可以自己拿着压岁钱去街上玩。套圈、买小挂件等,每年我都乐此不疲。
我喜欢过春节。我希望今年的春节快点来到。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1
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办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商品,大人们的脸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放花炮,拿红包、看春节晚会、吃饺子、那高兴劲真是胜过以往的每一次。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的玩几天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之夜,听见外面振耳入聋的鞭炮声,看见窗外夜空色彩斑斓的焰火,我再也耐不住性子了,拉起爸爸就往外跑,也想去凑个热闹。“嗬,太美了!”万家灯火通明,无数盏形状不同的街灯和路灯全亮了,大放异彩,与五颜六色闪烁着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一个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举目望去,一片纱灯点点透着火红。楼下空地上满脸喜气的大人和孩子在放烟花,鞭炮,“嘭,彭”一串串烟花拔地腾空而起,缤纷的烟花如花绽放,又宛如流星,“孔雀开屏”,“百鸟朝凤”,“千年富贵”十几种眼花在夜空中争奇斗研,把整个天空映得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吃饺子了”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团团圆圆,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午夜的钟声响了,鸡年在一片欢乐的祝福声中走来了。这钟声就像金鸡在长鸣报晓“春天来了”,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物祥和,生活富裕,小康连年。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2
随着爆竹劈哩吧啦的欢喜声。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快光的时光——新年,我们用笑声迎来了新年,在这一天中,我们迎来了新的阳光,新的空气,新的草根,大地中的万物生灵都是新的,就连公路也是新的,自然新公路上就有新的弹脚石,那生活中不也就有新的弹脚石吗?
那既然有新的弹脚石,我们也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我们新的脚步去跨越这些新的弹脚石,OK?
新的一年的到来,也预示着我们将有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过去的错误我们可以一概不究,随着欢庆的爆竹声,把以前的一切污秽统统除去。迎来的是今天更加见采的自我,我们也要在新的一年里创下辉煌。
新的一年,伴着清脆的爆竹声,我们将所有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迎来新的一年进而生机勃勃的自己。也许过年可以让我们改过自新,给自己一次机会,也许这就是对新年渴望的要求吧!
虽然过年可以让我们淡去一切不快乐,但也会迎来一些烦恼和随着年龄增长的忧愁。
俗 话说得好:“爆竹声中一岁除。”也伴着爆竹声的响起,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又懂事了,慢慢能够理解一些人生哲理,没有儿时那种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迎来的总是少年的忧愁。
儿时,我们总是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故事,也是过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主”生活,而随着过年,我们不知不觉在长大,我们总要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些问题也不能像儿时一样向父母哭诉,现在必须要自己挺身向前了断,长大了,遇到的事情了。当我们苦恼时,想流泪时,但想起自己已经是半个大人啦!不能那样整天像孩子一样流泪。
一年一年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一长大,我们就要有的事情等着我们来做,也有各市地我重任等着我们来做,也有许多重任等着我们去扛,儿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无时无刻不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现在,我们是祖国的栋梁,要顶着桥面,任凭风吹雨打,是啊!长大了,就要去承担一些责任,知道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用功绩来弥补,还要为社会奉献自己应尽的义务。
是啊!我们期盼过年,期盼的是那份崭新,期盼的是那份生机勃勃,期盼的是那种改过自新,同时我们又恐惧过年,恐惧的是自己会慢慢长在,慢慢走向衰老,走向人生的尽头,恐惧的是那些重大的责任和风吹雨打,恐惧的是我们将拥有的不是无忧无虑,而是千愁百虑呀!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成了我们最期待的时刻。我们盼望着,在鞭炮声中,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的一年来到。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不说了,现在我可没时间感叹,我呀,正忙着贴春联呢。这上联是万事如意福临门;下联是一帆风顺吉星到。横批:财源广进。门中央还有一个大大的福字。表妹显然十分疑惑:“表哥,你的福字是不是贴反了。”“当然不是,我把福倒过来贴,就是意味着福到了。”我有些得意的说。
