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宁夏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第一村
&bsp; 永宁县惠丰村就是宁夏远近闻名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第一村,这个村上的家庭背后,却有着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这些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某些缺陷,然而他们的却生活的一场幸福,这都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个温馨美满的寄养家庭里,寄养妈妈用她们无私的爱与关怀呵护着这些幼小的生命。
新华社银川2月4日电(记者 艾福梅)窗外寒风刺骨,11岁的呼延荣荣坐在卧室里温暖的炕上,抱着小电脑看动画片。客厅里,50岁的&ld;妈妈&rd;刘桂侠正护着7岁的弟弟宁祥军围着茶几慢慢踱步。
这是一个温暖的家庭,也是一个独特的家庭。姐姐荣荣患有先天愚型,到现在也只能喊&ld;爸爸&rd;&ld;妈妈&rd;,其他的交流全靠手势;弟弟军军精神发育迟滞,7岁了也只有正常两岁儿童的身高,不会走路,生活也不能自。
刘桂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的一名寄养妈妈,包括荣荣和军军在内,十余年时间里她先后寄养了5个孩子。&ld;都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觉得辛苦,早就习惯了。&rd;她微笑着说。
宁夏儿童福利院的社工王荣告诉记者,因为家庭寄养的都是残疾儿童,这些寄养妈妈付出的心力是看护正常儿童的数倍。
&ld;8年前荣荣刚到我家时,就像个小不点,气管又不好,动不动就生病住院,把我都愁坏了。听说银川市里有个中医看得好,我就抱着孩子坐中巴倒出租车去那里看,光吃中药就花了2000多块钱,大半年才把她的身体调得好点。&rd;刘桂侠说。
同样是寄养妈妈的王凤侠告诉记者,7岁的宁中军刚到家里那会,她夜夜不敢睡觉,时不时起来听听孩子的心跳,探探孩子的呼吸。&ld;中军来家里时已经6岁了,可头都撑不起来,看着弱得很。&rd;
能吃才能长,王凤侠相信这个古。孩子不吃面条,她就把面压成薄薄的面片;吃不下水果,她就切成薄片或者打成水果汁……&ld;娃娃现在跟刚来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样子。&rd;王荣说。
家庭寄养是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探索的一种新型孤残儿童养育模式,政府出资,将部分孤残儿童寄养在有条件的家庭,以便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永宁县惠丰村就是宁夏远近闻名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第一村,寄养工作开始于2002年。目前,这里有寄养家庭54户,101个孤残儿童在此生活。因为相对集中,宁夏儿童福利院还在这里建立了家庭寄养工作服务站,就近为孩子们提供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
&ld;我们曾做过对比研究,与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相比,生活在寄养家庭的孩子情感更充沛,因为他们拥有过完的家庭关系和情感,这是他们一生的财富。&rd;宁夏儿童福利院院长杜勇说。
对于像刘桂侠这类寄养妈妈来说,孩子生病固然难熬,但与孩子的分别才&ld;像是要了命&rd;。根据家庭寄养规则,当这些孤残儿童年满16周岁后,他们将离开寄养家庭回到福利院生活。
&ld;去美国的太远,我看不到,但送到福利院的两个孩子我每年都要去看看。我都不敢想荣荣走了我该怎么办?&rd;刘桂侠说。
杜勇告诉记者,刚开始做家庭寄养工作时,惠丰村还是农村,可现在因为城市扩建,她们都成了拆迁户,家家都是几套房。
&ld;如果说刚开始还有经济刺激的话,那么现在这些寄养妈妈已经把这当成了一份事业来做,他们真的很伟大。&rd;他说。据了解,目前一个孩子每月的寄养费用是1000元,主要用于孩子的日常生活。
在刘桂侠的家里,与孙子孙女照片摆在一起的是荣荣十岁时拍的艺术照,身着公主裙的荣荣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她的手机里,也满是儿子女儿带着荣荣去游乐场、公园的视频和照片。
&ld;8年了,她已经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有爸爸妈妈,有哥哥姐姐,我们会让她幸福快乐地生活。&rd;刘桂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