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海将实施新招生政策 2015年小升初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也开始与时俱进。近日,上海市宣布了即将在2015年施行全新的小学升初中招生政策。那么新的小学升初中招生政策是什么样的呢?这又意味着小学升初中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相信许多朋友们还不太了解,赶紧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来讲,就小升初招生政策的变化而言,对于公办中学几乎不会有明显变化,民办中学则相对&ld;易动&rd;。2015年度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对于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又有了一些变动,除了毕业班的学生、家长,建议其他年级的小学学生、家长也有所了解,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有的民办学校将招生范围设定为本区户籍或本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如果两项都不符合,就不能报考。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这一举措会使没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的报考人数降低,在一定程度为择校热降温。
以往报考民办初中,报考流程基本上是考生登陆学校网站填写信息,随后学校审核。经常看到考生、家长、老师时时打探,&ld;某某学校去年这时候已经开始报名了,今年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rd;,&ld;某某学校的招生简章出来了,快去看看&rd;,生怕一时疏忽错过机会。这样的方式今年可能会发生变化,将统一至区教育局的网站报名,再教育局发送给各民办学校。而且,根据市教委的规定,小升初除了就近入学原则,招生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通常只能通过约谈的方式,不能举行笔试。
从教委公布的2015年义务阶段招生日程安排来看,民办初中的统一面谈时间为5月10-11日。而参加民办学校面谈的学生需凭网上报名号,并携带《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户籍证明等。
以上几条均是J为了教育公平化而做出的新调,但显然与那些优秀民办学校的利益相违背,因此在最终的执行上,是否会&ld;换汤不换药&rd;,或者进行&ld;曲线救国&rd;式的对策,相信大家都懂的!
面对孩子的小升初,家长们各有&ld;小九九&rd;。有的家长坚信&ld;初中不读民办,大学就读民办&rd;,认为孩子必须升入民办初中;有的家长觉得升学考试实在太折磨人,不如读个一贯制学校,可以省去中考的麻烦;更多的家长则是反复观望、纠结不已。对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我们可以做个综合考量。
对于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各初中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准的差异,教育界人士坦言,客观上教育部门已经通过大量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但软件条件确实还存在距离。在师资方面,民办学校以充足的资金、丰厚的待遇吸引了优秀教师前来任职。在学习氛围方面,民办学校拥有挑选生源的权力,就读的学生相对学习成绩优秀、学习积极性高,这也是很多家长所看重的。应该说,在软实力上,民办学校确实具备优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小学毕业生、家长都要挤破脑袋进民办学校,因为公办学校也有不容小觑的优点。在中考时,无论是自招推优,还是名额分配,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机会均等,因为自招推优的名额是各初中学校毕业班人数的7%,名额分配是按照各初中学校毕业班人数平均分配到各校的。在高手如林的民办学校,要获得这些机会难度较大;在公办学校,反倒可能机会更多(初升高预录取推荐,公办确实竞争角度获得推优名额较轻松,但是要考虑到最终的录入还是依靠自主招生考试,公办的孩子很难对自己有足够准确的定位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通过。所以公办还是得课外花大力气)。费用问题也是学生、家长在择校时需要考虑的。民办学校主要依靠收取学费来维持办学和实现盈利,一学期的收费大约在7000元左右,有的甚至超过10000元,而公办学校是免学费的。建议在报考时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其实,不少公办学校设有科班、特色班等,集中优秀生源,安排优秀老师任教,如果能进入这些班级就读,&ld;性价比&rd;非常高。
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初中四年对于孩子的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学科成绩、学习习惯等,综合权衡,确定报考方向。还有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校路途不宜太远,否则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安全都不利;如果孩子自能力不佳,最好不要选择寄宿学校;不要抱着&ld;中考省事&rd;的心态报考一贯制学校,不能让孩子有笃定的心。
以下是广大学生家长进行小升初的升学政策、备考方式等咨询中,抽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六大疑问。这些基本代表了广大家长在小升初准备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在这里统一回复给大家。
相对于公办的&ld;免试就近入学&rd;而言,民办学校有个&ld;面试环节&rd;,所以在生源上民办学校会大大优于公办学校,同时在师资上民办学校更是竞争激烈,所以我们纵观2014年上海中考均分前10名的学校中民办学校占了大半。
家长网上投简历,学校根据简历发出笔试或者面试通知,组织学生进行学科和各方面能力的考核以及面试,根据学生考核情况签约学生。
首先是过硬的学习成绩以及各类学科特长的奖项和证书,这是叩开名校的敲门砖;其次就是一张简洁明了,内容充实的简历,这是打动老师的一张名片;最后就是面试,很多家长会误以为面试只是对孩子的考察,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学校对家长的考察,学校这个时候往往会通过家长们的一些言行来判断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匹配度。
(1)自荐信;
(2)个人信息表;
(3)获奖情况表;
(4)班主任推荐信;
(5)个人风采展示;
要对自己的面试充分准备,面试时不要避开老师的目光,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要随机应变,和其他学生合作时要团结合作,注意礼貌用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父母双方尽量准时出席,对孩子的情况要了解,在面试时候要积极配合孩子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并且父亲也要积极发言而非附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