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清明节半命题
写作文可以让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从而更好地回顾和总结过去,为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写好作文清明节半命题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作文清明节半命题,供大家参考。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1
春风十里,梨花风起,荞麦青青——这是清明节气的物候。
对阡陌纵横的中华民族来说,清明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义文明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缅怀先烈的一种祭拜;对许多上班族而言,清明是外出踏青游玩的节假日;对于商家来说,清明是一个“巧立名目”的噱头……
旧时,人们扫墓要携带酒食果品,还要烧纸钱,有的还要放鞭炮,为坟墓培上新土,并插上柳枝。
如今,扫墓还是照样扫墓,祭祀品却越来越新鲜了。记者在云梦山庄门口看到,店铺最新上架了一批清明节用品,各种纸质冥品无所不有:男式唐装、男士衬衫、麻将、香烟,甚至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套装等。就连纸质iPad也加入冥品阵容,10元/台。
同时,为了绿色祭扫,以菊花为主题的绢花、鲜花的样式也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清明经济”正成为商家眼中的香饽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饭店已顺势推出“追忆家宴”,专门针对趁清明团聚的家庭。价格400元~800元不等,主打马兰头、春笋等时令山蔬。
清明节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代理扫墓人。目前,有人在网上开设网店,基本业务包括清理墓地、摆放祭品、烧香等,还可以根据顾客要求量身定做服务。
“各地的清明风俗习惯林林总总,但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祭祀、游乐、饮食。这三方面其实就揭示了清明节的演变轨迹。”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郭灿金表示。
他认为,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和上巳节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
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清明内涵”,郭灿金认为,国人的节庆习俗,婚丧嫁娶、祭祀扫墓,有个共同的特点: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对先人的慎终追远,为的是让后人明德归厚;在踏青和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是为了让生者领受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欢愉。”郭灿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节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但是不变的,是对“人”和“生活”的感悟。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题记
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就是人死了却无法再回来,亲爱的姑姑,在这冰冷的墓里,您一个人长眠在这太久太久……
有时我感觉我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如此遥远,我的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侄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传统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姑姑的传统清明节就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疼爱侄女的姑姑为什么就再也不回来了?
在以前,爸爸我的妈妈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边陪我。您就陪在孤独的我身边。我的童年因您而美丽、快乐。
透过那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油菜花盛开了,还有那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姑姑您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蔚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那个紧随其后的慈祥妇人不正是姑姑吗,她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在妇女那唠唠叨叨的话语中,小女孩知道了传统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姑姑眼中的忧伤,老妇人是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最后就无奈地离开人世。
姑姑您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姑姑您却再也回不来了,而陪我度过的却是那长长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传统清明节!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节我都会想起这首诗,而我家乡的习俗却截然不同。
每到清明节,不管你多忙都必须得赶回来给自己的亲人烧纸钱,祭拜,如果不这样的话,那就是对祖先大不敬。
清明节一早,家家赶做祭拜品,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做东西,我就在旁边打下手,妈妈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么“万事兴,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该包纸钱了,他们把一大堆的纸钱十张十张的包了起来,然后又把它晒在太阳下面晒干,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晒干呢?妈妈笑了笑说:“不晒干怎么好烧呢。”
在晒纸钱时也要吃饭,吃饭前要“叫饭”,就是把饭什么的都准备好后,叫死去的亲人来“吃饭”。说是吃,其实这也是一种礼仪罢了。他们吃完“饭”后,未满12岁的小孩能吃他们吃的饭,要重新盛饭。
