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30年前出书2015适合放开二胎获封预言帝(2)
再回首
30年前写《人口纵横谈》目的是什么?
当年人口问题大没想到现在引关注
前天,扬子晚报记者联系上了&ld;人口预言帝&rd;杜闻贞教授本人。虽然在网友中引发了巨大波澜,但杜教授本人却并不知情,根本没想到自己三十年前的那本书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关注。
关于当时写作《人口纵横谈》这本书的目的,杜教授说:&ld;当时,经济问题、人口问题在我国表现得都较为突出。经济要发展快,人口要控制住,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向前发展。经济发展了,人口得到控制了,这个事情就好办了。于当时对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改革意见存在着较多声音,因此,很多问题的争论都比较激烈,各有各的看法。&rd;
记载&ld;神预言&rd;的书作《人口纵横谈》出版于1985年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还得到了国家给予的奖励。杜教授告诉记者,《人口纵横谈》汇集了很多全国经济和数学方面的学者的观点,有一定的基础,&ld;不是光讲道的。&rd;
放开二胎预测如此精准是怎么做到的?
和数学经济老师研究计算得结论
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经济和人口方面的突出问题,为日后中国的发展给出一些科学性的建议,杜教授联手当时的经济系和数学系的一些教师,共同研究了人口政策问题,通过科学的数据计算,给出了这样一个看似轻巧,却重胜千金的预测:&ld;到2015年后,开始生育率的第二个转变,逐步过渡到生两个,这样下去,到一百年后,总人口大体降到977亿。&rd;
杜教授是如何实现&ld;准确预言&rd;的?接受采访时,杜教授谦虚地表示,国家制定人口政策是有科学根据、科学基础的,在人口学方面的计划、预测都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ld;我只能从时间上稍微拉长一点,人口问题总是要解决的,要得到合的安排。&rd;
2015年的二胎政策,与《人口纵横谈》中所述几无出入,这让杜闻贞颇为欣慰。&ld;现今中国的人口政策从措施到执行都很好,这也正是因为有了众多科学根据和研究的深厚基础。&rd;这让一个一生以科学为依据的老教授更感欣喜。
&ld;二孩预言帝&rd;对子女生二胎怎么看?
如今已四世同堂生不生看孩子意愿
退休后,杜闻贞生活闲适安稳,每天早上要散一个半小时的步,然后回家看看书,读报纸。身体硬朗的他,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依然笑声爽朗。
据了解,杜闻贞1949年入学南京大学,1952年从南大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曾经担任过南大经济系的系主任。1995年,杜教授从南大经济系退休。退休后的杜教授喜欢关注新闻时事,常常看书看报关注我国的经济形势,也上网看看信息。 就在不久前,杜教授的孙女又给杜老添了一个曾孙女,之前外孙也已经生过一个曾孙女,如今杜教授一家已是四代同堂了。
&ld;至于现在的年轻人是否生二胎,那就完全取决他们自己的愿望了。&rd; -数说人口 计生政策40年变迁 中国少生了4亿人 从1971年的&ld;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rd;,到提倡&ld;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rd;;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和完善。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40多年来,我国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
1971年:在当年制定&ld;四五&rd;计划中,提出&ld;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rd;。 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ld;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rd;。计划生育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载入我国宪法。 1980年:《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ld;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rd;。
1984年:提出&ld;对农村继续有控制地把口子开得稍大一些,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过批准,可以生二胎。 2002年: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中国到2035年 老年人口将达4亿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
2012年末,我国大陆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截至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0243亿人,比上年增加853万多人,占比接近总人口的15%,上升了06个百分点。有关部门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人。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