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复办公办初中 能否打破"名校办民校"现状
&bsp; 现如今,各个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可谓是花费了大把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相同。面对日渐高昂的教育费用,相信不少家长感慨连连。日前,据悉广东又一所名校将复办公办初中,将增加更多的优质初中学位,帮助更多的家庭节省孩子的教育费用,与此同时,还将有助于打破&ld;名校办民校独大&rd;的现状。
据报道,广东广雅中学日前与所在地荔湾区签订西关广雅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协议,意味着又一所名校复办初中。至此,广州市属名校已有执信、广雅、二中、广附、铁一等相继回归办初中,仅有六中尚未有确切消息。
毫无疑义,公办名校复办初中而增加初中公办优质学位供应量,将有助于打破&ld;小升初&rd;招生的&ld;民校热&rd;以及&ld;名校办民校独大&rd;的现状。同时,因公办优质初中学位增多而让更多家庭节省孩子入读&ld;名校办民校&rd;的高价学费。然而,如果仅从这两方面解读公办名校复办初中的全部意义,显然仍有局限。
回过头去看,2000年后广州推进建设示范性高中而将初高中切割,包括执信、广雅等一批名校撤消初中部。随后,社会资本看准时机,借助公办名校的优质资源和品牌效应刮起&ld;名校办民校&rd;之风,公办名校也从中乐享其利。而其衍生的问题则是,&ld;名校办民校&rd;高收费实际是滥用优质公共资源&ld;搞创收&rd;而生民怨,且因公办初中优质学位不足而掀起&ld;小升初&rd;挤爆头上贴着公办名校标签的&ld;知名民校&rd;的狂潮,此制造义务教育阶段新的不公平现象。
公办名校舍弃初中等于&ld;自废武功&rd;,不仅给滋生&ld;名校办民校&rd;不正常现象腾出空间,而且给公办义务教育体质量带来直接削弱的破坏力,毁坏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的基础。因此,公办名校复办初中是对备受诟病的&ld;名校办民校&rd;教育弯路进行有效的纠偏,回归优质公共教育资源固有的公共性和公平性。
然而,公办名校复办初中只能算是回归正道,重新承担义务教育优质公共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却并非意味着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公平就大功告成。在义务教育实现免费入学之后,其难点就在于如何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优质学位以确保教育公平。从全局上看,即便几所公办名校复办初中,其覆盖的区域及所能提供的学位毕竟也还有限,全市初中优质学位僧多粥少、离市民期盼尚有距离的局面不可能就此自然彻底改变。
从切实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的层面上看,政府规划提出&ld;支持公办名校复办公办初中&rd;并付诸行动是一有力之举,但仍需有更多更有效的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全面提升的措施。诸如:彻底取消义务教育阶段&ld;拼钱&rd;择校,不应有丝毫的犹豫和打折扣;做好推进教育资源均衡、缩小校际间差距这篇难度更大的文章,需要不遗余力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须改变过往投入厚此薄彼、偏向&ld;重点学校&rd;而致&ld;名校越强、弱校越弱&rd;两极分化等问题。
此外,教育部门探索以师资流动促校际间优质师资取长补短、相对均衡之策,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扩面。同时,以均衡全市教师薪酬激发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加强教师培训以避免简单、机械地将学校间教师水平&ld;削峰填谷&rd;,探索新建学校政府出资、委托名校管的办学形式,这些环环相扣的制度设置及落实任重而道远,但实现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必选项,公众有期待政府更有作为。(洪绩)
(责编:王艺锭、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