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光谱可以“看”出原子种类(2)
到19世纪末,光谱学的实验研究已积累了大量实验数据,人们逐渐找到了一些经验公式来统一表述众多复杂的光谱。1855年,瑞士中学教师巴耳末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一项经验公式。1885年,瑞典物学家里德伯对这一公式进行了推广,写成了两个数的平方倒数之差乘以一个常数,这个形式虽然简单,却可以精确地描述氢原子谱线。为什么原子的光谱有这样简单的规律?这些问题又困扰了物界近30年。
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是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组成。不过,按照电磁学论,电子在转运过程中会发出电磁辐射,能量很快会降低,在不到1纳秒时间内电子就会掉进原子核,原子就崩溃了。但是,看看周围的世界,亿万年前形成的高山和大地至今还稳定地存在,这表明,原子是稳定存在的。
为解决这一尖锐的矛盾,1913年,年轻的丹麦物学家尼尔斯&iddt;玻尔创造性地发展了德国物学家普朗克在13年前提出的量子观点。当时,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一项革命性的观点,认为物体发出的光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量子,量子的能量大小取决于辐射的波长。这一观点虽然能较好地解释实验数据,但被当时大多数物学家所质疑。
玻尔在了解里德伯光谱公式之后,提出了比普朗克更加激进的主张。在他看来,宏观世界中的规律未必能毫无保留地推广到微观世界。微观世界里,可以有全新的物学。在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后,他提出氢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电子只能处于离原子核特定距离的轨道上,并且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转动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发生电磁辐射,这样原子就会稳定存在,原子具有特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作定态(定态假定);电子可以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同时吸收或者放出光子,光的能量等于电子在不同轨道上的能量差(辐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