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开设"男子汉课" 中学开设"幸福课"
&bsp; 近年来,国家始终将教育发展放在首位,力在打破固有的教育观念,创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让这些教育模式或者是方式更加适合孩子的成长。所以,不少地区相继推出创新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需要。据悉,上海小学开设&ld;男子汉课&rd;给男生补钙,中学开设&ld;幸福课&rd;,助孩子温馨成长。
(王蔚 鲁哲)今天是新学期开学日。领新书、上新课、学新知,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却又新意迭出。一门门新课程出现在了许多学校的课表里,让同学们或兴趣倍增,或脑洞大开。
那么,这些&ld;新课程&rd;究竟新在哪里呢?它们的新鲜出炉,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教育供给侧改革趋势?
&ld;我们学校开&ls;小小男子汉课&rs;啦!&rd;昨天到校报到的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就兴奋了。主持这门特色课的陈来秀老师介绍说,这门课在不同年级是有不同主题的,而且完全契合他们的年龄特征‐‐
一年级开设&ld;我是男生,寻找自己的色彩&rd;系列课程,在引导学生自我悦纳的同时,培养他们自信开朗的品质;二年级开设&ld;我是男生,我勇敢&rd;系列课程,引导更多男生做一个勇敢、诚信的人;三年级开设&ld;我是男生,我善交往&rd;系列课程,引导男生学会和家长、同伴交往,明确要做一个有强大自我心的人,是能够保护自我,敢于对不健康现象说不的人;四年级开设&ld;我是男生,我做情绪的小主人&rd;系列课程,引导男生们认识情绪、接纳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学会和自己友好相处;五年级开设&ld;我是男生,我独立&rd;系列课程,引导男生在悦纳自己身体成长的同时,愿意努力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初步独立的人。
陈老师说,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帮助男孩子&ld;补阳刚之钙&rd;,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尽早地确立自己的性别身份,建立符合男生特质的角色认同,从而获得健全的人格发展。此外,陈老师还要为男孩子们开一个厨艺兴趣班,让他们走进厨房,学会做饭,体会一饭一菜来之不易。&ld;这门课里既有营养学,还有社会学和生活中的数学。而且,对男孩子来说,必要的厨艺,也是将来承担家庭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d;她说。在前期试点的厨艺兴趣课上,一名叫小姜的男生学得可认真了。小姜的爸爸说:&ld;学会生活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一堂课。&rd;因此,他会和儿子一起去市场了解海鲜的品种和价格,一起蒸小鲍鱼,一起做三明治。在爸爸的亲自示范下,小姜同学已经能用电饭锅做出软硬适中且非常可口的米饭,还收获了坚持做好一件事的恒心与毅力,更学会了对家人表达爱,老师们也直夸他像个小男子汉了。
&ld;在小学阶段,我们发现很多男生相对女生来说,表现出软弱、胆小、缺乏责任心、独立性差、交往退缩行为、缺乏自我认同等问题,所以特别需要开设一门男生课程,让男孩们学会阳光,学会坚毅,学会勇敢,学会敢于承担责任。&rd;校长尤睿说,现在不少家庭教育错位,一方面是隔代教育盛行,祖辈带孙子特别宠爱,往往使得男孩比女孩更金贵,更脆弱。另一方面是如今的男孩宅在家里不动的多,敢于冒险、勇于担责的少。我们希望通过&ld;小小男子汉课&rd;,让家长们也明白一个道,把男孩当女孩来养,是要抹杀掉男孩子的性别特质和个性特长的。
家有稚子,父亲在做些什么?近日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受访的4-6岁幼儿的父亲非常重视家庭关系,但更多的父亲花费精力最多之处是工作而不是家庭,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双休日,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明显少于母亲。
在这项长宁区妇联和市科学育儿基地共同完成的课题中,对于&ld;男主外女主内&rd;的说法,419%的受访者持中立态度,44%&ld;非常同意&rd;,29%&ld;比较同意&rd;,还有8%的幼儿父亲&ld;非常不同意&rd;,研究者发现,这部分父亲参与带养的责任性高于持其他态度的受访者。
受访者重视建构良好的家庭关系。454%的人希望能在工作与孩子养育上基本做到平衡,但工作仍是其重要的方面,经济状况是其考量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不希望成为全职爸爸。少数愿意成为全职爸爸(7%)的受访者只有在没有人带养孩子,并且夫妻一方必须牺牲工作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放弃工作。
在选择自己花费精力最多的角色时,361%的幼儿父亲选择了&ld;员工/老板&rd;,339%选择&ld;父亲&rd;,151%选择&ld;儿子&rd;,8%选择&ld;丈夫&rd;。幼儿父亲的排序为工作关系‐亲子关系‐大家庭关系‐夫妻关系。而幼儿母亲花费精力最多的是&ld;母亲&rd;角色,花费精力多少排序是亲子关系‐工作关系‐大家庭关系‐夫妻关系。
调查显示,工作日,4-6岁幼儿父亲每天工作的时间平均为84小时,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为169小时;工作日,幼儿父亲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为223小时/天,双休日,为668小时/天。而幼儿母亲每天工作的时间平均为716小时,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为174小时;工作日,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为307小时/天,双休日,为1053小时/天。以一周为计算单位,父亲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比母亲少119个小时。
