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学问作文
好作文应该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度,作文中有足够的细节和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观点。写好以什么学问作文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以什么学问作文,供大家参考。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1
琥珀色的蜂蜜倒映出莹润的光泽,里面的一个个小气泡似珍珠一般透亮。我低头嗅了嗅,醇香沁入鼻中。看着爸爸带回的蜂蜜,我不禁好奇地问:“这蜂蜜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过几天我还要去收一次蜂蜜,我带你去看看,你就知道了。”爸爸神秘地笑笑。
爸爸的业余爱好是养蜂,每年获得的蜂蜜有几十斤。于是他开始卖蜂蜜,甚至有将养蜂发展成副业的意向。可惜的是我至今还没去看过爸爸的蜜蜂,所以我下周末会随他去看看。
期待的日子终于到了。我随爸爸到了乡下。时值仲春,田间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金黄色染尽田野,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我们下了车,远远望去,就看见一排排的木箱子,爸爸指着那些箱子说:“那就是蜜蜂的家。”我们穿上带着纱网帽的连体服,全副武装地走向蜂箱。我小心翼翼的跟在爸爸后面,有点害怕。大约离蜂箱还有二十米的时候,耳边就开始听到嗡嗡的响声,眼前也出现了漫天飞舞的蜜蜂,场面十分的壮观。
爸爸走近蜂箱,将蜂箱的盖子缓缓打开,小心翼翼的从中拿出一张蜂巢。只见那蜂巢上面覆满了蜜蜂,一簇簇的,好像正在守护着它们的家。他提着蜂巢轻轻的抖了抖,蜜蜂便落下一大半。再抖几下,蜂巢上所有的蜜蜂就基本被抖落了。爸爸拿起那个蜂巢放到一边,紧接着提出另一张蜂巢,重复着刚才的动作。爸爸对我说:“把蜜蜂抖下以后,他们就会爬到蜂箱里剩下的蜂巢上的。因为平时蜂箱里都要放好几个脾的。”我有些听不懂:“脾是什么?”“是蜂巢的量词呀”,我恍然大悟。
爸爸继续重复着刚才的动作,我又发问了:“你把蜜蜂抖下来干什么?”“蜂蜜都在里面啊”。“蜂蜜是怎么进到蜂巢里面去的呢?”“蜜蜂出去采蜜,通过吸管状的嘴巴把花中的糖吸到胃里,然后飞回到蜂箱,再把采集到的糖和胃里的酶一起吐进蜂巢里。蜂巢里的糖水和酶,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原先的多糖就会转变为单糖,也就是我们吃的蜂蜜。在这个过程中,蜜蜂还会在蜂巢边不停扇动翅膀,使糖水中的水分蒸发掉,这样蜂蜜的浓度会越来越高。直到达到一定的浓度后,蜜蜂就会分泌蜂蜡,将蜂巢的口部封起来,这样高品质的成熟蜂蜜就被封存起来了。这些蜂蜜,是蜜蜂留下来喂食幼虫的,或者用来过冬的。”
我似懂非懂,这时所有要取蜜的蜂巢爸爸已收集好了。他拿出一个约一米高的不锈钢圆桶,将蜂巢放进去两个,其余的堆在一旁。爸爸告诉我说这个机器叫摇蜜机,通过转动把手,使蜂巢在里旋转,就像洗衣机脱水一样,通过离心力将蜂巢中的蜂蜜甩出来,收集在桶中。只见他转动桶边的把手,桶中立刻传来蜂巢转动的响声,真像是洗衣机在脱水。不一会儿,这两脾蜂巢蜜已摇好,爸爸又换上其他的蜂巢继续摇。过了很久,所有的蜂巢终于摇完了。爸爸将桶里的蜜倒进准备好的盆中。粘稠的蜂蜜呈琥珀色,在倒入的过程中还拉出了很长的丝线。我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入口中,真甜。
爸爸拿出纱网,将蜜倒进滤网里,过滤掉摇蜜过程中掉入蜂巢等残渣,蜂蜜终于可以装瓶了。可我总觉得有些奇怪:“这蜂蜜怎么和超市里的不大一样哦?”“超市里的蜂蜜是经过人工浓缩的,看着比这个浓,但我这个绝对健康,纯天然,无添加的哦!”说着他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次下乡了解到了蜂蜜的收获过程,真是长学问了。望着一瓶一瓶的蜂蜜,又看着那边忙碌的蜜蜂,忽然想到了一句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不辞辛劳的采蜜,却终是为了人类出力。这些小生灵是多么值得人们尊敬啊!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2
“怎样才能快速地把芒果皮给剥下来呢?”刚一上课,戴老师就问了我们这个问题。
同学们一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用刀削。”有的说:“把皮咬了。”还有的说:“用手剥。”……大家说得各不相同,但奇怪的是,戴老师一个都不满意,一直皱着眉头。但我觉得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啊,难道戴老师有更加方便、简单的方法吗?我非常疑惑。
