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冒用他人身份进工厂打工受伤 公司称不算工伤
&bsp; 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雇佣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雇佣童工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丞待解决。日前,据悉一名年仅15岁的少年冒用他人身份进工厂打工意外受伤,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到底算不算工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去年,因为年龄不足,四川小伙小航(化名)冒用别人身份,到慈溪一家电器公司打工。今年5月份,小航上班时受伤,9级伤残。
小航和家人认为这属于工伤,于是以工伤为向公司索赔。然而,公司提出,小航是隐瞒了实际年龄才进入公司上班的,并不能算工伤……
于是,双方闹上了慈溪法院。
通讯员 路余 谢佳彬 记者 朱琳
少年冒用身份,进工厂打工
小航,2001年1月出生在四川,至今尚不满16周岁。
他小小年纪就随父母离开老家,来到慈溪谋生。于还是未成年人,小航在慈溪找不到工作,情急之下,他冒用他人身份证,来到慈溪一家电器公司求职。
厂方也没有仔细核查小航身份,从2015年7月1日起,小航就开始工作,被安排到车间当起了流水线操作工。
好景不长,意外发生了。
今年5月26日,小航在车间和同事一起拖运产品时,不慎从车上摔下受伤。
经医院诊断,小航胫腓骨股骨折,住院治疗了23天,住院期间医疗费已全部电器公司支付。
出院后,经司法鉴定,小航伤势为9级伤残,护期限90天、误工期限206天、后续治疗费8000元。
上班时受的伤,算不算工伤
事后,小航家人认为,孩子是在工厂上班期间受的伤,电器公司应按工伤待遇赔偿。
但电器公司觉得,小航是因为弄虚作假进工厂上班才出了事,公司为员工投保的商业险也因身份不符无法赔,他们只能给予部分补偿。
关于赔偿金额问题,双方相持不下。
于是,小航和家人来到慈溪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仲裁委以申请人小航主体不适合为,作出了不予受的书面通知。
最后,小航以父亲为法定代人,并委托律师,把这家电器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一次性赔偿金、后续治疗费、护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共计约16万元。
法院调解,公司赔了10万元
法庭上,原被告同时到庭,双方均同意进行调解。
记者了解到,小航一方对诉请赔偿金额作了更改,除去电器公司已支付的医疗费和伙食费,共计4万余元,现要求一次性赔偿11万余元。
电器公司也表了态,承认小航是公司员工,但事故发生时小航年仅15周岁,作为童工的他之所以能进公司上班,是其隐瞒真实年龄造成的,所以他本身也有一定过错,只同意再行赔付7万元。
最终,在法官调解下,电器公司同意增加赔偿金(最终赔偿金额为10万元),小航一方也愿意接受,双方就此达成一致。小航一方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因本起劳动争议发生的纠纷一次性处完毕,今后双方无涉。
●法官说案
关于这起案子的判决,记者从慈溪法院了解到,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非法使用童工,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ld;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人员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属非法用工,该类童工如在工作中受伤,应当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赔偿。&rd;
案子的承办法官说,赔偿范围包括一次性赔偿金、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护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