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给孩子什么 父母怎样做好素质教育
父母的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就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应该为了孩子着想,不可以过分溺爱孩子,也不可以太过于严厉。要多交流沟通,促进亲子关系,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给孩子什么呢?想要了解更多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就去
夫妻相爱,家庭和睦,孩子的安全感建构才有保障,未来的亲密关系处能力当然也不会差。
相反,若夫妻间充满争执、情感欠缺,则会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心健康,让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容易出现的负面人格特质,我们可以列出一堆来,包括:脾气暴躁,易激惹,不懂得体贴别人,没有家庭责任感,遇事容易走极端或内心压抑,性格孤僻、怯弱、内向、不合群等性格缺陷,往往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容易出现退缩行为,比如迷恋网络、离家出走等。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说法,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有两样:一个是根,一个是翅膀。
何为根?那是孩子无论脚步迈向何方都不会惧怕的那份笃定,用心学词汇说,那就是安全感。要帮孩子建构好的安全感,母亲角色最重要。
何为翅膀?那是孩子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需要完多么艰难的目标,都有毅力、有能力去实现的能量、动力。用心学词汇来说,那就是意志力,是目标感。而要帮孩子建构强大的意志力与目标感,父亲角色最重要。
天然的母亲角色,必然是有爱的、柔软的,给予孩子情感滋养的(忌过于强势、忌喜怒无常、忌冷漠)。天然的父亲角色,必然是有力量的、向外探索的、积极的(忌过于弱化,忌过于专制,忌缺席)。最好不要两个角色都集中一个人负担,父母都要在,各自扮演好自己的天然角色就好。
若一个家庭中,母亲强势,父亲弱化;或者父亲过于专制,母亲弱化,都属于内部能量流动的不平衡。孩子都容易混乱,他们无法学习到,自己未来如何真正地做好一个男人/女人,又如何做好一个父亲/母亲。
亲情能够滋养人。源自血缘的亲情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延伸,也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基础。父母常带孩子跟亲戚走动,多陪伴、照顾老人,孩子也更容易学会责任、担当和爱。
亲情教育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而且言传和身教都不是一时一事就有效果,而是一种对孩子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长期的影响,亲情在孩子心里才能深刻深远。所以做父母的不仅要有意识地多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还要以身作则,处处要做表率。比如,我们教育孩子孝顺,但却常在孩子面前为父母的赡养问题而争吵,这样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更坏的印象,起到更坏的教育作用。
中国人坐月子的习惯,让我们从孩子一出生就跟孩子睡一起了,这其实有助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不过也有不少年轻父母,为了追求孩子早些独立,早早地就跟孩子分床、甚至分房睡,这并不妥。一般我会建议,最好到孩子3岁以后再分床,5岁以后再分房。让孩子睁开眼就能看到、触摸到爸妈的脸,得到父母极大的关注,孩子从小就会知道,他是可以依靠父母的,是被珍爱的,是有价值的。
另外,如今职场父母很多。晚上下班后,尤其是睡前的亲子互动显得尤其宝贵。睡前时光是陪伴孩子的黄金时间。一切都放缓、安静下来。最适合亲子建立情感链接。这个时候,最好养成习惯,跟孩子做一些固定的互动项目,比如亲子阅读,一起听听音乐,或者来一些轻松愉悦的家庭小游戏。
早在研究留守儿童课题之时,我就发现,中国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缺席的数据是惊人的。的确有少数是迫于生计,但是我仍然看到大多数父母其实完全有能力但却没有把孩子带在身边。
常听父母们说自己太忙。不过,奥巴马都有时间陪家人,我们肯定也有,只看愿意不愿意。
大量留守的孩子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缺少正常的家庭温暖和人生指导,极易堕入厌倦学习、辍学、游荡在街上或者沉迷于网吧的人群。家庭、社会及知识技能的缺乏,还会进一步影响以后的工作。
更有大量假性留守(明明跟父母住一起,但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少,鲜和孩子互动),这类孩子往往过早地接触社会,放任自流,自控能力比较差,是非观念比较模糊,很容易误入歧途,往往是网瘾、逃学、早恋、问题儿童的高发人群。
还有父母,仅仅是怕累,把孩子完全扔给老人带,甚至是其他亲友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严重地存在着亲情缺失的问题,于观念和方法滞后,带来相互之间在交往和沟通等问题上的障碍,往往存在迁就、放任、放纵、溺爱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
父母陪伴孩子,其实不需要我们日守在孩子身边,只需要固定时间,形成固定的亲子游戏、亲子运动项目,有规律地进行就好了。比如父亲每周固定一次陪孩子去踢球,父母每个周末带孩子一起近距离出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