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资讯 > 儿童资讯 >

"小豆包"上学20天有家长焦虑有家长淡定

时间: kina2 儿童资讯

&bsp;  9月1日开学至今,已经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们逐渐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老师们逐渐回到教学的正轨,那么,家长朋友们呢?据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家长处于焦虑状态,而有的家长则处于淡定状态,那么,你们属于哪一种呢?

  开学20多天,刚欢呼着把&ld;熊孩子&rd;送进小学的家长,却遭遇了&ld;崩溃&rd;的事:检查数学作业、记录语文作业、辅导英语作业、规划一学期任务,不少家长纷纷吐槽&ld;到底是小孩读书还是我们读书?&rd;为此,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家长发现,在升学压力较大的学校,不乏十分焦虑、慌张的新手父母,有的甚至后悔让孩子选择这所学校,但在不存在&ld;小升初&rd;压力的大学附属小学,也有家长受益于老师贴心、周到的安排,轻松应对,孩子也真正体验到了快乐教育。

  A焦虑型

  &ld;小豆包&rd;课堂作业完不成

  开学才半个月,李丽(化名)却愁坏了,她的孩子今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读一年级,但她和孩子似乎都进入了专家所说的9月&ld;入学的调试期和恐惧期&rd;。

  &ld;孩子开始上学很兴奋,穿上校服就不愿意脱下来。但是第二周他还是出现了厌学情绪,每天都有课堂作业,他完不成!&rd;李丽说,她一直反复鼓励

  他,总算没辍学。偶尔遇到喜欢的科目和老师,或老师夸了一句半句,孩子又高兴了。

  李丽直言,孩子入学前她一直在践行之前倡导的&ld;快乐教育&rd;,于是没让孩子上学前班。但到了班里发现,80%的学生都学过,老师会迁就那些学生的知识基础,自己孩子学起来就会吃力。&ld;当一个比赛活动,80%的人都不守规则抢跑,那我们这些守规则的就成了落后的,这让我们这些家长情何以堪?&rd;

  李丽介绍,学校的特色之一就是一小时一节的语文课,但对于自己家这个毫无基础的&ld;小豆包&rd;来说颇具压力。&ld;走神肯定的,我没问过娃适应否。但是老师总是要求某些家长在家训练孩子的注意力。&rd;

  李丽说,开学一个月来的学习内容对于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并不太难。语文会要求写字拼音,每天带上传统文化课本和国学诵读。一周两三节英语课时间对着电脑练习英语,加上组织活动,每天都有事做。&ld;不管多少做业,我会将孩子作业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不管能不能完成,都必须休息。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耽误了可不得了。&rd;李丽说。

  家长精疲力竭焦虑紧张

  不仅孩子压力大,李丽也一直处在焦虑紧张中。她没请保姆没请老人帮忙,自己带孩子。每天早起准备早餐,和孩子爸爸一边工作一边瞅着手表看着日程表,你一三五我二四六地分工接送。本来大人的工作都不轻松,这样的接力跑消耗了很多精力。

  &ld;我上下班通勤时间在三小时左右,每天的时间以分钟计算,神经几近崩溃。而且还要辅导完成各种口头或书面作业,精疲力竭,又焦虑,怕孩子受打击,怕老师嫌弃我娃跟不上。&rd;李丽决定,下周开始请托管班来接娃了。而她这样的问题许多家长也出现过,有几个家长因为孩子总被点名批评,情绪低落。

  除了孩子的学习,家长微信群也让她神经紧绷:&ld;微信群很让人害怕,一小会儿没看,就是两三百条新信息,最多的一天发过500多条信息。我就头皮一紧,急忙往上翻,生怕错过重要信息。&rd;

  李丽坦言,选择进入这所学校,现在有的时候还会有点后悔,&ld;幼儿园时没为他选一所教学念与家长念相符的学校。在择校这件事情上只是图近,没有付出更多努力。&rd;李丽说,对于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她没有太多期待,只是希望身心健康。而她和孩子爸爸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天性、个性不能这么小被打压掉。

