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热点文章 >

立秋节气有什么讲究

时间: 广辉 热点文章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立秋的时候,除了一些习俗活动之外,人们也会有庆祝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秋节气有什么讲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秋节气有什么讲究

立秋节气有什么讲究

1、立秋有什么讲究之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2、立秋有什么讲究之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3、立秋有什么讲究之心理调适

立秋了,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后虽然闷热的暑气依然存在,但人们一早一晚的感觉好多了。尤其是昨晚的一场细雨更是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凉意,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确昼夜温差的展开,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都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里烦躁、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低温抑郁症”

2023年立秋是早秋还是晚秋

早秋还是晚秋是根据立秋具体时间来定的,2023年立秋具体时间:2023年8月8日2点22分41秒,农历六月廿二。

第一个是根据立秋的具体时间点,是在上午还是在下午来判定,以中午为界定,若是立秋的时间是在上午的话,那么这就是“早立秋”。如果这立秋的时间是在下午的话,那么这就是“晚立秋。2023年立秋是在8月8日2:22:41,所以是早立秋。

第二种说法是按照阴历的日期来分辨,比如有些年份是农历6月份立秋,有些是农历7月份立秋。

不管是根据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说法,2023年立秋都属于早立秋。

立秋的由来是什么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七月节,凉风至此,重阳在即,故曰立秋。”立秋是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一般约为公历的8月7、8日。此时我国大部地区已是夏收成熟时节,同样也正处在炎热季节,下雨的概率较大,天气十分不稳定。我国先民便以立秋为天气界限来规定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传说,唐朝太宗李世民曾经因为热得难以入眠,披星戴月考虑赐给民间一些庆祝的节日,最后他将立秋这个节气定位为庆祝节日之一。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

立秋后天气还要热15~60天的时间,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秋季的到来,立秋时间通常在8月中旬左右,我国北方地区进入9月份才能感受到秋意,西南北部以及秦淮地区在9月中旬气温才会逐渐下降。

立秋后天气通常还会热15~60天的时间,立秋并不意味着真正秋季的到来,我国的北方地区进入9月开始天高云淡,气温会明显的下降,西南北部、秦淮地区在9月中旬的时候会感到秋风送爽。

江南地区进入10月份时才会有秋风吹入,10月下半旬岭南炎暑顿消,进入11月份上半旬,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才会感受到秋意,当三亚地区感受到秋风的信息时已经快到元旦了。

立秋是二十四即日起之一,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秋季的的来临,立秋当日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某些地区还有躺秋的习俗,表示夏季即将过去,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能够安稳睡觉了。

立秋后的气候特点

1、早晚温差大

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2、天气逐渐转凉

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2023立秋节气有什么讲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