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优秀作文 >

2023有效学习笔记13篇

时间: 文轩 优秀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有效学习笔记13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2023有效学习笔记13篇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静下心来认真读一本书开始变得那么困难,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与书为伍,却不曾静心拜读完一整本除教参之外的书,真是惭愧至极啊!这学期,学校布置我们研读《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这一本厚到让我望而却步的书,再等到我鼓起勇气翻开它时,它又再次被我残忍地放回去:快速翻动的页面中,时不时跳出一个个表格,一条条理论,心里只有一个声音——让我读个一年半载的,我也吃不“透”这本书啊!

就这样,它被我冷落了将近一个月,在某天闲暇之余,无意间又翻了下这本书,瞬间被前言给吸引住了,“我们向您介绍一种简单的教学模式——深度学习路线(DELC)。它引导您掌握能让您所有学生在课堂中均获得成功的连续学习方法。”“DELC为处于学习路线上不同位置的各个学生指明了路径”,简单的两句话,让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需要的吗?对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我总是束手无措,同样的知识,他们的接受程度总是让我无法正确地把握,以至于最后学生的差优悬殊越来越来大,于是,我开始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阅读经历。即使我无法完全理解书里的深奥理论,粗读下来最深的印象就是深度学习的7个步骤,真的是“步步为营”啊,现就将我粗浅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

学习是通过学习或亲身经历而获取知识、技艺、态度、心理概念或价值观的过程,还是促成脑记忆的可测变化的训练过程。简单学习除机械记忆以外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但它在课堂中作为每日学习的基础必不可少。而深度学习则要求我们遵循操作的多重规则去完成任务,为了达到内容的深度学习是要经过多重思考步骤的,而深度学习可分为以下7个步骤:

1、设计标准与课程

在我们教书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标准与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始终怀有他们希望学生达到什么的指导思想,而这一思想就是等级水平和学科标准与课程,向着重要构想的教学无疑是深度思考的。我想,这也就为什么教研室一直强调我们研读《课标》的原因吧。

2、预评估

教学设计时,我们要了解学生已经懂得了什么,需要获得什么,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备学生”,了解学生、探查单元预评估、个人目标评估则为学习者的预评估。

3、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安全的、支持的与归属的)

学生需要微妙的情绪平衡来顺利地进行学习,活力、轻松但灵敏的求知欲是理想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别高高在上给学生压力,还要关注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关系,小组合作中,一开始就将两个水火不容的孩子安排再一起,会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受阻,需要多花时间了解学生,一步步化解,一步步引导,以营造出最理想的学习环境。这一步与第2步相符并共存。

4、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

在追求深度学习前,要充分评估,并帮助积累必需的支撑内容,因为学生的背景知识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来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以便新的知识可以实现与每位学生现有的背景知识的联结。书中介绍的“教室中的辅助设备、书签、入场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教师很快地把握学生的背景知识。

5、获取新知识

前面4个步骤为这一步骤做了很好的铺垫,现在正式进入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多样化是成功深度学习的关键成分。书中介绍的“10—80—10”经验法则为我们每日课程设计提供了一个适用的时间安排:10%—课前、80%—课中、10%课后,在教授一课时,我学会了以下策略:分段内容,减少干扰的数量,指导事件的顺序,知道在所需加工时间之前我们可用于讲授的时间量以及在需要时运用状态改变。

6、深度加工知识

这个环节是重点环节,书中以多个小组合作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适合于觉知的活动、分析到综合的活动、应用的活动、同化的活动等45个如何加工内容和技能的例子,这些活动大部分是相当简单而且能以极少的准备工作来进行的,但这45个加工活动确保让这些大脑投入跨课程的深度思维中,内容后的表格更是简单直观地向我们呈现了如何开展这些活动的方法,非常实用。

7、评价学生的学习

读到这一步骤时,我也开始反思我是如何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我的教学目标的呢?回顾以往的课堂,课堂上总是以问题的形式将目标提出让学生解答,学生能给出满意的答案我则欣喜不已,难道这就表明学生真的掌握了吗?读了这本书后,我终于明白,远远不够!虽有试着去写反思,却一直未将其重视起来,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我可以这样做:写出一节课并看着学生取得成功,然后试试即兴发挥,反思哪一课的重复教授较少,哪一课的不甚符合教学目标或甚至不存在教学目标的差异化策略且评估有较多等等。而以上这些都是评价的三向体系中的教师评价自己的日常课堂,另两个则是教师评价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和学生作为学习者评价他们自己和同伴。