  她说,曾经多次有将孩子转到私立国际学校的想法,但孩子的大部分朋友都在这所学校,孩子很看重这些,为了不影响孩子,就放弃了,还是先在公立体系里待着。

  B自信型

  暑期幼小衔接班做好准备

  与李丽这样&ld;慌张&rd;、焦虑的父母相比,有些小学新生父母则过得比较从容。孩子就读于西城区某重点小学的杨琪(化名)告诉记者,相对于之前的幼小衔接班,孩子觉得上小学很轻松。

  杨琪介绍,为了让孩子适应小学的上课方式,今年暑假,她安排孩子上了一个月的幼小衔接班。之所以觉得现在更轻松,从课程安排看,因为衔接班是全天的课,孩子刚去挺不适应,觉得很累。而现在是入学第一个月,9月属于淡季课程,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另一方面,衔接班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孩子可能觉得枯燥、没意思。但现在学校的念就是传递&ld;以爱育爱&rd;,做法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作业负担并不重,而且教学方式老师花了很多心思,趣味性比较强,孩子们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来完成课程学习。

  杨琪举例,从语文来看,老师注重对习惯的培养,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张以一个星期为界限的&ld;笑脸卡&rd;,以此来约束家长每天陪孩子进行10分钟课内阅读和10分钟的课外阅读,而之前已经给家长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

  &ld;10分钟这个阅读时间对一些家长是很容易完成,比如我们孩子从小就开始绘本阅读,每天完成后孩子会在上面涂上各种颜色,每个星期交一次,老师会告诉家长,每学期根据笑脸完成情况评出&ls;读书小博士&rs;之类的奖励,孩子比较受鼓励。&rd;杨琪说,比如对国学的学习,老师设计了接龙类游戏,你一句我一句地背诵,孩子在游戏中就完成了背诵。一是作业负担不重,二是作业也不是单纯地抄写,趣味性强。

  老师细致安排微信群

  杨琪说,孩子所在的学校周边停车困难,但每天部分家长自愿组成了家长志愿服务队,维持停车秩序,从车里接过孩子。从进入校门起,老师对每个孩子微笑、问候。孩子回来也告诉她,老师的亲和力强,没有特别严厉、凶的老师。

  课堂教学和交流中,也是鼓励得多,孩子经常回来告诉她,今天又得了多少花,老师表扬了什么。&ld;这些奖励都是普发性的,没有孩子因为拿不到就失

  落、有压力。比如有10个孩子帮老师发书,老师会微信每一位家长,孩子懂礼貌、表现好,我们听了之后也很受鼓舞、很受重视&rd;,杨琪说。

  在安排任务与家长沟通上,学校也做得比较细致。班里建了几个微信群,一个是通知群,不给家长在里面交流,以免妨碍其他家长接收信息。同时,老师会每天给大家发一个长微信,大概三五百字的&ld;家书&rd;,体描述一下孩子们今天学的内容、大致表现,同时注意事项提醒家长,要交的东西、作业,请家长协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

  另一个则是沟通群,老师和家长可以在此交流,但信息比较繁杂。还有一个志愿者群,征求家长意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每当有活动会召集一些愿意主动为班级活动和事情出谋划策的家长,老师也会经常在群里发一些孩子参与活动的图片和小视频。

  淡定型

  刚入学感觉压力不太大

  孩子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的张洁(化名)表示,入学半个月,现在孩子挺适应学校生活的,还说觉得&ld;上小学挺好的,比幼儿园还好玩&rd;。她一方面感到高兴,却也有丝丝担心,&ld;现在是一点没觉得有课业的压力,这是不是也不正常?&rd;

  张洁称,在北师大实验小学,特别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重视阅读。于是,入学给孩子一个月的适应期,培养团队意识和规则意识。她和孩子同学家长聊天,大家感觉都还不错,刚入学感觉压力不太大。

  &ld;不过也因为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大学的老师,可以直升学校附属的初中,所以大家都没有小升初的压力。&rd;张洁说。

  她介绍,学校基本没有课后作业,一些练习和写字在课上老师就带领孩子完成了,个别没完成的或有错的让回家继续写完或改错。老师有微信通知群,班里家长有家长群,年级家长还有个大群,信息交流还算顺畅,有事也可以个别给老师发私信。

  &ld;因为是大学附小,感觉学校除了单一的书本知识外,更重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如探究能力、阅读能力、文体能力等,能力比可查到的知识更重要,我们也期待孩子能逐渐培养起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基础知识也应该打牢。&rd;张洁说,还有一点她们觉得学校不错的方面是,课间和中午饭后,都允许甚至鼓励孩子到操场去玩,听说有的小学课间都不许孩子出教室。

