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资讯 > 儿童资讯 >

女孩拾荒拼凑大学梦:塑料瓶3分 易拉罐每斤1毛(2)

时间: kina2 儿童资讯

  因为及时地完成了发放任务,加上了解到了崔项铮家里的情况,书店负责人在最后一共给了她50块钱,作为认真工作的奖励。

  眼 下6000多元的入学费用,项铮只筹够了1000多元,剩下近5000元的缺口,还得继续努力,姥爷崔文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无可奈何。就在采访快结 束的这天,崔项铮接到了唐山市希望工程的电话,告诉她可以申请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崔项铮准备先在纸上写一下情况介绍,再去同学家上网填写申请表。

  在外孙女写情况介绍时,一旁观看的姥爷,抑制不住情绪,掉下了眼泪。

  心情渐渐恢复平静的崔文昌,拿出了自己的老年手机,里面存满了外孙女的照片。老人认真地翻看字典,在每张照片下面,逐字逐句打上了长长的心里话。&ld;豆豆长大 了,姥爷背不动了,前面的路自己走吧&rd;,在两人唯一的一张合影下,姥爷颤颤巍巍,留下了这样的话:留个念想,她走了,我想她我得看看她,另外,这里面有对 她,有些告诫和鼓励。

  崔文昌又找来了纸和笔,戴上老花镜,极其认真地给项铮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豆儿,今晨种小豆,仰观天象

  看薄云淡雾初升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偶得一句,水润众生万象新,风雨兼程

  这段话,不再伤感,依旧乐观,依旧充满希望。

  父亲癫痫20年,家徒四壁,倔强姑娘金榜题名后一小时缝百件服装挣学费

  在石家庄市元氏县,《经济半小时》记者认识的另一位高三毕业生,以574分考入河北大学,为了攒足上大学的费用,这个暑假也过得格外繁忙。

  李清然独白:我叫李清然,家住石家庄市元氏县李家庄村,这里是太行山区,在这个小村子,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在我眼里,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的家,并不完。今年能考上大学,对我和父亲来说,是喜悦,也是哀愁。

  李清然的母亲,在她不到两岁时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清然从小跟随父亲李战法生活,可是早在20多年前,父亲就患上了癫痫,无法干重体力活,近几年,更是病痛不断,甚至连交流都有些费劲。

  两年前,李清然和父亲搬到了二伯家,和爷爷、二伯一起生活。孩子上大学,一直是全家人最大的梦想。

  李清然:刚刚考完试,去医院之后,我就跟爷爷说,我说爷爷我考上大学了,爷爷就特别高兴,因为当时一直在医院里边都不说话,属于半昏迷的状态,就是希望爷爷安慰一下,希望爷爷能好点。

  可是,就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前一天,总是念叨着&ld;好好上学&rd;的爷爷,因为病重,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录取通知书就匆匆离世了。带着沉痛的心情忙完爷爷的后事,摆在 这个家里最现实的难题就是李清然6600元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这几乎压垮了这个靠低保维生,月收入不到500元的家庭。其实,早在李清然刚升高中时,她 就尝到过这种付不起学费的滋味,甚至差点因此辍学。

  学校每月给李清然300元的生活补助,加上伯伯的接济,她省吃俭用度过了高中三年。现在,眼看着马上要上大学了,学费依旧没有着落。无奈的父亲情绪有些失控,低下头不知所措。

  一边说着自己从未因为学费问题哭过的李清然,一边控制不住地落泪。

  李清然说,往年暑假,她都会去外面打工挣钱。但今年因为照顾病重的爷爷,工作找得晚了,到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短期工,只能在家多干点活。

  这天,李清然的大姑李春英来了,她准备把旧棉被翻新一下,让清然带去学校盖,这样可以省下一笔买被褥的钱。从小到大,清然的衣服,家里的被子,几乎全是姑姑 在操持。姑姑家的经济也不宽裕,只能力所能及,在生活上多照顾照顾她。临走前,心疼孩子的大姑塞给了李清然50块钱,让她中午多买点菜

  送走了姑姑,清然开始做午饭。夏天吃豆角,冬天吃白菜,饭桌上的菜,几乎很少换样。李清然清楚地记得,今年家里吃过最好的一顿饭,就是在爸爸生日那天熬了大锅菜。

  李清然:没买肉,有豆腐,粉条,就算改善伙食了。

  李清然一家人的日常用餐。

  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这样精打细算,能省就省。但即便如此,离交学费还远远不够。这天大姑还给清然捎来了一个消息,邻村有家服装厂可能需要临时工,李清然吃过午饭就急忙赶了过去。可是这家服装厂并不大,平时是订单式生产,并不缺人手。

  听说李清然考上了大学,但交不起学费,好心的服装厂老板爽快地收下了她,但是要求她先用碎布头试试,等学会了再正式上工。

  李清然小心翼翼地用碎布头进行练习。她上次找的服装厂,练习就花了两天时间。现在距离开学的时间越来越短,她想尽快得到老板认可,做得格外认真。没多久,服装厂老板就点头同意让她正式工作了。

  因为还不熟练,每次缝合短短的30公分宽的布片,李清然大约需要一分钟,一小时下来,她只能完成60多件,才挣4块多钱。虽然挣得钱并不多,但今天能顺利到服装厂上班,对李清然来说,已经感到无比满足了。

  在一群工人中间,这个18岁的孩子显得并不起眼,但工作起来却格外认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清然也缝得越来越快,几个小时过去,她高兴地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一个小时她已经能缝近百件了,比刚开始快了很多。

  李清然:我一天大概能做三捆,有720件,算下来正好是50块钱,一个月应该能挣1500,离交学费不够吧,我还差不少,还有其他的住宿费书费,差不少呢。

  在河北,往年像崔项铮和李清然这样的贫困大学生 约占被录取大学新生的8%。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2016年,河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通过&ld;圆梦行动&rd;,资助约600多名贫 困大学生 每人发放5000元人民币,但这对于全省所有的贫困大学生而言,还远远不够。

  半小时观察:

  对 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要想走出一条和父辈们不一样的路,上大学几乎是唯一的途径。我们常说,寒门出贵子,就是因为他们能吃苦,懂得珍惜,有着坚强的意志 品质。贫困于他们,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磨练。眼下,我们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消除贫困的历史进程中,帮助贫困学生、减少贫困学生,应成为 扶贫的重要课题。今年秋季学期起,河北省就将为在省内普通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样的政策正在深刻影响着中 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但我们仍然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捐助特困大学生的爱心行动中,多一分努力,多一分支持,多一分力量。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得 到公平的教育机会,顺利实现那个不平凡的大学梦。

女孩拾荒拼凑大学梦:塑料瓶3分 易拉罐每斤1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5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