“现在就让你们看看最好的办法吧!”戴老师又开口了。只见戴老师用左手拿着芒果,右手拿着筷子,用力地用筷子在芒果上摩擦。同学们都耐不住性子,说:“戴老师,你要弄到什么时候才好呀?我觉得你这个办法,好像没什么用吧?”戴老师笑了笑说:“你们就是没有耐心。我也想尽量快,但是真的是快不了呀!你们再等等,我马上就好了。”我们只好等下去了。同学们有的说:“戴老师不会是骗人的吧?”有的说:“他干嘛不再用点力呢?”反正大家都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五分钟过去了,戴老师终于把芒果“按摩”好了。终于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戴老师在芒果的顶上用小刀划了个“十”字,接着没花一点力气,就把芒果皮剥开了。哇!顿时芒果的汁水四溢,奶黄色的果肉像果冻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好神奇!
原来,生活中也有那么多的学问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哩!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3
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路遥
今日有幸提笔,与各位中考学子相逢,以金庸老先生之言相赠“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诗酒趁年华,中考之际,不妨和各位学子,同仁共探为师之学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作为一个做学问者,首先要高瞻远瞩认清前人所走的路,也就是说,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是做学问的起点;其次应深思熟虑,就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切、不惜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后在学习和苦苦钻研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一朝顿悟,发前人所未发之秘,辟前人所未辟之境。
细细把玩品味大师这三重境界,想来自已为师之路多年,可研究过“境界”这一学问?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初为人师时,看着树影婆娑,花香清幽中迎面而来盈盈笑脸的少年,将金庸老先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斗胆一改:“有人的地方就有课堂”,“有课堂的地方就有老师。每天备课,做题,熟悉业务和学情,三尺讲台之上,亦可快人快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切磋琢磨,意见相左时,肆意地舌战群儒,教学相长,祈愿自已长成学生喜欢的样子,口吐珠玑,心中有爱,眼中有光。以破传道,授业,解惑之难。现在想来此乃为师之第一重境界。
肖培东在《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底蕴、人文价值,有着不可推卸的“教化”功能。
金老也曾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亦斗胆一改“师之胜者,利国利民。”“教化”一语中的指出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人格品行的塑造。师者如兰,生处幽而无人不芳;师者如竹,生临风而怀虚净直;师者如菊,生傲霜而抱朴见素;师者父母心,生方知宅心仁厚。“教化”学生沐风栉雨,汲取知识之营养,有朝一日,文能提笔上朝堂,武能上马闯战场,长得意气风发,成为国之栋梁,不负期望。此乃为师之第二重境界。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强调为师应有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此乃为师之第三重境界,我等凡夫俗子还需静心修炼,方能得道。
为师之路漫漫,学问多多,吾将载酒问字,上下求索!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4
在力所能及的家务中,我觉得擀饺子皮最有趣!但妈妈总是不让我干,让我去学习。每当拿起擀面杖跃跃欲试时,妈妈就说我擀不好,让我去学习。我很是不服气,就争辩说:“不就是擀面皮吗,谁不会呀!”
这天,我家包饺子,妈妈有心给我一次表现的机会,安排我和奶奶轮流擀饺子皮,终于能大显身手了,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
紧张的擀饺子皮的比赛开始了,只见奶奶迅速的滚动着擀面杖,灵巧的转动着面饼子。很快,一张张中间厚,边缘薄的饺子皮,就新鲜出炉了。于是,包饺子皮的流水线就开始了流畅的运行,奶奶擀皮,而妈妈负责把饺子皮变成一个个圆溜溜的精致的小饺子,妹妹把饺子摆的整整齐齐。
终于轮到我了,我很自信地拿起擀面杖,匆匆忙忙的去擀,可是面团子转的太慢了,擀出来的饺子皮大小不一,边缘厚,中间薄。妈妈装馅儿一捏,饺子的大肚子竟然裂开了。哎,好不容易擀出来一个,竟然裂开了,可真扫兴!