饭也吃完了,纸钱也晒干了,是时候出发去给他们祭拜了。
我们来到祖宗的坟前扫墓,然后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坟前,然后边烧纸钱,边放炮。祭拜后,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情形。
清明节,我们家乡的清明节,真是有趣。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4
一祭先贤,敬意绵长;二祭先烈,激情满腔;三祭先人,真情难忘。清明时节,春风和畅,播种耕耘,万物滋长。——题记
阳光悄悄钻进堂屋,俏皮的身影躲躲藏藏,似是一位老友来访。最终,止步在那卷日历上。于是乎,踏着绵绵绿草,迎着徐徐微风,缓缓走向田间。拂去几朵百合和一丝丝尘埃,将它们用红色丝带缠绕一圈又一圈……自行车的篮子里放着那一束鲜花,后座上是小小的人儿,盼向四周,来来往往的人们的脸上无不是一抹淡淡的忧伤。停下车子,移步到烈士林园,庄重地整理了衣裳和发梢,气氛忽的严肃起来,林里叽喳的鸟儿却仍在。这是一个祭奠亡魂的日子,站在烈士墓前,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将手中的鲜花悠悠地放在刘之言先生的墓碑前,随即便闭上眼睛和人群一起为他的死亡默哀。似是进入了一个布满硝烟的战场,脑海中的一幕幕逐渐铺展开来:战士们至个人安危于不顾,抛头颅,洒热血。一个又一个日夜,他们宁死不屈,奋勇杀敌;一个又一个战场,他们进行无数次的抗争,直至身死;一个又一个倒下的身影,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夕阳,让那余光挥洒进中华儿女的心房……中英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镇江之战,楚雄之战,安庆之战,圆明园被毁,割让国土……这些屈辱的瞬间将中国埋藏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可终有中华儿女向往着光明,纵使只是如火烛一般。是他们的出现,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让中国走向光明,走向富强之路!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是烈士们牺牲自己换来的。我们总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可红军八年长征时时常饥肠辘辘;我们总能和异国的朋友嬉戏玩闹,可不平等社会的人们永远只能向往;我们总能享受到先进的教育,可民国时期的孩童对此是多么的向往;我们总能在漫漫长夜中灯火通明,可郝副营长却不舍点燃一盏烛光;我们总能在世界上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可黑暗统治下的中国却哑然不语……而今的祭奠,让我更加懂得美好来之不易的道理。珍惜万物,铭记历史,奋发向上,英勇夺魁!
清明时节,细雨丝丝。乌云为你们翻滚,细雨为你们哭泣…………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5
每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到5日之间。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24节气之一。表示春天来临的节气。关于清明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常识哩!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荡秋千不仅能增进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还在流传着这个习俗。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扫墓。清明扫墓,其习俗来由来已久。扫墓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人,也是对亲人和故人的思念。虽然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可是,他们生前的经历在我们脑海中仍然清晰可见。这份思念是永恒而深刻的。插柳。据说,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至今,被人们流传了下来。射柳。射柳是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一种习俗。据明朝人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采茶。采茶是南方人的一种清明节习俗。清明时节,南方天气转暖,正是采茶的好季节。我国西湖的龙井至今闻名天下。
古人有许多赞美清明节的诗句,比如张继的那首《清明》: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看了上面的清明节习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动后,大家一定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了解掌握。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我们家乡有扫墓、祭祖、踏青等风俗。其中必不可少的还有一种美食——青团,翠绿诱人、糯韧绵软,带着清淡香柔的香气,让人抵挡不住诱惑。
清明前几天,我和奶奶来到附近的田野里采集艾草。艾草匍匐在地上,绿油油的,遍布了整片田地。我和奶奶拿着剪刀一株一株地采集着,不一会就装满了一大袋。
回到家里,我们将摘来的艾草用清水洗净,放到开水锅中烫熟捞起,艾草碧绿碧绿的,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清香。等它凉了以后,奶奶把艾草揉成团,挤出多余的水分,跟糯米粉混在一起,揉成一个面团。接着准备青团的馅料,有甜甜的豆沙馅、白糖芝麻馅、咸菜笋丝馅。只见奶奶把绿色面团揉成长条,切成剂子,搓圆,用大拇指掐出一个坑,把馅料放进去包好,这就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团子,放到锅里蒸了20分钟,香喷喷的青团就做成了。熟透的青团晶莹剔透,好像一个个无瑕的翡翠,也像一个个珍贵的绿明珠。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咬上一口,顿时艾草的香味融合着馅料的甜香扑鼻袭来。尝过甜的,我又拿起咸味的品尝,春笋的鲜嫩夹杂着豆干的醇香,简直是绝配啊!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怎么也吃不够。
奶奶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一个劲地说:“慢点吃,锅里还有。”奶奶做青团的手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每年要帮很多人家做青团,还把自己做好的青团分给邻居们呢!每年一到清明,远在上海的、厦门的亲戚,都争着打电话指定要吃奶奶做的宁波青团呢!