以上这些,虽只是我拜读此书后粗浅的一些见解,但我受益匪浅。以后,我将试着做到“开始就心中有数”,做到“步步为营”,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努力将学生的简单学习转变为深度学习,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本书与我之间将还会有很多故事,我愿与它成为朋友,它也将是我以后教师生涯中的指明灯。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2】

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我带的班级里有个别学生有厌学的情绪,经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发现他们觉得读书没有意思,甚至于觉得来学校学习得写作业是件很辛苦的事。针对于这种情况,我特意召开了一次班会课,希望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效果不佳。所以我想找本书来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种一种方法和策略帮我走出这困境。自从我读了《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后,我意识到自己用错了方法,想要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就得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由衷热爱,而这本书里的几种策略正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的课堂如同枯木逢春充满活力。

我们常常烦恼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孩子们本身就有着学习热情,只是我们没有辨认出来并且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从而阻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我们想要让学生热爱学习,就需要帮助孩子们体验越多的胜利感,孩子们才会更多地自我促动,这样热爱学习的初期才能形成了。当你感到学生在体验对学习的这种热情时,你就得给予鼓励和关注,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强。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收益颇丰,它让我顿悟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同时也为我走出这困境指出了方向。我们班里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她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其他的字都不怎么认识,但是她的学习热情却很高,自己不会做的就问同学和老师怎么做,直到会为止,一次我当着全班的面夸她的学习态度好,从此她的学习热情就更高了,她的字也越练越好。只要有这样的学习热情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相信她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虽然现在她还是赶不上班里的其他同学,但是长此以往我相信她总有一天会赶上甚至是超越其他的同学。

书中说:当您阅读时请使用文本记录符号。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虽然我也常让我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用自己的喜欢的符号来记录自己思考的火花,但是在反馈时,我发现他们不能很快地找出我所要的。其实在你用标记符号做笔记的时候,是你在思考的一个加工过程,你运用的符号越多你所思考的也就越多,你获得的也就更多。书中让我收益最多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文本记录符号,这些记录符号比起我们以前用的符号要多样化,而且分得也更加细,在你进行第二次阅读时,你就能够迅速、轻松地抓住重点,提取重要的信息。不用再把以前做的记录符号全都看一遍,只需要去寻找你所需要信息的那种符号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不仅仅节省了时间,更多的是提高你在阅读时的质量。这些符号的运用,不仅很受学生的欢迎,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阅读反馈时,他们很快就能找到要找的东西。

我是我所任班级的班主任,所以相对于其他的老师来说我的课堂纪律抓得比较严,但是上课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上课没有多少人举手发言,我的课堂好像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演讲会,一节课几乎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分饰学生和教师的角色来上课,鲜少有学生举手发言,即使鼓励他们发言,也都只是那么几个。不仅仅自己很累,也不能够促进学生的生成。在教学《我为你骄傲》这一课时,我用小故事《狼来了》导入课文,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学生在学了《我为你骄傲》后,还说如果那个爱说谎的孩子在第一次说谎的时候,能够像文中那个送报的男孩一样向为他赶来的农夫道歉,也许当他真正遇到狼的时候,人们就会来帮助他。有人还为《狼来了》这个个故事续写了一下不同的结尾。这节课是在轻轻松松之中结束的,也是在意犹未尽之中结束的,在下课铃声响起时,他们都还不想下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教学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这样不仅仅来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促进了生的生成,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阅读兴趣高涨,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动力。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许多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用书中的一些或者是一个策略来进行解决,但是需要记住的是我们要主动对策略进行更改,因为没有一种策略每次对所有人都有效,我们要找到对你的课堂和学生都有效的策略。这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感悟和收获,为了我课堂行之有效,也为了我的学生能够快乐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读更多的书,寻找适合我和我的学生的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努力。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3】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知道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这些方法和策略来教育学生更好地合理安排学习,从中学到知识。我从事的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在学校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放在教育孩子的身上,对于孩子的教育完全捞在了老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农村教师只有更好的学习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然后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学生身上,让他们也知道该如何学习,以减少父母不在时缺乏的教育。

作为教师要让自己懂得什么是读书,也要让学生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套教科书,那你就要读著作。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里的一点小水珠。读了这本书,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河,怎样使这些河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认真考虑清楚的,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说一句:读书吧,朋友们!从中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我们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除了策略外,还要用心去关爱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进行教育,用心感受他们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去发现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还有我个人教师的语言交流是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教师的教学工作,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口语表达。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语言交流是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传递过程,老师语言的表达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部分,一节好的数学课,必定也是课堂语言艺术的精彩展示。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需要幽默感,来增加数学课堂的吸引力。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就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教学风格,它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能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消除学生的疲劳和紧张,振奋学习精神,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开朗的个性生成。正因为这样,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语言都带有这种幽默的风格,在现在的上课中我也时常加入一些幽默的言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知道学数学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数学中也有许多的乐趣,通过幽默的言语表达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数学,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课堂教学还要求老师言语的精辟。数学是一门语言精辟、逻辑严谨的学科。当然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要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正确的,教师的语言也必须是科学的。那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怎样让课堂语言幽默起来呢、这需要我们教师用心的去学习和研究深度学习的七种策略这本书,只有好好的研究这本书,我么才能更好地将之用到课堂教学。