这时,妈妈说:“你总是这样子不服气,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吃上饺子啊!”奶奶连忙给我示范讲解,我照着奶奶教的方法去做,果然比刚才擀的饺子皮好很多,大小都一样。第一个是圆的,第二个、三个、四个••••••都是圆的。我成功了,得意的看着妈妈!
擀一个小小的面皮也有这么多学问,生活真不简单啊!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奶奶说的一句话:“看花容易绣花难”。包饺子也是一样的,要认真学习才能成功。生活真是处处有学问!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5
莫小看任何一株普通的植物,它可能具备着你想象不到的作用。——题记
炎夏,太阳似火球,烘烤着大地,太阳暴晒下的地面温度趋势上升,隔着一层厚厚的鞋底,都能感受到地面的灼热。风是热的,空气是热的,外面的一切都是热的。这样的天,本该悠闲地躺在空调房享受凉爽,我却被迫奉命给姐姐家送蔬菜,顶着烈日前进,我只觉得全身的水分正一点一点被抽干。
终于到了!我向大奶奶打了声招呼,将蔬菜递给她,便跑向姐姐。她正低头忙碌着,这是在做什么?走近了,她的旁边放着一盆芦荟,姐姐选了片宽大且厚的叶子,用剪刀剪下,叶片里的汁水立刻向外冒,姐姐轻轻捏着芦荟叶,把冒出的汁水在手背上涂了几下,再用手指将其抹匀,直至手背的每一处都被汁水覆盖。我睁大眼睛,认真看着,直到她弄完才问:“姐,你把芦荟汁涂手上干嘛?”她抬眸看着我,反问:“你没这么做过吗?”“没有啊!”我面露疑惑。她笑着指指一旁的芦荟:“芦荟啊,可不只是用来看的,它的叶子有很多作用呢,比如:补水。这几日太热了,我觉得皮肤有些干燥,这不,涂点芦荟汁补补水分。”我恍然大悟,小小的一片叶子,竟有着护肤品的作用,随处可见的芦荟,居然可以让干燥的皮肤得到滋润,这次长学问了。
我学着姐姐的样子,将芦荟汁抹在手背上,汁水一点点的渗入皮肤,我感受到了夏日少有的清凉。
芦荟的作用还不止如此,与父母去水水上乐园玩,回家后那些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的皮肤又红又疼,难受得像许多小虫子在噬咬一般。我上网搜寻解决方法,无非是用某种药物,唯有一条,让我眼前一亮,网友提议,用芦荟涂抹。难道芦荟还有修复晒伤的作用?
我不禁好奇,这毫无出众之处的植物究竟有多少本领?搜索了下芦荟的作用,我不禁有些愣神,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它可以杀菌消炎,它含有多酚美以及有机酸等成分,对某些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有一定治疗效果;芦荟内含黏多糖类物质,有助于增加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芦荟含多种维生素,胶质多糖,这些物质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效果,还可美白……
看完它的作用,我不禁惊叹!这,真的是我平时见到的芦荟吗?若不是心血来潮地查了一下,我可就错过了芦荟的学问了!
压住内心的激动,我取了片芦荟叶,将其汁水挤出,小心涂抹在晒伤的皮肤上,凉意渗入皮肤,疼痛减轻了一些。是芦荟汁起作用了。连着涂了几天,晒伤的皮肤慢慢恢复了,芦荟还可以修复皮肤,真是长学问了!
自那以后,我让妈妈多培养些芦荟,院子里多了几盆绿色,望向它们,不再觉得是一个摆设,在我眼中的它们,闪着金光,这可是宝贝啊!没准哪天能用上呢!
