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资讯 > 儿童资讯 >

调查显示:超半数丈夫与妻子认为孩子比伴侣重要

时间: kina2 儿童资讯

  原标题:超半数丈夫认为孩子比老婆重要,六成妻子认为孩子比丈夫重要

  孩子对于所有家长来说,都具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结婚后只要是没有小孩子,可以说是和自己的伴侣爱得死去活来,恨不得成天腻歪在一起,但是,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不同了,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夫妻的另一方都非常&ld;难受&rd;,孩子才是他们的&ld;最爱&rd;。

  夫妻关系重要,还是亲子关系重要?工作花费精力多,还是孩子花费精力多?父亲在孩子养育方面,扮演哪些角色?如何提高父亲的育儿参与度?

  2016年2月16日,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和长宁区妇联共同进行的《4-6岁幼儿父亲参与研究》发布了4-6岁幼儿父亲参与养育状况的调查结果。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主任陈彩玉告诉澎湃新闻(thepaper)记者,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家庭把夫妻关系排在亲子关系之后,这会对家庭功能的发挥带来风险。她认为,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没有好的夫妻关系,不可能有完善的亲子关系。而父亲的参与行为,不仅使得父子、夫妻的关系更加和谐,他们也在育儿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愉悦感和成就感。父亲的积极参与行为,收益的不仅仅是孩子,也是个家庭。

  调查还显示,对&ld;孩子的父亲应享有育儿假&rd;这个说法的看法,有718%的幼儿父亲非常支持,176%期望但会有就业、生活压力等问题。在配对样本调查中,也有835%的母亲非常支持父亲享有育儿假。

  夫妻关系重要,还是亲子关系重要?

  调查显示,507%的幼儿父亲最看重&ld;父亲&rd;的角色,29%的受访者最看重&ld;丈夫&rd;的角色。根据受访者最看重角色比例排序,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大家庭关系>工作关系。这一排序同样适用于母亲们。调查显示,618%的幼儿母亲最看重&ld;母亲&rd;的角色,213%最看重&ld;妻子&rd;的角色。

  工作花费精力多,还是孩子花费精力多?

  调查显示,父亲选择工作的最多,母亲选择的孩子最多;选择夫妻关系的受访者仅占一小部分。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主任陈彩玉分析说,这里体现了一个现实的无奈,4-6岁幼儿父亲对于&ld;亲子关系&rd;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投入精力并不高。她认为,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是当前很多家庭的相处模式,但稳定和谐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把夫妻关系排在相对往后的位置,会对家庭功能的发挥带来风险。

  调查还显示,454%的受访者希望能在工作与孩子养育上基本做到平衡,经济状况是其考量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并不希望成为全职爸爸。少数愿意成为全职爸爸(7%)的受访者只有在没有人带养孩子,并且夫妻一方必须牺牲工作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放弃工作。

  工作弹性如何影响父亲参与育儿?

  调查显示,工作日,幼儿父亲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为223小时/天,工作时间平均为84小时/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为169小时/天;双休日,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为668小时/天。

  配对样本中,工作日,幼儿母亲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为307小时/天,工作时间平均为716小时/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为174小时/天;双休日,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平均为1053小时/天。

  两者比较的结果显示,在工作时间和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这两项上,幼儿父亲和母亲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在工作日和双休日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两项上,幼儿母亲显著高于父亲。

  调查中,父亲们的工作状态有四种且分布均衡:176%工作弹性很大,可以比较自支配自己的时间;23%的受访者工作弹性较大,可以通过调休、公休或年假(带薪)等能有较多自时间;312%的受访者工作弹性不大,可以通过请假等方式来获得自支配的时间;256%的受访者工作弹性很小,工作很紧张,基本不能离开工作岗位。

  结合参与行为来看,工作弹性越小,受访者参与中的互动性越低,可及性越低,组间差异显著。并且,工作弹性最小的一组受访者在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方面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其他三组。

  妻子怎么评价丈夫育儿?