当然我们教师还要用爱来教育学生,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比较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学生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但奠定,所以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因材施教,对于每个学生对于获取知识能力的强弱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要真正了解每个学生知识面的掌握情况,做到百分百了解,这也是教师对于学习教育文学著作所学为所用的策略。

最后我想说的是多读书吧,朋友,在书的海洋里有我们学不完的知识,和我们想要的东西,只有在书的海洋里飘洋,你才会发现你是那么的需要知识,需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你的人生价值观。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4】

当代社会发展较快,学生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也愈来愈高,如何把握最新教育动态,如何满足学生最近发展需求。这些问题使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特地通读了扬州大学教授潘洪建教授着作《有效学习与教学》一书,受益匪浅。

要变革教学,首先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方式。该书作了极为精辟的解释“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认知与行为的方式、策略及其倾向的总和”这一定义不仅仅将传统的感知倾向、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更是将我们平时不注重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也归纳进去,这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次划分,因为,经过近段时间的摸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较之于思维、方法而言,更是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要有效地提升学习和教学效果,改革的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方式、而非方法和思维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但总而言之,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特征“个体性、稳定性、多样性和互补性”而每一个特征都各有优劣,切不可偏颇评判。但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单一、被动、机械化训练、简单重复和死记硬背”这不仅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背离了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遭受压制和打击。

所以,在变革教学方式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将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变单一为综合,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接受为意义建构。

在谈了有关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内容后,该书就以大量篇幅叙述了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表现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服务学习和体验学习”等等,其中有些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而其中又有我们颇感陌上的学习方式。接下来就书中所讲的“表现性学习”,来谈谈我对其的看法。

所谓表现性学习,其主要内涵是指:表现主体通过在操作或者在做的情境中,选择最合适的表现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根据这个内涵的界定,可以深层次的对表现学习进行解读,首先是表现性学习发生在操作或者做的情境中,人的活动是获得认识的途径,学习也是活动的一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当十分重视学生从做中学,而不是静听、静观。

其次,表现性学习应属于学习主体内在心理特征的实时、自然的表现和释放,表现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释放其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到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表现性学习正是学生在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得到的释放将会以情感的方式获得,并最终影响学生发展。

最后,在表现性学习方式中,学生作为主体,能够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或者表达方式,这是源于人类自身智能的多样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个体拥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每个个体自身能力的多元性和独特性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独特性,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身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表现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主题确定阶段,主题应当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确定主题之前,师生还需要明确表现性学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题的种类很多,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问题群。

2、方案制订阶段,通过对任务的分析,使得学生明白表现性学习任务的目的,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等因素,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先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表现性学习的组织方式,学生的心理准备等,除此之外,师生之间还应当共同合作准备表现性学习过程中需要的设备、设施、材料以及有可能涉及的工具等。

4、具体实施阶段,该阶段属于学习的展开过程,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行动,教师进行引导和局部调整,最后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现学习结果,表达对主题的解读。

5、评价阶段,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三者的评价,评价没有时间的限制,可以在表现性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是其结束以后。

6、总结和反思阶段,该阶段紧接着评价阶段进行,评价结束后,即可马上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为下一次的表现性学习的开展做好准备。

关于具体的实施手段,该书呈现的较多,角度也很新颖,由于其内容过于繁杂,所以在此三言两语也无法阐述清楚,故暂不叙述一二。此书除了表现性学习之外,对于其他的学习方式也均有详细而又独到的见解,很适合当前课程变革的大背景,应当继续研读学习并加以实际运用。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5】

本学期,我读了杨晓编著的《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心中颇有感触。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对有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新理念。它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如何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怎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让学生学会很重要,教学生会学习更重要。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在教学中,要巧妙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既研究教材教法,又探索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联系到平时的教学工作,感受颇深。实现有效教学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直观形象的传输给学生,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疑是思之端,学之始”,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矛盾转化的过程。在讲《勾股定理》时,学生问:为什么是平方和啊?在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质疑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听起来非常简单,有时还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嘲笑,但是我们要拿出正确的态度,及时给他们解答,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鼓励。