贴完春联,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家常,小孩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我们也聚在一起,聊天,追逐,打闹,自然少不了放鞭炮。虽然还没到午夜十二点,但有许多人已经开始放烟花了,“嘭,嘭,嘭嘭”。天空中随着鞭炮声盛开了美丽的烟花,好似五彩斑斓的菊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瞬间绽放。还有的人已经放起了鞭炮,在一阵“噼里啪啦”声中迎接新年。我们也放起了自己的烟花,我拿起了“魔术棒”。只听“唰”的一声,一道光圈从眼前划过,同时绽放出无数朵美丽的火花。表妹又点燃了“银色喷泉”,只见银色的火光如喷泉一般喷涌而出,好不漂亮。
正当我们玩的高兴,大人们却把我们叫回了屋中。我们一窝蜂似的涌入屋内,立刻就有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叫人馋的直流口水,原来年夜饭已经烧好了。大桌上,摆好了大大小小的盘子,每一个都菜香四溢。有红亮麻辣的剁椒鱼头;有肉香浓郁的竹笋炖鸭;有松软可口的葱香芋头;有青翠欲滴的小炒青菜……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到十二点了,此时的外面已经是鞭炮声连天。在春晚里,大家迎来了新年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我们告别了鼠年,迎来了牛年!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4
中国人的年承载着太多中国人自己独有的文化内涵,她可以是祈年祭祀、敬天法祖、祗敬感德;她可以是驱逐年兽、燃放爆竹,守更待岁;她可以是腊肉腌货、汤圆水饺、举杯共庆。但离不开的永远是对于来年美好生活的期待,对于团聚生活的渴望,对于自己根的重新审视和永远化不开的乡愁。
我生长于上海,亲人们也都在上海。对于乡愁的体会可能是周遭朋友同事的春运大潮,是中央电视台全国各地亲人重逢的激动景象,是舌尖上的中国团圆桌上的饕餮盛宴。乡愁更多的是符号,是再相见的喜悦,乡愁,她并不愁。
工作已有十余载,每逢假期,我都会到国外游览。或是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美景,或是去农家体验民俗之乐,更多的是离开,离开我的日常生活,离开我的家乡,但是往往在脱离了习惯的人与事,在这特殊的时节,我也能体会到这难得的短暂的思念,就如同无法回乡的人们,乡愁,她也愁。
思乡,皆来源于对于团聚的渴望,对于共同体的归属感。20-年年初,我去瑞士度假,突然暴发的疫情一下打散了我的悠闲心境。犹记得当时的心焦,父母在家防疫用品是否够用,是否还在走亲访友,家中长者是否都好好宅着,慢性病常用药是否备齐,恐有思虑不周之处,却又鞭长莫及、分身乏术。当时,乡愁被具象化了,她是对身在家乡亲人的担忧,是对家乡城市的关注,是对祖国人民平安的无限期盼。
20-年,把过年、乡愁、共同体这三个词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人与人之间,城与城之间,国与国之间,无数的逆行者、志愿者,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领悟,也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追求,让中国人民在这20-年的春节里再一次体会到团结、相守、努力和期盼,这也正是中国文明刻在基因里对于过年的真正含义,“过年”的真正禀赋!
20-年是“开局之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每颗心紧紧团结在一起,期盼尽快恢复到日常生活之中。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在新的一年再出发前,打下的一剂强心针,让中国人民为来年的生活,吹响胜利的冲锋号!
关于关于过年的作文篇15
春节这样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这样靠“观象授时”,这样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这样“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这天的话来说,就这样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这样怎样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方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但这样,天阴雨雾,影响测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明白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这样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期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光,建立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状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明白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此刻正这样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之后,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之后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这样为了纪念万年的。
此刻我们过年也有一些习俗,如倒贴“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