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航天员要穿那么臃肿的航天服
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穿的漂亮舒适简约,可是大家注意到没有,航天员在执行航天任务中,会穿着各种不同式样的衣服,而且航天员穿的衣服很臃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相信许多朋友们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编来给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航天员在执行航天任务中,会穿着各种不同式样的衣服。从地球出发时,航天员会身穿白色或橘色,带有头盔的服装,手提一个通过管道与身体相连的小箱子,走向飞船或航天飞机;在轨道舱内工作时,他们会穿着与地面服装相似的工作服;在舱外工作时,他们会穿着背后有一个方形大背包,看起来非常笨重的白色服装。航天员在舱内工作时穿着的普通服装称为舱内工作服,这类服装并不属于航天服。他们出发时和在舱外工作时穿着的服装才是航天服,分别是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一般压力服、头盔、压力调节器、应急供氧与通风管路,可穿脱的手套、靴子,以及一些附件组成。压力服是舱内航天服的核心主体,其内层是气密层,可确保服装不漏气;外层为限制层,可承受相当压力,确保航天服不会因为内部的压力而膨胀变形。舱内航天服是一种在应急情况下保障航天员安全的个人防护装置,具有充气加压和应急供氧的功能,一旦航天器发生座舱泄漏等紧急情况,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在航天器发射、返回、变轨和交会对接时,航天员必须穿着舱内航天服,因为这些阶段最容易发生危险,这是航天员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1971年6月30日,苏联的&ld;联盟11号&rd;飞船返回时,因平衡阀门意外震开,返回舱内迅速减压,致使3名未穿航天服的航天员死亡。尽管返回程序都是正常的,返回舱也在降落伞减速下安然着陆,但当人们打开舱门时,看到的却是已经停止呼吸的3名航天员的遗体。此后,航天员在发射、返回等风险高的阶段穿舱内航天服就成了一条必须执行的规定。
太空是一个生命体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所以,航天员在舱外开展工作时,必须要使用确保生命安全的装备‐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比舱内航天服更复杂,功能更完备。它相当于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能将服装内的压力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能耐受太空的真空环境和高低温交变环境,能防护辐射和微流星体对人体的危害,能提供氧气,并去除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太空工作时,航天员的体力消耗很大。为了给航天员降温,舱外航天服里面还配备了一件网状的液冷服。
舱外航天服能够完全脱离载人航天器母体,独立支持航天员长达8小时的工作,这要归功于舱外航天服背包中的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