芦荟很普通,却暗藏着许多神奇的作用,让我们无法再无视它。这真应了那句老话“万物存在皆有道理”。它虽是一棵小小的芦荟,但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不容小觑。
“人情练达即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了解到那么多有关芦荟的知识,我心中有一股骄傲在流淌,长学问了。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6
记得名人马克思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是的,只有坚定意志,留心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刚起床准备喝一杯水,我随手倒了一杯冷水,一饮而尽。这酸爽我有点吃不消,感觉大清早来一杯冷开水确实让我全身一震,顿时打了个颤。我立马抓起热水瓶往被子里浇进去,我正准备把热水瓶盖盖回去,没想到杯子支离破碎了,而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却无能为力,我怎么也不明白杯子怎么会好好的破了呢?我也没碰它啊?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呆呆的站在一旁,妈妈闻声而来帮我把玻璃碎片扫掉了。
我一直想不明白,看着妈妈,妈妈似乎知道我要问什么,她说:“自己去找找答案吧!”她笑着走了,我不甘心拿了个杯子又试了下,这个杯子又“牺牲”了。事后我清理完现场,我就去书中查找资料。
原来将冰水放入玻璃杯中再取出来,这时玻璃杯壁上还会存有冷分子,这时马上倒入热水,杯子里就会有热分子,热分子往里缩,热分子往外挤,他们互相推挤,就这样把玻璃杯给“肢解”了。
生活中一件小事,有时候就可以给我们上一堂知识课,关键看我们是否愿意学,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要留心生活,善于思考,生活就如一本百科全书,我们一定能从中收获许多,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7
“这棵树怕是活不成了。”
邻居路过我家庭院,随意地朝那棵老柿树瞥了一眼,漫不经心地抛给我一句话。我愣住了。抬头,看到它那枯硬斑驳的树干,那万分羸弱的枝条,不由得鼻尖一酸,是何等的难过啊!
几月前,它便落尽了花叶,病怏怏的模样一直持续到现在。街坊四邻都来劝,砍了吧,留着也没什么大用。我的外祖父,对于这些建议,仿佛没有听见。他总是只身倚坐在树下,叼着旱烟袋,沉默不语。我明白,对于外祖父来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幼时,曾偶然从乡邻的闲谈中得知,这棵老柿树源于婆老太,也就是外祖父的母亲。其时,不过垂髫儿童,具体细节已记不清了,只隐约忆起,似乎和婆老太的婚嫁有关。再见那棵树时,心中便添了几分敬意。“之子于归”的好年华也不必“桃之夭夭”,只一棵硕果满枝的柿子树就齐了。
一阵微风吹过,扰乱了我的思绪。闭上双眼,竟感受到了阵阵清幽的柿香,似真似幻。是了,每到深秋,柿子成熟的季节,外祖父便会摘下若干,放在檐下,露天晾晒,一些天后就成了香软的柿饼。那曾是外祖父和乡邻们辛苦劳作后的甜蜜犒赏,他们说,有了这柿饼,就有了干活的气力。又见那棵树时,心中便多添了几分喜悦,因为那柿饼,就是它对人们最纯美的赠礼。
记得也是在一个夜晚,星光飞溅,洒下些许的神秘。外祖父躺在老藤椅上,蒲扇轻摇,一边听着淮剧,一边向我讲着那些陈年往事。他讲到他漫长人生中最为坎坷的一段岁月时,显得异乎寻常的平静。他说,看到那青葱翠绿的柿树,便放下一切了,想想家中生活的重担,便没有时间来叹息、呻吟了。“生活哪有那么容易呢,但谁又不是这样呢?”那一刻,我望向外祖父,觉得他像一尊雕塑,睿智而又沉静。再看那棵柿树时,心中便多添了几分敬佩,那样富有深意的哲思,竟是从它粗犷的身躯上领悟的。
此刻……
我望向那棵落寞萧条的柿树,心中豁然畅快了许多。是呀,生老病死,本是人间常事;花草凋零,也不过是自然更替。其实,我们没必要在意那棵柿树如今的模样,因为,我们从它身上获取的,远比它本身重要得多。或许,它自身就不在意,短短数十载,它已经尽己可能,倾其所有了。
于是想起外祖父常说的一句话:“人呐,物呐,只要问心无愧,便不枉,来这人世走一遭。”老柿树,已是问心无愧了吧。
我的外祖父是地道质朴的农民,他口中说出的话,无非是生活经验告诉他的。可对他来说,老柿树远不只是一棵果植,它是情感的载体,是多年奋斗岁月的见证。
我想,老柿树最后存活与否,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长学问了!原来,真正的触景生情,只是在时光里淘洗出一段美好。原来,真正泰然的心境,是顺其自然怡然自乐。原来,逝者如斯,所以在路上,我们反倒要慢点,再慢点,走出无悔我们岁月的轨迹!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8
金庸先生曾说:“大闹一场,悄然离去。”老先生对闹的见解也的确像一杯春醪一样寄托了他的情感,在文学领域上展现了极高的造诣,令人难以忘怀,这时,我们不得不感叹——闹真是学问!
