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防"幼儿园荒" 2021年幼儿园预计缺口近11万所
&bsp; 今年1月1开始实行的全面二孩政策,至今已经有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人口结构也有一定的调,新生儿数量与日俱增。同时,也导致学前教育办学的压力越来越大。据了解,2021年我国幼儿园预计将缺口近11万所。
□从2019年开始,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开始大幅度增长,2021年成为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压力最大的一年
□从长期来看,&ld;全面二孩&rd;政策的作用依然无法扭转学前教育适龄幼儿减少的趋势
□学前师资目前存在巨大缺口,而且教师不足问题相比学前教育园舍不够和经费不够等问题更加突出
□2021年~2035年间,&ld;全面二孩&rd;政策作用效果开始减弱,学前教育侧重点应转向提高办学质量
------------------------------------------------------
今年1月1日起,&ld;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rd;(简称&ld;全面二孩&rd;政策)正式实施。然而,在寄望&ld;全面二孩&rd;政策缓解我国低生育率、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视&ld;全面二孩&rd;政策引起的人口变动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影响。因此,&ld;全面二孩&rd;政策实施以后,亟须对教育领域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教育领域各学段在校学生规模的变动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前做好教育资源规划,积极应对&ld;全面二孩&rd;政策带来的影响。
其中,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起跑阶段,能否保障&ld;全面二孩&rd;政策增加的学龄儿童共同起跑?在&ld;全面二孩&rd;政策作用下,学前教育现有校舍、教师、经费等资源是否足够承载学龄儿童入学的压力?如果不能厘清&ld;全面二孩&rd;政策带来的以上问题,对学前教育规划和教育资源合配置是巨大的阻碍。所以,教育学界和决策部门都在致力于尽快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我们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ld;城乡一体化教育体制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rd;的资助下,试图基于人口预测的方法对&ld;全面二孩&rd;政策下学前教育的园舍规模、教师规模和经费负担进行预测,并对比我国学前教育现有的办学资源,分析其中存在的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进而提出学前教育应对&ld;全面二孩&rd;政策的针对性措施,以期为学前教育资源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于2016年正式实施&ld;全面二孩&rd;政策,最早因&ld;全面二孩&rd;政策而出生的儿童将在3年以后即2019年达到学前教育的入学年龄。本研究预测&ld;全面二孩&rd;政策将从2019年开始对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规模产生影响,2019年到2021年间因&ld;全面二孩&rd;政策而新增的学前教育适龄幼儿迅速增多,之后增速开始回落。其中,在2021年左右,&ld;全面二孩&rd;政策对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幼儿规模扩大的影响最大,当年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将因&ld;全面二孩&rd;政策增加1500万人左右。
具体来看,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因&ld;全面二孩&rd;政策新增适龄幼儿接近600万人,2020年将新增1100万人左右。随后,新增学龄人口在2021年达到1500万人左右之后,2022年回落至1400万人左右,2023年、2024年保持在1200多万人,之后3年开始以每年减少100万人左右的速度回落。到2028年,新增适龄幼儿又上升到1000万人左右,随后2029年到2033年的新增适龄幼儿都维持在每年新增900万人左右。最后,2024年和2025年的新增适龄幼儿又下降至700万人左右。
&ld;全面二孩&rd;政策实施以后,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在未来3年左右并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而从2019年开始,将开始迅速增多,到2021年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又开始逐渐减少。
具体来说,2016年到2018年,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将维持在5200万人左右。从2019年开始,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21年达到6600万人左右。随后,从2022年到2035年,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一直保持匀速减少的趋势。其中,学前教育阶段的适龄幼儿在2027年减少到大约2016年的规模,之后2029年减少至5000万人以下,到2035年大约还有4200万人左右。
对学前教育而言,未来适龄幼儿的增长主要依靠放开&ld;全面二孩&rd;政策引起的人口生育增量,并在短期内出现适龄幼儿规模扩大的现象。然而,从长期来看,&ld;全面二孩&rd;政策的作用依然无法扭转学前教育适龄幼儿减少的趋势。