  调查显示,在孩子的养育方面,家庭分工比较明确。父亲主要负责在经济上支持孩子的养育、带孩子外出游玩、陪孩子游戏;母亲主要负责照料孩子日常生活、陪伴孩子学习/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幼儿园;祖辈主要负责照料孩子日常生活。

  报告认为,虽然父亲在陪伴学习/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等方面参与度低于母亲,但统计上差异不显著。而在现实生活中,过于强调父亲与母亲的差异,会忽视了父亲和母亲照顾儿童中的相似性,使得父母角色受限。父亲除了是孩子与家庭的经济提供者和保护者,孩子的朋友和玩伴之外,也可以是照顾者、老师、角色榜样、管者和支持者等。

  此次调查还让幼儿父亲和母亲对自己、配偶、祖辈参与孩子养育的行为进行总体打分。结果发现:总体评分上,丈夫自评低于妻子对其的评分;丈夫对妻子的评分高于妻子的自评;两人对祖辈的评分一致。在总体评价得分上看,双方的不一致是妻子给丈夫总体评分稍高。

  结合具体参与行为选项打分和总体评分,妻子对丈夫具体参与行为评分不高,总体评价却较高,可能带着一些鼓励成分,也或许是女性依然较多地为性别角色规范的社会刻板印象所制约,故对丈夫亲职的总体水平给予高估。

  在此次调查中,受访者认为在成为父亲之后,最担心的事项前三名为:家庭与工作的平衡(554%)、育儿知识和技能的缺乏(416%)、父亲角色不称职(314%),&ld;经济负担过重&rd;占202%。

  成为父亲后,受访者比较大的变化有&ld;家庭的责任感增强了(626%)&rd;、&ld;生活的重心转向孩子(55%)&rd;、&ld;更加努力赚钱(478%)&rd;。并且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父亲体会到了愉悦感和成就感。

  对此,报告认为,父亲与孩子之间并非只是单向的产生作用,亲子互动也会给父亲自身带来很多收获,促进其成长。一方面,父亲在参与孩子教养的过程中,能够更了解自己,使自身更加成熟、更有责任心以及个性更加健康和完善;另一方面,后喻文化背景中的反向社会化会使父亲收益颇丰,并在与子女的互动中学习到更多&ld;为人父&rd;的养育方法和亲子沟通方式,这些收获和进步会激励父亲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参与教养。

  另外,调查显示,半数幼儿父亲认为孩子早期家庭教育应&ld;顺其自然不过多干预&rd;,更多地依赖网络来获得育儿知识,近三成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不需要任何帮助。

  多少父亲想要育儿假?

  本次调查显示,454%的幼儿父亲没有享受过陪产假。

  当前中国男性享有的假期为陪产假,各地各单位企业标准不一,除此之外,则无其他假期。陪产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各地规定有所不同。育儿假是指除产假外,父亲可享有的其他陪伴孩子成长的假期。从国外的政策来看,欧美国家的男性在孩子出生后,一般享有2到 10 天的父亲假。

  对&ld;孩子的父亲应享有育儿假&rd;这个说法的看法,有718%的幼儿父亲非常支持,176%期望但会有就业、生活压力等问题。在配对样本调查中,也有835%的母亲非常支持父亲享有育儿假。

  陈彩玉表示,此次调查发现,不管是幼儿父亲,母亲还是祖辈,都对育儿假抱有特别高的期望,这说明育儿假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是具体如何实现需要更多的考证。育儿假并不是单纯为了让幼儿父亲多出几天时间来陪伴孩子,这体现的是社会政策对父亲参与的支持,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使父亲参与成为义务,也让父亲角色成为男性愿意去争取的权利。所以,对育儿假的探索和考证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最新发布的调查以上海市长宁区五个街道500名4-6岁幼儿父亲与母亲为被试对象,通过《4-6岁幼儿父亲参与养育状况》调查问卷父亲卷及匹配的母亲卷,来测查父亲参与幼儿养育的程度。

  如何提高父亲的参与度?

  陈彩玉认为,当代社会评价成功男性的标准更多的是事业成就,在这样的社会导向下,父亲从家庭教育中淡出也是很自然的。所以,有必要大力宣传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父亲参与的积极性。推动性别角色多元化、弹性化的现代性转变。

  她还表示,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没有好的夫妻关系,不可能有完善的亲子关系。而父亲的参与行为,不仅使得父子、夫妻的关系更加和谐,他们也在育儿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愉悦感和成就感。父亲的积极参与行为,收益的不仅仅是孩子,也是个家庭。

  在父职教育训练方面,她建议幼儿园和社区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幼儿园有专业的师资,可针对本园幼儿父亲的现状开设有针对性的父职教育课程或活动,帮助男性学会与孩子互动沟通和处矛盾和冲突。社区则可以面向本区域内的家庭,开展体验式亲子活动,一方面让父子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就近的家庭熟悉了解,产生朋友圈辐射效应,让父亲之间能多做交流,相互影响。长宁区妇联与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合作的&ld;好爸爸亲子课堂&rd;是社区开展父职教育实践活动的实例,正在进行模式探索,如果条件成熟,有望向上海全市甚至全国推广。

15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