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资讯 > 儿童教育 > 素质教育 >

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避免出现四种现象

时间: kina2 素质教育

&bsp;  孩子犯错,家长批评教育孩子是常有的事儿,但是,各位家长朋友们在批评孩子时,都掌握了正确的方式方法了吗?要知道,批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今后再遇到能够有效避免。那么,家长到底应该如何批评教育孩子,又需要注意避免哪些现象呢?赶紧来了解一下。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原因,以后能够避免。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说、讲道不管用,批评、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

  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

  (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ld;现在是骂到一半了!&rd;&ld;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rd;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ld;你听明白没有?&rd;孩子马上反射说:&ld;听明白了!&rd;&ld;记住了没有?&rd;&ld;记住了!&rd;&ld;以后还犯不犯?&rd;&ld;不犯了!&rd;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

  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ld;口服心不服&rd;,&ld;你骂你的,我做我的&rd;。 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 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

  (2)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ld;陈年老账&rd;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ld;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rd; 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 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

  (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l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d;?再者&ld;不知者还不为过&rd;呢!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小编总结:孩子犯错的时候并不是不能批评孩子,但是批评孩子要站在教育的角度。避免出现急躁,过于情绪化的现象。要有耐心的教导孩子,告诉孩子以后应该怎样做,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会导致什么后果。这样才能批评变得有效。

16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