闹的学问在于你无法将它定格,它是生命之花绽开的媒介。每当想到闹,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春天,在这样一个生命互动的季节,春姑娘总是如约而至,她毫不吝啬地与世界万物玩耍一番,待它们睁开惺忪的眼帘,她又主动放开相挽的手,悄然离去,春在闹,生命之花也翩然盛开,这是闹的魅力与学问。
自然是如此,人类社会也一样,我们永远不会渴望变成一塑雕像,尽管它有精致的五官,堪称完美的体魄,但它被永久定格了,不会闹,也就没有了属于生命的美妙律动;我们都渴望变回小孩,没有顾虑,自由地闹一番,似乎每当跑起来,生命的光辉就得以显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闹的学问不在于何其美妙的一幕幕,而在于将简单朴素的一幕幕连缀成篇,赋予其生命的灵气与动感,这就是闹关于生命的学问。
抛开生命,凝视我们的民族,从古至今,由表及里,都少不了闹,这也是闹的学问。
因为有了闹,才有了百家的激昂争鸣,才造就了民族文化空前的多元多样;因为有了闹,才有了苏轼在仕途不顺,年世高尚时的欣然出错,发出何日遣冯唐的壮语;因为有了闹,才有了鲁迅在黑暗岁月暗流涌起的愤然反抗,横眉冷眼,直指腐朽。正因为有了闹,文人墨客的风骨才得以显现与传承,中华民族的国魂才永不泯灭。可如果没有闹呢?个人如果不敢闹,家族永远无法和谐与兴旺;社会若果不敢闹,正义将永远缺席,道德将荡然无存;国家如果不敢闹,就将永远承受着落后与腐败的压迫,人民将失去信心。所以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去闹,这是闹之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学问。
然而,仅仅选择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懂得如何理性闹,得闹有法度,张弛有道,这才是闹最大的学问。
勇于闹,却淡漠法律,这是妄造,心系闹,却畏畏缩缩,这是懦弱,为闹而闹,这是装模作样,真正的大闹一场,在于满足自身的期许,也不辜负社会的期望。这样,你才会收获真心的掌声,这样,你才算真正领会金庸先生所言“大闹一场,悄然离去”的真正内涵。符合心的意志,遵循法的准则,闹的有声有色。
乔治·默里迪斯在《森林的挽歌》中写道:“我们在竞赛中飞跑,犹如相互追逐的行云;我们走了,像松果一样掉落。”然而若果我们懂得了闹的学问,大闹一场,再悄然离去就绝算不上遗憾。更多的则将它看作一种闹心之后心安的归宿。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9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听外公哼唱的“歌”,后来才知道是一些农谚俗语。过去没有先进的天气、节气、温度预报,但外公外婆种庄稼却从来没有误过农时,甚至还能未卜先知,不得不说农谚俗语大有学问。
四周岁不到的我就被送到了外婆家上幼儿园,一起在外婆家的还有二姨家的三个孩子。外公外婆在抚养大了自己的六个孩子后,又担负起了照顾孙辈的责任。我们在外公外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也对很多农谚俗语了如指掌。比如看云识天气:“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漫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在那个没有便捷的天气预报的情况下,我们能未卜先知地知道天会不会下雨,这几天天气如何。在同龄人眼里那叫一个“神”啊!为此我们姐妹几个也常常让人刮目相看,他们可不知道学问就是这样耳濡目染长起来的。
退休后的外公最喜欢打麻将,小赌怡情的那种,我们也最喜欢在晚饭前去喊外公回家吃饭,因为外公每次都会给“头二”(就是赢钱后给的喜钱)。论打牌外公可以称得上是高手,但外公从不以赌为业,也痛恨那些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的人。每次打牌之前都定好规矩,输钱的上限是多少,其中不管谁输到了这个数,今天的牌就到此结束,不得反悔。那时我们常认为外公“傻”,牌运那么好,明明可以多赢钱却不想继续赢了。
外婆说,你们外公这么做可不是“傻”。他一是怕人家输多了回去和家人吵架闹矛盾。谁家的钱都不是风刮来的,打牌原本是个娱乐休闲活动,如果让娱乐变成了痛苦就太不值得了。二是怕有人输钱输急眼了干傻事。想当年你们的舅舅就曾因赌钱输急眼不敢回来差点做傻事,后来还是你们的外公去救了场,也救了你们的舅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此以后你们的舅舅再也没碰过赌,你们的外公也因此立下了这个规定。适可而止,懂得节制,原来打牌和做人一样,也有很多学问,这一点至今让我受益。