最后,我借余教授的话来对有效教学做下总结: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开水,既没有沸汤的那样的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的彻骨。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6】

身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常常为找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苦恼。当我第一次看到书名下那几个字——“超效学习法”,就吸引住了我。让我不禁想到:到底是那种方法可以用“超效”来形容?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由英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联合研究开发的系统学习方法,自1973年创办以来风靡全球。该方法的核心是指导人们最有效地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挖掘记忆潜力,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作者戴维思是著名的亚洲首席记忆大师,在这里他介绍了如何让学习变得更有乐趣,如何让生命更精彩。

在书中提到“学习金三角”这个名词。意思是时候首先建立正确的心态,以正面思考、乐观、远见为主;第二,是正确的方法,指的是系统、技巧、训练;最后是环境,代表地点、时间和习惯的改变与安排。这也是成功学习的三个策略。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建立良好的心态。他强调从“心”出发,要时时刻刻积极、正面的思考,克服。学习首先要克服心态的问题,然后去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成功。在这里,作者举了他学滑雪的两个教练,一个脾气暴躁,戴维思每次出错,他都会大吼,结果越害怕教练失望,就越紧张,表现就越糟糕。第二位教练随和亲切,让作者感到非常轻松自在,然后教练称赞和肯定优点,让作者建立自信,在作者优点“手臂角度适当”基础上,让他掌握了滑雪最重要的技巧“保持身体平衡”。技巧掌握了,练习就不紧张,滑雪水平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如何让我的学生建立“我能行、我要学”的心态?进行良好的自主学习。在我们以往的探索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寻找工具,而经常忽略了“使用人”也就是我们的学生是否“想要使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的心态,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我们先要做一个亲切随和的老师,把微笑带进课堂,让课堂充满阳光,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然后,教师就要做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欣赏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优点发扬光大,利用优点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让学生乐于接受,让学生建立自信,认为我能行,从而对学习产生亲近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进行自主、主动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是强调吃苦、勤奋和努力,突出的例子就是流传至今的“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三年不窥园”等等典故。确实,我们中国人的勤奋好学是世界闻名的了。可是在当今科学昌明的信息社会,只有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科学的理念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才是“超效”的学习法。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7】

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改革时代。各式各样的制度、公司企业都在不停的变革着,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变革也就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形态。

在变革的时代中对学校的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能够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不断吸收与创造新知识。身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与领导者,我将如何去管理好、领导好自己的学校,给家长、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呢?在工作上勤勤垦垦,努力的满足大家的需要。工作之余我不断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管理与领导水平。近日读了一本关于如何去建立学习型学校的书,名为《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利用寒假时间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创建这种学习型的学校。回过头一想自己的学校情况,根据书中提的方法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其中的一些方法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参考与想法。可以说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感触挺深的。

书中的最后一章提到的热情与坚持。作者告诉我们创建一个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项需要热情的非线性的努力等非理性要素进行需要持续作用的工作。想起自己从师范毕业时对教师的职业是充满着无限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激情也会慢慢的淡下去,大部分的教师也是这样,很少有人能够一直的坚持下去。身为校长激发教师们的热情并且让他们保持就显得很重要。教师们渴望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渴望他们是集体努力的一部分,渴望他们的努力能够使学生们产生变化。我明白只有满足了教师们那种成就感、归属感、优越感。他们就会充满热情,充满斗志。如何去实现,这也是我以后工作中所要努力的地方。

读完整本书,我整个人对学习型学校有了新的认识,自己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深的提高。很想把自己的学校也带成学习型的学校。但也知道通过一本书的阅读就能改革自己的学校那是不可能的。但深信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通过广大教师们的努力。能够慢慢的把学校带入到学习型学校当中。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8】

《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合理,灵活。下面谈谈我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后的几点体会。

1.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

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例如: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一间厨房要铺地砖,请你帮忙想一想: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正方形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快同学们通过讨论后,得出:边长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得最快。这时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既是30的约数,又是24的约数,是24和30的公约数,而6是最大一个,从而引出一些有关的概念,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2.《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强调了解决计算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第一学段"鼓励算法多样化",第二学段"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中学阶段,要积极鼓励一题多解,让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

3.《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强调 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例如:教学一些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用各种方法解答,成绩差的学生只要掌握一样方法就可以了。

《数学课程标准》已经颁布,试点已在进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应当迅速开展。我们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将更深刻,实施《数学课程标准》将更坚决,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教学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9】

新课程改革是今年全国美术教育界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美术学科带头人,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新课改到底提倡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呢?

