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热点文章 >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时间: 丹梅 热点文章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中秋节就像春节一样,许多人会回家与家人一起过节。即使是在外的游子,不能回家,也会通过月饼、赏月亮来寄托对家乡的相思之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秋节有什么风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1、吃月饼

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其美味可想而知。

2、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3、赏月

赏月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才盛行开来。待到宋时,便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宋人赏月多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可见,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5、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观潮记载表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6、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一种泥塑玩具,人形而有兔嘴兔耳,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如今,很少在市面上见到兔儿爷了,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7、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这种中秋活动称为“走月”。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8、偷葱偷菜

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这是说,中秋夜,如果未婚少女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

9、吃鸭、螺和芋头

在八月十五这天,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有买饼子、杀鸭子欢度中秋节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动员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同时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反抗侵略的斗争。此外,中秋前后,田螺肉质特别肥美,人们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因而,在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中秋节吃芋头有辟邪消灾的寓意。

10、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在中秋佳节,民间自古有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之夜,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中秋赏月传说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忠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理想功利要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味俞益浓重,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削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看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次要形状。因而,“官方拜月”成为人们祈求康乐和幸福的一个机会。

在现代,则有“秋暮夕月”的风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相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顺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聚月饼。切的人事后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同,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是纪念谁的

有个说法是纪念嫦娥,也有的人觉得是为了纪念后裔,传说当时天空有10个月亮,后裔射下了9个,这才让中华大地温度适宜,也有人说中秋节并不是为了纪念某个人,而是为了庆祝丰收。每年中秋节都是大丰收的时机,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而有了中秋节,中秋节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节的意义

中秋节的只要意义其实就是两个,分别是团圆和丰收。中秋节对于我国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仅次于春节。在中秋节的时候,远处的人们会选择回家团聚,跟家人共同度过这天,是一个很适合增加彼此情感的日子。另外,中秋节还承载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是对新生活的希望。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起源的说法可能是比较多的,有一种是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在《礼记》上有所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里说的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再后来才开始逐步传到民间。另一种说法是跟农业相关,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就把这一天当做是一个节日,用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19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