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沓还各种磨蹭怎么办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子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小心思,逐渐的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体现。这可头疼死各位家长了,就比如说孩子各种磨蹭吧,大部分的家长通常会认为久而久之,孩子将失去时间的概念,亲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距离逐渐拉大等等。会这样想很正常,那是因为你们还不足够的解自己的孩子。只有当你们学会观察解孩子后,你就可以轻松的应对孩子的磨蹭行为了。
磨蹭,常常让家长伤透了脑筋。遇到磨蹭的困惑,家长也会四处求助,但许多所谓的方法和招数,往往存在&ld;水土不服&rd;的问题。别人家一用就灵的方法,自己运用的时候常常差强人意,甚至完全无效。于是,有的家长认为磨蹭是自己孩子的特性,根本没法改变,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上天故意奉送了一个磨蹭的小孩?
其实,所谓的磨蹭,通常指行动缓慢,故意拖延。那么,我们不妨深究一下,孩子为什么&ld;故意&rd;磨蹭呢?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早晨家长急着让孩子起床洗漱,但孩子却自顾自地玩耍,哪怕是洗手这样简单的事情,也能玩上半天。任家长反复催促,孩子却依然不慌不忙,家长的急吼吼和孩子的慢悠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候家长通常都忍不住要催孩子,催不动的时候,心中就直冒火。
孩子是故意的吗?其实,孩子
孩子体验的细腻程度,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比如,我们看到洗手这个动作几乎是一样的,但孩子却能感受到每一次洗手微妙的不同,比如水的温度,水流的大小,每次洗手的心情,等等。正因为我们看到的洗手只是洗漱的一个环节而已,所以会觉得孩子在浪费时间。
也许你会说,那我就让他一直玩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是我们解了孩子的感受,就会在此基础上,寻找双赢的办法。
比如,看到小孩在玩水,先解、呼应他的感受:嗯,水流过手指,是冰凉的感觉呢!孩子的这个体验得到了尊重、呼应和共享,此时此刻,孩子不光体验到了洗手的感觉,也
有的家长会说,满足孩子的愿望,很浪费时间,根本来不及。其实,解 、尊重 孩子的感受并给与满足,这个过程也许只需要几分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浪费时间。相反,如果我们没有解孩子的感受,阻断了孩子的体验过程,孩子认为没有完成自己心中的目标,就会执着地停留在这件事情中,孩子内心的这种坚持外显出来,就是&ld;磨蹭&rd;,这样反倒更加浪费时间。
当然,解这个行为,也许只需要几分钟,但解孩子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需要不断地换位思考,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内心的愿望是什么?他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孩子磨蹭,除了因为孩子沉浸在体验之中,往往还与时间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常常对孩子说:&ld;时间很紧张&rd;、&ld;马上要迟到了&rd;,其实孩子内心对时间并没有太多的概念。我们平时说的&ld;快&rd;与&ld;慢&rd;都是相对的,孩子也未必知道快与慢的界限到底在哪里,所以,当我们催促孩子&ld;抓紧时间&rd;的时候,孩子并不知道怎样才算&ld;抓紧&rd;。那么,我们要给孩子建立基本的时间概念,比如,让孩子学会看钟表,让孩子学会体验时间的长度,另外,有必要让孩子知道特定时间内自己有哪些任务需要完成。
其实,在磨蹭的问题上,不但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许多家长的时间观念也是模糊的。比如,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呢?其实非常简单,家长不妨连续记录孩子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每项任务的时间求取平均数,基本反应了孩子当下的能力水平。这个平均数,可以大致判断出来孩子是否磨蹭,或者磨蹭的程度。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起床、洗漱、吃饭等各项任务的平均数来准确地安排时间,这样就有了一个参照,也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妈妈要求我做某事的时候,我会故意磨蹭,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当时心里非常困惑,明知道那个要求很容易,可就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拦着我,每当看到妈妈生气的时候,心里反倒有一种很痛快的感觉。后来学了心学才明白,这种情况有个专有名词,叫做
磨蹭,往往是孩子对抗父母的&ld;秘密武器&rd;。孩子一旦磨蹭,家长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催促,而且催促的话语往往千篇一律:快点,要迟到了,别磨蹭了,赶紧的,我说你没听见啊?这都几点了?再不快点我不等你了……
这些催促,语气直接并且反复使用,透过这些字眼,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满、急躁、埋怨、否定、不耐烦,直接引发了孩子的逆反情绪,因此孩子通过故意拖延的方式对父母进行被动攻击‐‐你越是让我快,我偏慢,看你能怎样?
这个问题并非无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降低催促的频率,等待孩子主动性慢慢显现,在必须催促的时候,则用不带责备的语气表达愿望。这个办法非常有效,同时也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当然,要想降低催促的频率,要尽可能地预留出更多的时间。
与此同时,我们不妨换个思路,
一说到孩子的磨蹭,家长经常会寻求具体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常常会&ld;水土不服&rd;,其实,
比如,我曾经遇到一个孩子,看上去非常磨蹭,家里人不停滴催促、数落,但没有任何效果。深入分析才发现,家里人不但对孩子做事的速度不满,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不认可孩子,因为生活琐事,常常发生激烈的冲突。有个细节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妈妈接孩子,电动车中途没电,妈妈先回家,孩子则自己走路回家。回到家以后,孩子满头大汗地坐在了沙发上,于是,姥姥开始数落孩子没有马上洗手不讲卫生,妈妈则催促赶紧洗手吃饭。其实,孩子并非不想洗手,只是走累了想暂时歇一歇,同时,家长忽略了孩子的进步:自己走路回家没有任何抱怨。对孩子来说,自己的进步没有得到认可,却遭到了不断地数落和批评,于是,孩子故意拖延,不肯洗手吃饭,最终导致激烈的冲突。这一件小事,能非常清晰地反应亲子关系相处的状态,我建议这位妈妈与家人协调,不再数落孩子,同时,不断肯定孩子细微的进步,并多陪孩子玩耍。就这样,一个月之后,孩子居然不再磨蹭。这位妈妈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她很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个孩子居然有如此麻利的一面!
我们常常把磨蹭当成孩子的问题,其实,磨蹭往往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所以,我们不
【奶爸说】
文中注①位置,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觉得,哪有那么简单,我一说孩子就乖乖听我的话?
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并给与呼应,是衷而发的,对孩子的爱自然的流淌出来,关爱的看着孩子,想孩子之所想,感受孩子的感受。这种状态下,你身体所流动的能量是会令孩子非常舒服、亲近的感受
而敷衍了事,皮笑肉不笑的想着应付、哄着孩子赶快完事、抓紧时间!孩子同样是能感受到你的心口不一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方法、同样的一句话,而不同的人说,效果就不同?有些人说管用!有些人说没用!区别就在于,你是在用心说还是用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