一、新课改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新理念——新的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大胆更新了“双基”的概念和内容,删除了陈旧的、用处不大的信息,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信息。为了更适合美术教学开放,在源于新教材的基础上,北大附中南山分校编写了美术小本教材,作为辅助教材我们感到和学生贴的更近了,适用时果然学生反映强烈,增加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将继续完善小本教材,使之更贴近学生。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美术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美术教材的编写,应力求向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二、新课改带来的第二个新理念——新的学习观

新课程新的学生学习观主要体现在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是在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习;要求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具体地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比如背诵、练习等,这些行为方式只是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进行有机结合。

三、新课改带来的第三个新理念——新的评价观

考试一直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本来考试作为检验、筛选、强化记忆的途径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以接受知识为教学目标,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下,一提到考试学生就无名的紧张,这完全和快乐美术背道的,我们的评价方法改为展示评价,分阶段评价,活动评价三种方法相结合,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在对比中找到不足,这样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体改了审美。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变了,教材功能变了,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变了,与此紧密相连的是评价方式的变革,其注重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评价不是根据成绩来给学生下定义、分类别,而是注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通过评价指引学生更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和学习方法的评价。

其实新课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头脑风暴。这些变革的构想,最后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结合小本教材的使用,为学生创建一个陶冶性情、享受美的快乐得新的美术天地。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10】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地位重新作了科学的概括,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为我们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

那么,如何才能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语文,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呢?通过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从中感悟到,要落实这一核心任务,就必须树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四个性”。

一、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氛围,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历史的多元文化,去实现语文教学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这一目标,从而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实践性

语文课程不是主要获得知识的课程,而是获得运用能力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课上要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在组织协调学生对文体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又促使文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推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是对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尽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教师爱护、尊重和期特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信任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才能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看到了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激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智慧力量,往往是出乎教师意料的。

四、开放性

语文是社会交际工具,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交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必须把语文课堂建设得开放而有活力。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开阔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而且要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充分运用课程标准所列出的20多种课外学习资源,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在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既能够在语言文字方面得到提高,又能获得跨学科,多角度的知识。

过去,学生只是通过读书来学习语文,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语文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这毕竟已经是过去。如今《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把语文学习以轻松,活跃的本身真面目还给学生,学生可以尽情“享受”语文了。就让我们一起来把那一颗颗充满童真的心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放飞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吧?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11】

本学期在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四大数学内容。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圆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和解决问题。下面就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

1、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2、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从现实中取得学习资源,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3、教学要有新方法

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还要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12】

今年暑假我有幸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标》,使我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它吸收了现代课程理论的最新成果,通过学习我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如下: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泼地流个不停。”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体验空间和实践课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激发自我写作兴趣,从而写出心中想说的话,心中想写的事。

三、学生自悟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 须在 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会有效结合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切实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努力使教学有新意,让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注意感情的培养,创设情境,进行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通过挖掘审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避免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等。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方法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持久而强烈,语文教学自然就会轻松起来。

总之,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语文,把语文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读了新课标后,我更加感觉到这种美丽的必要,她是语文学习的领航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带领我的学生们去感受这种美丽!

2023有效学习笔记【篇13】

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掌握了最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指导着我。《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是数学思维能力的获得。在我看来,或许思维能力的获得才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信息过量的世界。他们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就需要吸收与自己有关有用的信息,而抛弃众多的无关信息。这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新知。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情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对两种推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做了要求。那么,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在三年级下册中的《生活中的推理》这一课有了明确的体现。在中段对于学生的要求还不太高,只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合情推理的能力。虽说,在整个教材中只有一篇专门针对推理而设置的课,但,在不同内容的课中都对推理能力有一定的练习或是渗透。比如: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自主探索9+5=?有的孩子会说,我知道10+5=15,那9 +5=14,这个孩子就很好地进行了推理,又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完了三位数(中间有0)除以一位数的列竖式计算方法后,放手让学生探索三位数(末尾有0)除以一位数的列竖式的方法。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新标准》的出炉,提醒着老师们要重视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下面谈谈我对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后的几点体会。一是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能有益于学生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数学。注意从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确就在身边,现实生活的确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二是强调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能力;三是内容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然后因材施教。

经验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的基础。没有亲历的数学活动就谈不上经验。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所以新课程大力提倡“做数学”。不过光“做”也不行,还要善“思”。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做数学”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反思自己如何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处境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积累起宝贵的数学经验,才能找到开启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标准》中更加强调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类比、归纳等多种数学思考方法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看来,问题解决在数学课中就有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和使命。当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得建立在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上。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回顾反思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19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