&ld;健康与幸福&rd;是闵行区罗阳中学给六年级孩子开设的一门新课。全年级200名学生都要上这门课。任教的蒋涛老师说,这门课程从美国引进,在闵行区一些学校试点,告诉学生们的是,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也指道德健康、心健康,是灵与肉、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而幸福不仅是快乐的情感体验,还是自我实现心潜能的优化,是良好心态、宁静心灵的和谐统一。&ld;健康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而幸福之路就在每个青少年的脚下延伸。&rd;这便是这门幸福课所要传递的主旨。
记者翻看供六年级使用的教材,内容与国内以往的卫生健康教育、品德行为教育差异不小。教材共设三个单元。A单元为&ld;心和情绪、家庭和社交健康&rd;,下面又分为9堂课:健康和幸福、性格和个性、做负责任的决定、情绪和压力、健康的人际关系、表达自己、家庭生活、友谊、节制。B单元为&ld;成长和营养&rd;,分为生长和发育、营养两个章节,讲授人体的各个系统、生长的变化、怀孕与分娩常识,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单元为&ld;个人健康与安全&rd;,包括个人保健、定时体检、牙齿保健、运动和健身、制订体能计划、锻炼时的安全保障等课时内容。
蒋涛老师说,幸福的内涵是丰富的,因此这门课的内容也很多,遇到有些过于专业的问题,比如医学方面的、体育方面的,将请社区医生和专业体育教师来授课。而且,于这门课是从美国引入的,教学的互动性很强,许多问题都是启发式的,通过引导学生们的大讨论来达成共识。比如,在讲授怀孕与分娩这个章节时,教材提出的讨论题是&ld;为什么孕妇保持健康非常重要&rd;和&ld;青少年怀孕非常危险的原因是什么&rd;。比如,在学习了科学饮食这节内容后,则要组织同学们讨论诸如&ld;为什么早餐对你很重要&rd;和&ld;当你在吃快餐时,应如何遵循饮食指南&rd;等问题。又比如,在学习了家庭生活这节课后,老师们的提问又会指向&ld;万一家庭发生了变故,你怎么办&rd;和&ld;伤害家庭成员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哪些&rd;等问题,引导孩子们珍爱自己的家庭、善待家里的每一个人。
&ld;我们积极引入这门幸福课,是与学校大力倡导的&ls;明礼修身&rs;育人念一脉相承的。&rd;校长王立英说,幸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就体现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也体现在每一个班级的集体氛围之中。为此,学校要求各班创建&ld;温馨教室&rd;,让同学们在班级里就能感受到真实可信的幸福。&ld;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在温馨教室建设中处于基础的地位,生活需要美,以美来陶冶心灵。你看,各班着力布置班级硬环境,简单有序的墙面布置,包含了浓浓的育人念,带给师生温润而舒心的主观感受和幸福体验。喏,六(3)班的常春藤点缀得令人心动;七(2)班窗玻璃上的剪纸贴花撩人心扉;七(4)班饲养了小金鱼;八(3)班的百宝箱内有笔、透明胶、订书机、雨伞等生活用品,还有应急用的邦迪、酒精棉球、小剪刀、针线和白糖。孩子们每天走进这样的教室,本身就是一堂无声的幸福课。&rd;王校长说。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近日公布的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遇到了困惑,倾向于向同伴和家长寻求帮助;而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与黄浦区妇联、南京东路街道妇联合作,共同开展&ld;青少年青春期性别教育实践活动&rd;。这项活动主要关注12-15岁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和性别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一些生变化,如长高、胸部发育、声音变粗,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一些心变化,418%的学生发现自己求知欲强,好奇心重;459%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肯定;367%的学生要求独立,不愿和父母一起活动。
他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55%的学生有心上的矛盾和情绪波动,425%的学生与父母、老师和长辈之间出现矛盾,325%的学生学习上有困难。
当学生遇到困惑,他们的解决途径倾向于向同伴和家长寻求帮助。357%的学生跟朋友倾诉;214%的学生请教父母;112%的学生上网查询。
对于青春期教育,学生有特定的需求。在上课内容方面,286%的学生选择心成长,265%选择人际交往,153%选择自我保护,102%选择生指导;在上课形式方面,296%学生选择专家讲座,296%选择角色扮演,245%选择课堂讨论。
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则意识到家庭的影响力在下降。258%的家长认为家庭对青少年观念影响最大,631%的家长认为社交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最大。
487%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心上的矛盾和情绪波动,284%的家长认为孩子与父母、老师和长辈之间出现矛盾,271%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上有困难。
家长与孩子的分歧在于,453%的家长关注学习成绩,419%的家长关注身体健康,但孩子最希望被关注的是情绪变化。
上海小学开设"男子汉课" 中学开设"幸福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