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一小学课间广播操改为"锣鼓操" 场面宏伟壮观
&bsp; 广播体操是一项广为人知的体育运动,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械便可完成,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园都广为盛行,不仅能够帮助广大青少年锻炼身体,还能舒缓身心,使人心情愉悦。日前,据悉溧阳一小学将广播体操改编成&ld;太平锣鼓操&rd;,场面极其雄伟壮观。
你见过课间不做广播操,而是全校一同表演一次非遗的吗?只要天气允许,位于溧阳市戴埠镇的戴埠中心小学每天都会有1000多名学生一起表演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平锣鼓,场景甚是壮观。
&ld;太平军驻扎戴埠以后,引入军队,加以改编,遂成军鼓。过去太平军敲锣打鼓是为征战,今天溧阳人锣鼓声声是贺盛世太平。&rd;溧阳戴埠中心小学校长沈海华介绍,太平锣鼓历经六代传承,流传至今,殊为不易,许多民间艺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民间太平军锣鼓队伍年龄结构日趋老化,传承上出现断层,境况堪忧,学校引入&ld;太平锣鼓&rd;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这项民间音乐。
据了解,戴埠小学千方百计从民间收集素材,并聘请了三位民间老艺人作为艺术顾问,根据口耳相传流传的节奏加上自主的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ld;太平锣鼓&rd;队。戴埠中心小学&ld;太平锣鼓&rd;更是于2009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ld;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d;。
&ld;刚开始我们每4年只培养30名学生,省级非遗项目惠及的学生太少了,我们就思考怎样让更多学生加入进来,让非遗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承。&rd;沈海华校长想到了把&ld;太平锣鼓&rd;变成&ld;太平锣鼓操&rd;。沈海华的想法得到了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的支持,经多次努力,锣鼓操在2013年显现雏形。2014年底,开始编排千人太平锣鼓操。2015年开始利用大课间和音乐课加以排练。多次改良后,动作造型、队形图案和音乐、服装、道具等已定型。 通讯员 石建伟
扬子晚报记者 郭靖宇 编辑:肖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