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没有目标最终走向自暴自弃(2)
在西北的一个村子,刘飞越发现,村里孩子的暑假时间几乎全被&ld;浪费掉了&rd;。十来个孩子每天聚在一起,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在草地打滚,一群人哈哈傻笑。热了便下河洗澡,天色暗了就回家。
安全和学习不会有人提及。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把饭做完,大都下地或干家务活儿去了。不出去玩的孩子拿出手机或打开电视,一待就是一天。
一个可以玩一天&ld;赛车游戏&rd;的10岁男孩告诉刘飞越,自己在上学时也是如此,等再过上几年,&ld;我要和朋友们一起出去打工&rd;。
今年9月开学时,刘飞越跟着男孩,去了他和同学在乡中心小学旁租的平房。一间10多平方米的卧室,炕上躺了4个男孩,齐刷刷地埋头玩着手机游戏。旁边的小屋子,5个炉子正冒着黑烟,里面是洋芋和米饭,那是男孩的晚餐。
&ld;没人能管能教,孩子都在野蛮生长,怎么能好好读书?最后还不都走了他们父母的老路!&rd;他愤愤不平。
调研人员曾集中对一个村子的50名留守儿童做过一对一交流,其中80%的孩子表示,自己没有想。有孩子说:&ld;原先有过,现在没了。&rd;
这样的回答让&ld;上学路上&rd;公益组织负责人刘新宇很不是滋味。他说,城里的孩子说起想,都是天马行空,有人要当总有人要当厨师,他们至少敢想,父母会鼓励孩子去做,可留守儿童连想都不想。
&ld;他们是内心没有&ls;力量&rs;的一群孩子。&rd;顿了顿,这个年轻的父亲总结道。
通过调研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留守儿童&ld;普遍容易出现害怕、忧愁、迷茫等消极情绪,反映留守儿童感知到的现实生存条件处于不利状况&rd;。
让调研人员担忧的是,许多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关系已经&ld;陌生冰冷&rd;,父母想要管教孩子更是难上加难,几乎只剩暴力的手段。
西部农村的一个父亲因为孩子辍学,从外地匆匆赶回。夕阳下,父亲坐在屋里,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儿子靠在门边,捡起石子打自家的猪和鸡。
尽管相隔不到5米,但父子俩个下午没说一句话。直到入夜,调研人员才听到30多岁的父亲骂道,&ld;你上不上学?不上学老子打死你。&rd;
隔壁村子几个男孩的情况或许更具代表性。十四五岁的少年已经穿上劣质西服抽起了烟,每天混迹网吧。一个男孩的母亲从北京赶回来,一把打掉孩子手里的烟,骂骂咧咧训斥孩子。男孩恼怒,连扇妈妈好几个耳光。
李亦菲对此甚感担忧。&ld;这些带着负面情绪、又不具备技能和知识的孩子,缺乏自尊又没有付出的能力,长大了走向社会能做什么?&rd;他自问自答,&ld;破坏。孩子没有人生目标也没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很容易对未来失望,他们最后大都走向了一条路‐‐自暴自弃。&rd;
刘飞越见过李芳的父母,两个面色暗黄、老实巴交的农民,坐在炕上不停抹泪,母亲不住央求刘飞越,再去劝说女儿继续读书。
她很快就要回工厂,但女儿始终让她放心不下,就这么走了,&ld;觉都会睡不着&rd;。
被儿子甩了几巴掌的母亲再不跟儿子说话。她跟调研人员说,只盼着儿子早点满18岁,以后就让他自生自灭。
在李亦菲看来,正常的亲子关系中,父母需要从子女那里获得心灵安慰,这往往是支撑这些中年男女日复一日辛苦劳作的&ld;最大动力&rd;。如果孩子厌恶父母和家庭,&ld;难保父母不会因此悲伤甚至崩溃&rd;。
这种现象在西部尤其明显。据调研人员的调查,在西北多个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超过90%,其中有&ld;相当一部分&rd;孩子无法正常完成学业,&ld;混社会&rd;&ld;打工&rd;的都有,甚至有极个别孩子开始偷盗、行骗。
留守儿童的种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对他们的帮扶也源源不断。
一次,刘新宇到西南深山的村落调研,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在用手机,甚至有人用较为高档的苹果手机。志愿者送来一板车衣服,孩子们排队领取,&ld;跟菜场捡菜一样&rd;。当地一个留守儿童的家里,放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书包,拆都没拆。男孩说,书包是两批不同的志愿者送的。
刘新宇当场就怒了:&ld;一看就是志愿者在镇上的超市买的,这么折腾不累吗?&rd;
这个公益人士一桩桩盘点着:有公益组织把孩子的妈妈拉回镇里工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但这是逆城市化的行为。&ld;或许一处两处可行,但全国范围并不具有可操作性&rd;。
还有公益组织给留守儿童招揽临时父母。短短几十天后,临时父母唤醒了孩子对家庭的需求,便赶着离开村子回到原来的生活。
这些行为在刘新宇眼中或多或少都带有作秀的成分。&ld;不少大众仍然单纯地认为,帮助留守儿童和扶贫差不多,给钱就行了。&rd;他说,&ld;这种方法行不通,父母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代替的。&rd;
在他看来,留守儿童的现状有些像&ld;糖尿病&rd;,&ld;是严重的疾病,但不是绝症,可以通过一些手段缓解病痛、控制病情&rd;。
广播、音乐、书籍等,是他眼中的&ld;良药&rd;。他认为,公益组织应该给孩子种下美的种子,让艺术生根发芽,给予心灵寄托,培养兴趣爱好,尽可能排解他们的烦乱和迷茫。
他所在的&ld;上学路上&rd;做了一批广播节目,里面有调研人员&ld;筛了好几遍&rd;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专业人士为孩子们挑选的&ld;美好音乐&rd;。他们给孩子发放故事盒子,一个类似P3的电子设备,让孩子上学放学乃至课间的时候,&ld;接受艺术的治疗&rd;。
通过半年的量表追踪,他们发现,使用故事盒子的留守儿童中,有64%的孩子情绪指标有所好转。
云南一个10多岁的男孩爱上了听故事。他告诉刘新宇:&ld;我以后娶老婆,一定会对她很好很好。&rd;一旁的儿童问题专家有些动容:&ld;100多块钱的东西,就能让一个孩子对家庭关系有新的解,或许从此就会多一个幸福的家庭。&rd;
&ld;不仅是孩子需要&ls;治疗&rs;,家人乃至个社会也需要调思路。&rd;李亦菲说,城镇化浪潮下,农村父母和孩子分离是大势所趋,重新搭建一个紧密的亲子关系迫在眉睫。
在他看来,这不但需要父母和孩子相互依存、发展,更要靠两代人之间共同的追求和兴趣来维系。核心则是,&ld;父母该给孩子一个正确、清晰的人生目标&rd;。
对不少农村父母而言,这是一道&ld;难度很大的考题&rd;。刘飞越前不久曾到李芳所在的村子回访,但连着好几次,他都没有碰见这个女孩。挖树苗的活儿停了,没人知道辍学的李芳人在哪儿,&ld;很快就到一年了,她说给弟弟做完一年饭就要离开,上次是父母把她拉回来,这次该换谁呢?&rd;(袁贻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