古语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诚不欺也!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10
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回到了老家福建,见到了许多亲朋好友。但让我收获最深的却不是久别未见的好友,而是堂姐雪婷绐我上的一堂自然课——竹拍山茶。
阳光明媚地洒向大地,我在老家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拥抱,十分悠闲。一天,我正欣赏着妈妈种植的山茶花——“火艳”。瞧,茶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远远看去,茂密的叶子中点缀着红色的白色的茶花,红的像一团团红通通的火球,白的像一朵朵洁白的云朵。这些茶花争先恐后地盛开着,给院子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我沉浸在了“火艳”的美丽世界中。
“嗒——嗒——”,咦?这是什么声音?我转头一看,妈呀,堂姐雪婷正拿着一根细竹竿悠然走来。那姿势,简直像太空漫步。我瞬间无语。只见雪婷径直走到山茶花面前,用竹竿使劲拍打起了火艳。我赶忙制止:“雪婷,你干嘛打我家的花?别打呀!打死了你赔啊!”“哎呀,我是为了你家山茶花好!”雪婷挣脱了我拽着她的手,继续专心致志地拍起了她的花。
“唉,婷婷,小婷,婷宝贝,你就放过她吧!”我恳求道。
“不行!”雪婷十分强硬。
“好吧!但是,雪婷,你得给我和我家的花一个说法吧?”见恳求无用,我索性坐着,为我和我的花讨个说法。
“哎呀,我告诉你,行了吧?”说罢,她把竿子放下,坐到椅子上,“欣欣,你仔细看看你家的山茶花,好多叶子枯了,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再看看最底下那些难看的山茶花,粘在‘火艳’身上把养分都吸光了!而上面最需要养分的那些花都缺少了营养。我已经观察你家的山茶花近一个月了,有些半开的花还没完全开就枯萎了。再这样下去,迟早全株山茶花都会遭殃的!所以我才想了,也咨询过了,还查过了,把这种坏花去掉,你家的花才会重新焕发生机!”
“哦,原来如此!”听完了雪婷的长篇大论,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她。为了我家的花,她竟如此努力,而且还给我上了那么好的课。
过了几天,我果真发现了“火艳”比以往更生机勃勃了,枯枝败叶也少了很多。
这真是藏在生活里的学问呀!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11
我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学问不只书里有。
爷爷有棵树,就长在院子前面,一棵柿子树。
每逢金秋傍晚,天空好像镶上一层金边。向窗外看向那棵柿子树,树叶翠绿,枝干遒劲,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柿子便在这样的环境里降临人世。我哪里还按捺得住,一早便拉着爷爷,往外面跑去摘柿子喽。
我个子还小,柿子树对于我来说,算是“魁梧”的了。爷爷正值壮年,他蹲下身子,拍了拍自己的背,喊道:“来,上马!”我爬了上去,坐在他的肩上。上面的我喊:“往左往左,不对,再过来点!”爷爷手忙脚乱,常常跟不上。我伸长胳膊,摘下挂在枝头的,红透了的柿子。树上已没有刚开始的生机,熟透的被扫荡一空,我不免失望地撇了撇嘴。
爷爷瞧我这样,用手指了指,跟我讲:“你把那些泛黄的给摘下来,摘完咱们就回家。”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还是照做了。
到了家后,爷爷把麻皮袋子拖到阳台,往袋子里掏,将里面的柿子一个一个,如同珍宝一样,轻轻地放在台子上,保证它们有充足的阳光。爷爷故作神秘,我问什么也不回答,只是笑而不语。
后面几天里,爷爷每早去阳台查看他的“宝贝”,我越发的好奇了,像个跟屁虫一样,随他一同观赏。我隐隐感觉到,这柿子没有刚摘回来的时候黄了。日日如此,新鲜感自然就淡了。就在有天早上,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绘本,就听爷爷一声喊叫:“宝,快来快来,柿子熟了!”我连忙撒着腿奔向他。目光转移到台子上,柿子个个红透了脸颊,在阳光的照耀下,皮里都透着光泽。爷爷挑了个模样最标致的,替我剥了皮,我顿时眼睛一亮。咬一口,橙红色的汁水迸溅出来,果肉连丝,瓣儿也有些嚼劲。
爷爷看着我,颇有深意,说道:“这柿子啊,还是得放家里摆几天才好吃呢。你看那枝头上熟透的柿子,样子好看极了,但蝇虫专爱咬这类,吃起来自然不如放在家里的。”懵懂的我似懂非懂。
直到步入青春花季,品尝过一些苦涩的经历,我好像才真正明白了爷爷的那句话。觉得它和元好问的那句“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真的是同样滋味。