&ld;全面二孩&rd;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长将从2019年开始影响学前教育的适龄幼儿规模,因此本研究假设2015年到2018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继续以348%的增长速度提升,2018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44%。从2019年起,随着学前教育适龄幼儿规模因&ld;全面二孩&rd;政策而迅速扩大,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增速放缓。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将不断加大,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前面预测出的未来20年学前教育适龄幼儿数据,计算得到&ld;全面二孩&rd;政策实施后我国学前教育的在园幼儿规模:从2019年开始,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在园幼儿数将出现大幅度增加,持续增加到202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开始逐步减小。其中,学前教育阶段在园幼儿总体规模从2018年的大约446794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大约498139万人,增加51345万人,增幅约为1149%。到2020年,学前教育阶段的在园幼儿数大约有544961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大约46822万人,增幅为94%。随后,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的在园幼儿数达到575082万人,在2020年基础上增加了3012万人,增幅553%。2021年之后,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在园幼儿规模逐步缩小,2026年开始缩小到5000万人以下,到2035年只有大约425478万人。
我国学前教育园舍需求量以2021年为界,本研究预测,2016年到2021年间,需求迅速增加,从2016年需要2265万所增加到2021年需要3195万所,增幅为4106%;2021年到2035年间,需求逐渐减少,到2035年还需要2364万所。
《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2099万所幼儿园。通过对比发现,我国2016年的学前教育园舍需求量相比2014年的供给量,还有166万所的缺口;而到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园舍需求量达到最大值3195万所时,相比2014年的供给量,大约有1096万所的缺口需要补充;在此之后,学前教育园舍需求量逐渐回落,到2035年,相比2014年的供给量,仍然有265万所的缺口。
本研究预测,&ld;全面二孩&rd;政策实施以后,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对专任教师和保育员的需求量变动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具体来说,2016年~2021年间,学前教育阶段的专任教师和保育员需求量不断上升,专任教师需求量从2016年的2717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38339万人,保育员需求量从2016年的1358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9169万人,教师总需求量从40768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57508万人。从2022年开始到2035年,学前教育阶段的专任教师和保育员需求量又开始逐渐下降,专任教师需求量到2035年为28365万人,保育员需求量到2035年为14183万人,教师总需求量为42548万人。
教育部公布&ld;我国2014年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有18441万人,保育员有5508万人,教师总量为23949万人&rd;。假设以2014年学前教育的专任教师和保育员规模为基准,从2016年到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和保育员的需求均超过现有的供给规模。具体而言,从2016年到2021年,学前教育需要不断补充专任教师和保育员,2016年需在2014年基础上补充8737万名的专任教师和80万名保育员。到2021年,供需矛盾最突出,一共需要补充33559万名教师,包括专任教师19897万名和13661万名保育员。之后,保持2021年的教师规模就足以满足学前教育对专任教师和保育员的需求。
本研究预测,我国学前教育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需求在2016年到2035年将不断增加。具体来看,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需求为194271亿元,到2021年增加到367986亿元,5年增幅为8942%;2030年达506383亿元,9年增幅为3761%;2035年达651738亿元,5年增幅为287%。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4》显示:我国2013年学前教育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为64898662亿元。假设以此为参照,2016年与2013年相比,需要增加129372亿元;2021年与2013年相比,需要增加303087亿元;2030年与2013年相比,需要增加441485亿元;2035年与2013年相比,需要增加586839亿元。也就是说,学前教育经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学前教育经费供给量远不能满足未来的需求。
针对以上发现,本研究就&ld;全面二孩&rd;政策实施以后,如何进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在园幼儿规模变动趋势,避免盲目配置教育资源
&ld;全面二孩&rd;政策新增的出生人口,3年后将逐渐进入学前教育阶段。所以,学前教育面临的压力是基础教育中最紧迫和急切的,必须密切关注未来几年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情况,做好学前教育阶段的应对措施。
