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超生被抱走男婴 31年后找到亲生父母(2)
根据袁鹰从计生局内部打听到的消息,自己当年应该是本地超生的孩子,而不是从外地抱来的。
11月28日上午,袁鹰发传单的第五天,发到第十一个乡镇‐‐贾家镇。
这些传单被张贴在贾家镇的大街小巷,塞在过往路人的手中。
上午10点多,张明发两口坐在饲料店门前打发时间。
贾家镇中学门口,邹玉花的邻居张文顺(化名),看到这些传单上印着花花绿绿的字,捡起一张。回到家附近,张文顺还拿着传单。邹玉花随口问,&ld;你拿的是什么?&rd;
&ld;一个娃儿在找亲生的妈和老汉儿。&rd;张文顺说,并把传单给了邹玉花。
邹玉花仔细地阅读这份传单:&ld;本人,男,1983年出生是因当年亲生父母超生,被简阳县计生办抱走,抱走时只有几个月大,现迫切想寻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有知道1983年简阳县内因为超生被抱走男婴线索的请与我联系。&rd;
邹玉花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多年来,坐在门口没事时,邹玉花总是忍不住想起只哺育了半年的小儿子,&ld;该结婚了,或许孩子都有了。&rd;
孩子被抱走后,张明发从简阳县计生局打听到,所有超生被抱走的小孩都有分配计划,被送给单身汉或没有孩子的家庭。他的小儿子先在一个退休老妇家里寄养了四天,后分到了平泉区(后改为平泉镇)一户人家。
在平泉区金鱼乡,张明发打听到,一个王姓单身汉刚收养了一名男婴,与自己的小儿子年龄相似,但他还没有找到这户人家,就被金鱼乡政府的人赶走了,&ld;他们说找人有罪。&rd;
老实的张明发此后再也没寻找过孩子,&ld;政府做主给了别人,就是人家的娃了。&rd;
张明发夫妇没有想到的是,1997年,当年没找到的王姓单身汉,竟然找到张家,并送来一个14岁的男孩,&ld;那个单身汉说,这就是我们当年被抱走的儿子,他养不起了。&rd;
张明发将信将疑‐‐男孩的头上只有一个&ld;旋&rd;,&ld;但我头上有两个&ls;旋&rs;,我儿子应该也有两个&ls;旋&rs;。&rd;
为了打消疑虑,张明发带着男孩到简阳第二人民医院,鉴定是不是亲生的,医生告诉张明发,按照血型推测,&ld;差不多是亲生的。&rd;
两口子对这名男孩倾尽心血,&ld;送他读书,当兵,复员后送他去驾校,给他攒钱买了辆小货车。&rd;但在抚养了9年之后的2006年,这名男孩不辞而别,与张家断绝了联系。
张明发夫妇十分伤心,&ld;我不怪他,他应该是知道自己的身世,去找亲生父母去了。&rd;
他们从此尽量不再提小儿子的事情,仿佛这个人从未出现过。但2014年11月28日上午,一份寻亲传单,再次点燃了邹玉花的希望。
她决定,给传单上的这个人打个电话。
10点半左右,袁鹰的寻亲热线电话响起,打电话的正是邹玉花,&ld;我在1983年丢了个娃儿,我们见一下子嘛。&rd;
接到电话后,袁鹰并没有十分激动。五天来在十一个乡镇散发的传单,让他每天都能接到五十多个像邹玉花这样寻亲的电话。
此时,外出散步的吴太章也看到了传单。吴太章退休后,搬到了贾家镇上居住,与张明发相距不到两公里。但两家没有再来往过。
不到10分钟,一辆轿车疾驰而来,停在张明发店门前。
刚下车的袁鹰还未来得及寒暄,张明发跑过去一把拉住他,要&ld;看脑壳&rd;。&ld;我是&ls;双旋&rs;,你上来就看脑壳,很有可能哦。&rd;袁鹰说。张明发夫妇和袁鹰三人当即赶到了成都一家医院做DA亲子鉴定。
这是袁鹰第四次来做亲子鉴定,医生很熟悉他了,笑着说,&ld;希望你这次能找对。&rd;
虽然鉴定结果没立刻出来,但张明发和袁鹰的眉眼棱角十分相像,袁鹰暗自认定,张明发夫妇就是自己亲生父母。他停止了发传单,回到东北边打生意边等结果。
半个多月后,12月16日,袁鹰和张明发夫妇都拿到亲子鉴定,结果显示,邹玉花是袁鹰的生物学母亲。已经回到齐齐哈尔的袁鹰第二天便赶回简阳市贾家镇,冲着张明发夫妇喊爸妈。
1983年农历十月初六,张明发给儿子取名叫张华勇,&ld;希望他勇敢地生活&rd;。3天后儿子被抱走。
2014年11月28日,张明发夫妇再次见到儿子时,这天是农历十月初七,&ld;31年过去了。&rd;
因超生被抱走男婴 31年后找到亲生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