做人不用太张扬,成长,有时候,实在不用太着急。等待,是我们心中埋下的一粒美的种子,在成长路上不断地生根发芽,才能结出最美好的果实。咬上一口,你会觉得,一切都刚刚好。
又逢金秋,我坐回了老屋,望向窗外的柿子树,看向田野,看向整个村落。在这片土地上,我真是长学问了。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12
我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盆文竹,紫粉的花盆,翠绿的枝叶,甚是好看,散发的典雅气质更为书房增添了几分文化韵味。
文竹不高,14厘米左右,嫩绿的细枝让它看上去十分娇小纤弱,禁不住半点风吹雨打。绿油油的叶子如针尖一样细,4~5毫米,像一朵朵绿色的六瓣小雪花,惹人怜爱。它虽纤细,却透出挺直,是那么的精致、高贵,仿佛是个公主!
我喜欢静静地趴在文竹前,认真地观察它,细细地品味它。突然有一天,一个问号从我的脑海里蹦了出来:文竹的名字里有个“竹”字,外形看上去就像微型的竹子,同样有着竹子清雅隽秀、奋发向上和坚韧挺拔的品格,那是不是说文竹就是竹子的一种呢?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去寻求结果。啊,找到了!我兴奋地读出了声来。原来文竹是“文雅之竹”的意思,其实它不是竹子,只因其叶片轻柔,长年翠绿,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文竹实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而竹子是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可见,文竹不是竹子。
文竹不但可以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对肝脏有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夜间除了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外,还能分泌出杀灭细菌的气体,减少感冒、伤寒、喉头炎等传染病的发生,对我们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文竹的根可以做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润肺的功效,对人体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文竹不仅带给人们清新秀丽和勃勃生机,还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它那温文尔雅、美丽清秀、精致典雅、永恒不变的品质是多么的可贵,更值得我去学习,我真喜欢它。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13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这可不是开玩笑,这不,最近的几件事都教会了我一个学问。
因为我的体重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直线飙升,妈妈只好与我一同开始新的锻炼:深蹲,每天100个,可真的是要了我的命了,可惜苍天还是负了有心人,这样蹲了几天后,我突然发现我站立不稳了。按妈妈的话说,要么就是没蹲到底,要么就是蹲到底以后往后一仰,为了不倒下去,双手撑地,简直要开始跳街舞了!正当我愁眉不展时,我突然眼前一亮:我想起了老师说过三角形有稳定性,会不会是因为我步子迈的太小、角度也没到位呢?我来试试把步子迈大点,同时把两脚间的角度变为60度。果然,我马上蹲得又快又稳,丝毫不颤抖。
妈妈本在一旁独自得意,以为自己的速度无人能及,可在看到我那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的速度,嘴巴张成了O型。之前,我在站不太稳的情况下,都能和妈妈蹲得一样快,不知不觉中力量已经大幅提升,现在纠正了姿势,规范了动作,那自然又快又轻松了。
我又想起了前一段时间,我和哥哥举行赛车直线比赛时的情形。哥哥一直让自己的赛车直线冲刺,可妈妈总是让我的赛车练爬坡。我疑惑不解,比赛要比直路,你让我练爬坡是什么意思?你不会是哥哥派来的间谍吧?话虽如此,我还是照妈妈说的做了。到赛车比赛时,我以为我死定了,可奇迹却发生了,我的车竟然领先哥哥有30多米!现在回头想想,便能明白当时以高标准、高难度训练,比赛时便轻松的道理了。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这类似由“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的学问也能给予我们帮助,只要我们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总是能笑到最后的。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14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这使得我想起在十几多年前的暑假,和在南京读大学的表哥去登钟山,拜谒中山陵之行。至今想来,感慨良多。