清明时节,我们总会带上青团去祭拜祖先,寄托哀思。小小的青团,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代代地传承,传统风俗也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里。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7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8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由于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便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最是一年春好处,清明踏青正当时”。虽然绵绵的春雨下了一夜,渲染了几分迷蒙黯淡的气氛,但仍未阻挡我们全家去长寿湖踏青的脚步。
一下车,满眼的春色让我目不暇接,令人心旷神怡。瞧,遍地的郁金香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的刚抽出花骨朵,有的含苞欲放,还有的绽开了笑脸拼命地怒放,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再定睛一看,郁金香的花瓣呈椭圆形,中间是黄澄澄的花粉,还竖立着一根根又直又细的花蕊呢。我情不自禁地凑近花朵嗅了嗅,那淡淡的花香使人陶醉。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华丽的织锦。微风徐徐,花儿舞动着纤细的身姿,连连点头。仰头一看,啊,不计其数的风车随风旋转,宛若一朵朵流动的五彩花。
午后,我们来到长寿古镇一览风光。沿着河堤蜿蜒前行,脚下那坚实厚重的青石道路,不知丈量着多少岁月的痕迹。眼前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房顶由无数瓦片盖成,层层叠叠,四个小角还翘了起来。墙面由灰蒙蒙的砖块砌成,古朴典雅,别有韵味。阳光洒在清澈的小河里,河面上顿时波光粼粼,泛起一圈圈细小的波纹。那小桥流水,旋转的水车,吐芽的垂柳,使小镇显得格外清幽美丽。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清明踏青,我乐,我盼!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9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除了扫墓,还有踏青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大好时光。我跟着妈妈一起参加了她单位组织的“黄河三峡一日游”。
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观赏着沿途风景。尤其是有一位美女姐姐,怕我们晕车,带着我们做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狼人杀”。这是我第一次玩这个游戏,心里有点儿紧张,既害怕自己抽到“狼人”,又害怕自己被“狼人”莫名其妙地杀死。真是刺激呀!
我还没有玩够,就到了景区。在黄河三峡,我们游览了鬼斧神工的孤山峡、雄伟壮观的八里峡、九曲十折的龙凤峡和奇妙幽深的玄龙洞。我最喜欢的是坐缆车,看着下方碧绿的黄河水,感觉自己像小鸟一样飞在高空中。
清明节,既有有思念逝去的亲人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作文清明节半命题篇10
一年一季的清明节到了,那天有的人家去扫墓、有的去踏青、还有的去植树,而我和爸爸则是去黄山旅游。吃过早饭,我和爸爸就踏上去黄山的路。
一路上,小鸟叽叽喳喳得叫着,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小花绽开美丽的花瓣,好像在向我们炫耀自己的美丽。当然,一路上我们还看见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景物。
到了黄山,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特别是天都峰,于地面几乎直上直下的,我还看到黄山的稀奇古怪的奇石,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有的像天狗望月,还有的像武松打虎……这些石块似乎就像真的一样。可是当我快要被这些奇石迷住时,我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我的心被牵动了,同爸爸带着好奇闻声而去,到达了那个地方,原来是一座清澈可见底的温泉,还冒着阵阵热气,如果跳到里面去洗个澡,那真是很舒服啊;还有就是黄山的云海,更是美丽无比,站在山上往下看,云海有的像蝴蝶,有的像绵羊,有的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站在云端翩翩起舞。
黄山的日出是非常的绚丽,当你坐在山顶看东方,不大一会儿东方出现了像鱼肚白一样的颜色,又过了一会儿鱼肚白变成了粉红色,粉红色又变成了橘橙色,不知过了多久东方出现了太阳的边缘,又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云海里跳出来,刹时间天空霞光万道,无比的绚丽,无比的光芒,像一个孩子挣脱了妈妈的怀抱。
啊!这就是黄山,美丽的黄山,我们安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