根据预测显示,从2019年开始,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开始大幅度增长,到2021年达到顶峰,成为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压力最大的一年。2016年~2021年,&ld;全面二孩&rd;政策对学前教育的作用效果明显,应在2021年到来之前的5年多,性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容纳能力与教育服务能力,保障适龄幼儿入学权利。在这一阶段,重点是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增加学前教育就学机会,但不应忽视对学前教育办学质量的保障。在2021年之后,随着&ld;全面二孩&rd;政策引起的适龄幼儿入学高峰逐渐从学前教育转移到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量开始减少。也就是说,2021年~2035年间,&ld;全面二孩&rd;政策作用效果开始减弱,所以就不应再继续盲目扩充学前教育资源,而是在按照2021年教育资源需求进行配置的基础上,转而以提高学前教育办学质量为侧重点。在这一阶段,于前一阶段的补充,学前教育硬件资源较为充足,可以进一步从提升办学念、教师素养等软件资源入手,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向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方向迈进。
(二)合现有教育资源,分担&ld;全面二孩&rd;政策产生的压力
预测显示,&ld;全面二孩&rd;政策实施以后,的确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学前教育的承载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但在进行大力扩充学前教育资源之前,需要对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性分析。
其中,从&ld;全面二孩&rd;政策的实施背景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低生育率、少子化等突出的人口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影响。分析《1998-2014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可以发现,在&ld;独生子女&rd;政策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数在逐年减少,不少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着招不到学生的困境。也就是说,于学前教育是教育领域首先受到&ld;全面二孩&rd;政策影响的学段,在&ld;全面二孩&rd;政策引起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扩大、教育资源不足的时候,义务教育却面临着学生人数减少、教育资源过剩的问题。
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在&ld;全面二孩&rd;政策实施背景下,的确需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承载能力。但是,为了应对&ld;全面二孩&rd;政策短期内带来的冲击,可以从教育全局出发,合其他学段的现有教育资源,共同分担&ld;全面二孩&rd;政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参照《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对撤并、学生过多外迁或急速扩容等原因产生的过剩办学场地、校舍和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附属幼儿园等方式,鼓励其他学段的教育资源投入学前教育,分担学前教育办学压力。
(三)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确保学前教育师资质量
根据预测,学前师资目前存在巨大缺口,而且教师不足问题相比学前教育园舍不够和经费不够等问题更加突出。原因在于,园舍建筑不足或者经费不足等问题出现之后,可以加大投入,在短期内就可以得到补充,但教师的培养和补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学前教育教师的个培养过程大约需要3~4年时间(专科3年,本科4年),而如果从2016年算起,第一届为了&ld;全面二孩&rd;政策而招收的学前教育师范生最快能在3年以后进入学前教育一线,刚好遇到&ld;全面二孩&rd;政策第一年出生的儿童进入学前教育阶段。所以,目前积极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是必要的。
不过,在补充学前教育师资的时候,必须以保证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为前提。制定或完善学前教师准入制度,着重对师德师风进行考察;加强学前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提高学前教师教学和保育质量。
总之,&ld;全面二孩&rd;政策的实施,会在短期内引起出生人口和学前教育学生数的增加,但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惯性作用,未来学前教育学生规模将仍会缩小。所以,对学前教育而言,未来将面临前期教育资源短缺,在大力投入之后又于教育资源需求减少引起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将很难避免,并成为制约和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对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和学前教育办学情况的监测,及时调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策略。在前期进行学前教育资源扩充时,充分利用现有闲置教育资源,逐步逐年调和配置所需教育资源。在后期则应抓住学前教育资源充足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质量,走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的发展道路。
(李玲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教授,杨顺光、张兵娟、殷新为该所硕士研究生;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自《学前教育研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