七月的南京,素有“火炉”之称。于是,我们选择了早行。五点钟左右,我们在他家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吃了早餐,便匆匆出发了。
乘着第一班公交,我们很快就到了钟山脚下。对于中山陵,我之前的了解,其实只限于书本的介绍。实地拜访,今天是头一回,内心很是兴奋。一开始,几乎是一路小跑,一步三阶的那种。被我落在后面一大截的表哥,喊我慢一点。他说登山其实是一项很耗费体力的运动。万不可一开始就用力过猛,否则到最后,你很难坚持到底。古人说“欲速则不达”,就像马拉松比赛,你万不可在前半程,就拼尽全力。
果不其然,在连登了三个大平台后,我就出现体力不支的状况。腰酸腿软,浑身是汗。双腿就像灌了铅似的,一步也迈不动了。休息了十分钟,表哥伸手要拉我起来。我嚷嚷着说:再歇会。表哥说:登山中,耐力也很重要。“不怕慢,就怕站。”就像长跑,你只要坚持跑,一圈一圈地跑下去。只要不放弃,终会到达终点。跑不快,就慢慢跑,千万别停。一旦停下来,有时候就很难再有勇气跑起来。
等我们攀登到陵门时,我几乎是精疲力竭了。毒辣辣的大太阳晒得我头昏脑涨。头上的汗顺着头发往下滴,流进眼睛里,辣得慌;流进嘴里,咸得很。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了,粘在身上,让人很不舒服。小腿肚子更是又酸又涨,捏了半天也无法缓解。
见我已经赖在地上不起来了,表哥故意拿话激我:要来爬山的是你,现在准备半途而废的也是你。你不是说要到山顶拍中山陵的风景照给同学看吗?言而无信,可不是君子所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人,不就应该有那种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吗?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到彩虹。
于是,我鼓足勇气,继续与他前行。历经四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登后,我们终于成功登顶。当我们走进祭堂,拜谒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时,我想:中华民族抗外敌,求解放的革命历程,不也就像这登山一样吗?虽然长夜漫漫,道路艰险,但是抱着救中华,图复兴的远大理想的仁人志士们勇往直前,沐风栉雨,终于迎来了民族解放的那一天。而在今天,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认准目标,排除一切干扰;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中华民族终会迎来伟大的复兴,中华民族也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什么学问作文篇15
星期六,妈妈带我回老家看望舅姥爷。到了郊外,一阵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道路两旁花红柳绿,漂亮极了!
在舅姥爷家附近,我看见一片片地里长满了绿色的小苗。妈妈问我:“你认识这是什么吗?”我随口就说:“是大葱吧。”妈妈哈哈大笑,说:“傻孩子,这是麦苗啊!”我说:“麦苗?就是我们吃的大米吧。”妈妈说:“不是,麦粒磨出来是面粉,水稻成熟后才是我们吃的大米呢!”噢,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蹲下来仔细地看着这些小麦苗:它们长着绿色的杆儿,一片片细长的叶子随风飘动。看它们摇头晃脑的样子,好像在说:“小朋友,现在你才认识我呀!”
我又看到田埂上长了很多小草,妈妈告诉我这些是杂草。我一下子想起了课文《小稻秧脱险记》里面可恶的杂草,它们和庄稼抢营养,应该把它们全部消灭掉!我狠狠地跺着杂草,妈妈说:“不用担心,你看,田地里撒了除草剂,就没有杂草了。”我一看果然是这样,这下我可放心了。
我们在旁边的地里又看到很多的小苗苗,妈妈一个个的介绍给我认识:有菠菜、香葱、小白菜、还有莴笋、蒜苗……哈哈,原来我平时吃的菜是这个样子的!今天来到郊外,真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呢!希望小朋友多到郊外转转,你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