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手写"诉状"告父母 只为争取2小时玩手机(2)
孩子的申诉动摇了王晗父母曾经的决心。最终,王晗草拟了一封名为《有关王晗2016年秋-2017年春上网时间的安排初步协商》的协议。
&ld;协议&rd;对双方的责任进行了约定。王晗终于在&ld;诉状&rd;的帮助下,迎来了每周末固定的2个小时&ld;玩手机&rd;的时间。这意味着他玩手机的时候不用再忐忑,不用再有负罪感。同时,他也要有相应的付出,那就是每逢大考必须考进前50名,如果名次靠后,则&ld;玩手机&rd;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最终,甲乙双方在落款处签下了彼此的名字。
那些防手机招数到底有多大作用?孩子们又有怎样的想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11月1日,记者分别在省城一所高中高一某班与一所初中初一某班,对94名学生做了无记名调查问卷。
其中有9名初一学生及5名高一学生表示曾经与父母签署过&ld;上网协议&rd;,换句话说,有近15%的学生与家长签署过类似协议。值得注意的是,这14名学生全部为被动签署。
据调查,不论是初一学生还是高一学生,他们玩手机的目的之一就是网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济南市教育局发布的《济南市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报告》中显示,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在学校中最担心的事,首先是&ld;对学习失去兴趣,找不到努力的方向&rd;,其次就是同学间关系不好,被排挤。
&ld;其实同学之间平日的聊天,就是找寻共同话题的一个过程。&rd;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生告诉记者,如果和同学没有共同话题,&ld;总会有一种边缘化的感觉。&rd;
为了防止孩子玩手机,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住校。从今年济南三中的录取情况不难看出,济南三中分成本校计划与南校计划两个部分,其中南校计划可以住校,而本校计划需要走读。两个计划分别招生,最终第二轮录取结束后,南校分数线为464分,本校分数线为449分,相差15分。
一位心老师介绍说,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网瘾,而且多数沉迷于游戏。
一位初一学生家长坦言,上小学时,孩子喜欢玩单机游戏,自己并不反对。但是进入初中后,孩子开始尝试网游。&ld;绝大多数网游虽然标明未成年人禁止入场,但并不会做过多干涉,基本处于无门槛状态。而在游戏过程中,虚拟世界的诱惑促使孩子不断购买游戏装备,不断升级游戏角色。&rd;家长多番劝阻,孩子非但不解,反而产生逆反心。
(生活日报记者 朱紫瑛)
近日,记者调查了西安4所学校49名8到15岁的男孩,发现只有一名孩子不玩手游。孩子玩手游,越来越成为家长的一块心病。
飞飞今年8岁,是西安一所知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今年国庆节后,飞飞开始偷偷拿爸爸的手机玩&ld;火影忍者&rd;。
飞飞说,游戏下载后一打开,就冒出了充值的对话框,他点了充值。
10月8日晚上,飞飞爸爸吴先生发现卡里少了一万多元,经过调查才发现事情的真相。
西安市民刘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初三,15岁了。今年9月底到10月初,儿子打游戏买装备同样花去了他一万多块钱。
除了把儿子打了一通外,刘先生也没有好的办法。据他所知,儿子有两个同学在暑假期间玩游戏也花了家长一万多元。
记者近日就孩子热衷的几款游戏进行了查看,关于&ld;火影忍者&rd;,有网友表示:这是一个烧钱的手游,平民根本玩不好。
关于&ld;王者荣耀&rd;,玩家&ld;vfifxjh&rd;评价说,这个游戏很好玩,不过感觉如果不充点券的话是玩不好的。
关于&ld;天天炫斗&rd;,有网友说:&ld;游戏挺好,就是不砸钱的战力和那些砸钱的战力完全不成正比&rd;。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良善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游戏市场的迅速壮大,未成年人成为广大用户大军中的主力之一,但监管并未跟上。
在现实中,游戏公司的考察仅是游戏用户是否能够提供一个身份证号或者一个电话号码,而非使用者和身份证人员是否能够对号入座。这种审查模式实际就是掩耳盗铃,并未将法律规定落至实处。
他建议网络游戏作为虚拟产品应当提高准入门槛,完善产业内部规则,达到对消费人群的识别,降低对未成年人等群体带来的风险性。
家长马先生认为,对于孩子打手机游戏,不在于怎么管,而是要让孩子正面认识游戏……&ld;如果学校在一定年龄段就开设这类认知课,让它不再神秘,对于爱打游戏的孩子也把它当作一个兴趣来培养,如果跟学习再挂钩,比如学得好的给予游戏奖励机制等办法,这也算是一种探索吧。&rd;
来源:齐鲁晚报&iddt;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