  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便没有作业、微信群沟通少,有些家长依旧不放心。一名家长表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给孩子留点作业回家做可以巩固白天所学知识。而&ld;看着别人家的学校老师建了各种微信群,发布信息,安排任务,我们什么都没有,心里觉得慌,还不如安排些任务。&rd;

  □老师反应

  紧张节奏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家长辛苦,老师也不容易。最近,网上一位公办小学一年级班主任一天的课后安排被曝光,引发网友感叹,&ld;老师也太拼太辛苦了&rd;。

  放学后,这位老师要在群里回答家长各种问题,包括当天的作业、明天要带的东西等。因为全班家长的微信都加了,所以群聊的同时,还有家长私信问一些具体问题,有时同时在闪烁的窗口多达四五个。&ld;早上手机电量100%,下午3点,电量只剩8%。下午三点多,学校里来了一位妈妈,因为孩子有些特殊情况,来找我聊聊。送走家长后在学校备课。此外,有个孩子入学两天表现得不太适应,找家长再聊一聊。&rd;

  晚上九点多回家,还要看些专业书。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的有点多,比如专门写班主任的《临场发挥的76个技巧》等。晚上,最好上网买点小玩具、小文具等,课堂上奖励给孩子,他们一天都会很开心。早上6点又要起床了,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

  还有家长给这名老师算了工作量,因为安排了视频作业,全班34名同学,每人的录音大概是1-3分钟,再加上老师的点评,全班看过需要两小时左右。跳绳的视频也是如此,1分钟的视频有34个,加上点评和鼓励,大约也有40多分钟。只这两项作业,就要花掉将近三小时。此外,老师还要备课、准备活动等。

  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一年级老师中,很多一线老师说,小学初期紧张的节奏会持续一段时间,等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和家长也都会步入正轨。

  □相关链接

  小学生用上&ld;部编本&rd;语文新教材

  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有数百万小学生用了上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ld;部编本&rd;语文教材。新教材,新在哪儿?&ld;小豆包&rd;能否适应?本期记者采访到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李莉和黄薇老师,请他们介绍新教材方方面面的变化。

  变化1

  先学常用字再学拼音

  原来先学拼音后识字,很多孩子觉得枯燥,学的时候感受不到拼音的用处。现在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先认简单的字,可以让刚入学的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消除他们害怕甚至恐惧的心。因为字都比较简单,很多小朋友都认识。先接触汉字,小朋友在后面学拼音的过程中也会觉得拼音是有用的,学好拼音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汉字。

  变化2

  更加凸显民族传统文化

  教材以&ld;天、地、人;你、我、他&rd;这六个字作为第一课开始学习汉字。&ld;天、地、人&rd;亦被称为&ld;三才之道&rd;,这个学说很早就深入了中华民族之心,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也暗示了孩子的语文学习,对母语的学习,也要从探究和体验天、地、人的奥秘开始。这就恰恰体现了教材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

  变化3

  识字量400字减至300字

  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如&ld;地&rd;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在童话里、绘本里常看到。在新教材里,增大了常见字的比重,减少了一些和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

  同时,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另外,新增课文《秋天到了》《江南》《明天要远足》《小蜗牛》《升国旗》。其中《明天要远足》是台湾作家方素珍之作。文字虽少,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解。

  专家表示,之所以会放这么多儿童诗,一是因为短小精悍,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减少阅读难度;二是孩子容易上口,会增加阅读兴趣。

  变化4

  新增栏目激发阅读兴趣

  新增了&ld;快乐读书吧&rd;和&ld;和大人一起读&rd;栏目,两个栏目的设定都是为了激发新入学儿童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ld;快乐读书吧&rd;安排在&ld;识字一&rd;后面,&ld;学拼音&rd;前面。既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又有了想学好拼音的欲望。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ld;和大人一起读&rd;栏目中,&ld;大人&rd;两个字包含很多意思,可以是老师、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是邻居家的小姐姐等。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

  另外,语文园地里新增了一个&ld;书写提示&rd;的栏目。写字是有规律的,一部分字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

159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