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怎样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bsp; 其实,社交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可能性格外向,善于交际;而有的人则天生讷口少言,不善交际。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还是非常希望通过后天的努力将孩子打造成一个受欢迎的交际王,那么,有什么好主意呢?
孩子交友的问题,一直是爸妈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问得多的,比如,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孩子们在交往中发生争抢,怎么处?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被问及的频率比较高,那就是,怎样让孩子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如,一位妈妈问:
罗静老师,您好!我有个女儿3岁半了。最近她在跟一个好朋友一起玩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
两人正玩得很好的时候,那个女孩突然发现另一个认识的小朋友,就会对我女儿说,我不跟你玩了,你到别处去玩。然后,我女儿落单了,很难过的表情。
女儿问我:&ld;她为什么不跟我玩了?&rd;我说:&ld;她跟你玩的,等下还会跟你玩。&rd;显然这样的回答帮不了她,她还是站着不动,很难受。这种事发生很多次了。遇到这种事,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又如何让孩子成为更受同伴欢迎的人呢?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碰到了被同伴拒绝的人际交往问题,然而妈妈的回答却在回避问题,并未给出恰当引导。对此,我的建议是:
至于让孩子成为更受同伴欢迎的人,有更好的人缘,结交更多的朋友,爸妈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还需要教会孩子一些社会化的技巧,如:
就是自然而然展示给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是怎样的。不要强迫孩子主动打招呼,这会给孩子带去压力。要知道,不是你说什么,孩子就会做,而是你做了,孩子就能学会如何做。
另外,记得当着外人的面,不要随意给自己孩子贴标签,比如&ld;我家孩子太内向啦,不爱说话&rd;这样的话。这些话,不仅损伤孩子的自信,而且很轻易会熄灭掉一个孩子开口、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欲望。
有的孩子只喜欢和一两个固定同伴一起玩,于是父母们常常问我:&ld;罗老师,孩子只和固定的孩子玩,会有影响吗?&rd;其实,&ld;朋友&rd;数量的多少并没有那么高的参照价值。父母该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朋友多少,而是与朋友相处时候的质量。
也有的孩子不爱大声嚷嚷,在人群中显得安静了些。于是父母眼羡那些在一群孩子里头大嗓子的孩子,认为看起来更开朗。但事实上大嗓门并不意味着说服力。所以,我们仍然应该以关注孩子同伴交往中友谊维系的时间、协作关系等为主。
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游戏基础上的。游戏可以教会孩子各种应对外界的常识,以及规则。所以,平时最好能有固定的家庭亲子游戏时间,通过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帮孩子学会分享、合作的技巧。
&ld;需要我帮你吗&rd;显示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承担的态度;&ld;你能帮助我吗&rd;不是示弱,而是一种懂得求助的能力;&ld;让我们一起吧&rd;,可以用在分享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提议某次协作。另外,初次介入一个陌生群体时,需要教会孩子询问:&ld;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rd;同时,告诉孩子,被拒绝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找别人玩,或者稍后再试试。
不少父母过度保护孩子,或者于个人性格原因,不太带孩子去&ld;凑热闹&rd;。实际上,多带孩子去公园、广场等有较多小朋友的地方玩儿,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宝贵的社交演练。
也可多带孩子去找同事或亲友家的比较大的孩子玩,带一带。大孩子一般已经习得了基本的社交技巧,小孩子通过模仿学得更快。
平时的亲子阅读、亲子互动过程中,也可以不经意(至少装的不经意一点)给孩子讲讲怎么交朋友,或者给他看看这方面的绘本。
除了教孩子社交技巧,随时反思家庭教养方式也很重要。若父母观察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能够合群,因为过于边缘化或者太有攻击性而被人拒绝,那么一定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系。‐‐被溺爱的孩子不能考虑他人,或者容易有依赖性;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要么富有侵略性、企图通过攻击引起他人注意,要么自我价值感、存在感很弱,表现的怯懦、消极。
最后,还要提醒爸妈们:足够的安全感、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更顺畅,因为父母恰当的爱与回应,会内化为孩子对自我价值的确定、对自己的认可和喜欢。真正喜欢、尊重自己的人,才能懂得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