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世界盗梦危机 中国式教育的反思
2011年初,有一位华裔虎妈蔡美儿,以其对两个女儿的&ld;中国式教育&rd;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一举登上最近的时代周刊封面,这位虎妈认为,中国父母得以&ld;成功&rd;的三大特质:不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此,众多美国妈妈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开始反省美国&ld;爱与自&rd;的家庭教育观,而更多的中国妈妈,却认为虎妈的&ld;悍母形象&rd;不能代表&ld;中国式教育&rd;。
究竟什么是&ld;中国式教育&rd;?
长期以来,在很多教育专家的笔下,&ld;中国式教育&rd;更多地体现在中国式妈妈和爸爸身上,其本质是对孩子不尊重、管制过严、期望过高、急功近利等等。
在盒子世界的儿童微博(https://thei/)上,很多的爸爸妈妈在他们的孩子眼里,的确形象不佳,甚至是&ld;比鬼还可怕&rd;。‐‐
孩子们调侃道:
爸爸妈妈是&ld;如来佛&rd;,做任何事都逃不出他们的&ld;五指山&rd;;
爸爸妈妈是&ld;会计师&rd;,计算好了我的每一分钟,根本不给休息喘气的机会;
爸爸妈妈是&ld;变色龙&rd;,我考了满分他们睡着了都会笑醒,考差了就会大发雷霆;
爸爸妈妈是&ld;大侦探&rd;,每次出去玩总被他们准确地堵回来;
妈妈更是&ld;母老虎&rd;,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
妈妈还是&ld;唠叨大神&rd;,芝麻大点的小事唠叨半天,超烦……
在众多&ld;中国式爸爸妈妈&rd;的背后,其实是种种中国式教育体制的驱动,应试教育的束缚,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教育公平的缺失……
当个社会的大环境都在急功近利,中国式教育又怎能为我们的孩子合定义出&ld;成功&rd;与&ld;幸福&rd;的关系?这也是盒子世界推出&ld;盗梦危机&rd;主题活动的意义所在。‐‐谁偷走了中国孩子的兴趣与梦想?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很多的中国教育者和中国妈妈,都不认同,甚至非常反感这位华裔虎妈的育女方式。
写过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尹建莉认为,&ld;虎妈&rd;没资格代表中国妈妈,没有幸福的童年,很难有幸福的人生。另一位教育专家孙瑞雪则说,被恐惧胁迫的孩子,会充满抱怨。虎妈这种教育方式在今天这个时代被提出来,更像是一个噱头。
而在众多中文网站上的跟贴评论中,大部分的父母也都持反对意见。其中不乏辛辣的点评:&ld;这样的母亲大概就是极度自负却缺乏人生成就感的人吧,只能在自己女儿身上找安慰了。&rd;
盒子世界认为,教育孩子并没有定则,各种家教方法都无所谓对错,只要彼此适应就好。家庭环境的不同,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同。家庭教育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因此教育方式也不可以完全复制。正如教育学者熊丙奇所言:&ld;家庭教育的个性比学校的办学个性更重要。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同家庭可以采取适合其孩子的教育模式,不可简单地拷贝其他家庭的做法。&rd;
事实上,这场一位虎妈引发的中西教育大讨论,为中国式教育带来的最好反思,应该是‐‐中西教育各有优劣,如果能够优势互补,将中国人注重的扎实基础与西方人看重的创新能力相结合,将会是一种较为完美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