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

雷锋式奉献的故事

时间: 金浪 名人故事

关于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雷锋式奉献的故事整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雷锋式奉献的故事

郭明义

连日来,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一名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从郭明义身上看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要以郭明义为榜样,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爱心。

郭明义先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在他所在单位鞍钢集团,广大干部职工掀起了“学郭明义、评郭明义、做郭明义”的新高潮。鞍钢矿业公司职工王文生说:“郭明义走出鞍钢,走向全国,让每一名鞍钢人由衷骄傲。郭明义对社会、对矿山、对身边每一个人的无私奉献和无疆大爱,为我的工作注入了力量,今后要将郭明义精神转化为建设国际一流矿山的斗志和毅力,为圆梦‘钢铁强国’贡献力量。”

在鞍山市,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激起了人们新一轮献爱心行动。9月18日,当地一个名为“希望工程孝文爱心联队”组织的20多名成员,乘车前往100多公里外的岫岩山区,为60名贫困学生送去助学金。在前一天,由郭明义爱心团队发起的第九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和捐款活动,在鞍钢矿业公司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举行,5600多名矿业职工、部队官兵、大学师生和社会爱心人士一同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共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血液样本308例,并为当地两名患病孩子募得爱心款18.6万元。

“郭明义说,如果帮助别人遭到勒索的话,那就要多少给多少!我印象特别深刻也很感动。”在上海一家国企工作的徐玲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如萤火虫般的光芒、用爱心接力传递温暖社会,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快乐,社会就会更美好。”

网友“高原灌木”留言说,一个“傻”字,包含了老郭多少不为人知的“傻故事”和面对流言飞语的辛酸。如今生活富足了,许多人精神上却出现匮乏,开始徘徊、开始迷茫。郭明义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惊喜,也给了我们重建精神家园的信心。让我们一起为“傻子”加油助威,期待像郭明义一样的“傻人”不断涌现;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傻人”的行列,让学习雷锋再一次成为当下的时尚,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郭明义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的先进性,展现了一个党员创先争优的人生示范,让我们从平凡中看到了崇高,从平常中看到了真诚,从平淡中看到了炽热,非常感动人、激励人、振奋人。作为一名党员,应立足实际,沿其人生足迹,深入学习,弘扬其精神,积极争当各项工作创先争优的表率:

学在本职岗位。工作服加大头鞋,这是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形象;工作中,本来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就能完成的工作,他却要下到生产一线,天天跟电钻、铲车、挖掘机和漫天的烟尘混在一处,而且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尤其是 “有的人吃龙虾是享受,我帮助别人就是享受。”这句话让人特感动和深思。所以,党员干部学习郭明义,就应像他那样立足本职,珍视本职,热爱本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本职,严肃认真、严谨细致地做好自己经手的每一项工作,在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中铸造品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在勤学中吃透上情、借鉴外情、摸清下情,多思多想多干,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创先争优。

重在从我做起。做在前面,干出样子,一直是郭明义的信条。他生活半世纪,助人30多年,先后参加了54次捐献全血和捐献血小板,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可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郭明义一家三口就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16年来,他捐款10多万元,资助了180多个孩子;他成立的“爱心团队”目前有七支志愿者大队,共计5800多人;自己家里一贫如洗,常年穿打着补丁的工作服,他却整天资助别人。所以,党员干部学习郭明义,就应像他那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最平常、最平凡的事做起,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诚诚恳恳待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以饱满、乐观的热情投身工作,时刻严于律己,熬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多一些自律,少一些攀比;多一份沉静,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勤勉,少一些敷衍;多一些尽心尽力,少一些患得患失。

贵在持之以恒。一个人感动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感动之中;一个“典型”人物,得到几个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周围人都认可;一个人,在别人关注下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事。“人要讲诚信,我说过资助到孩子上大学,一定信守承诺……”,这就是绰号“郭大傻”、“郭大侠”、“郭大使”的郭明义。所以,党员干部学习郭明义,就应像他那样踏实做事、对党忠诚,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心系群众、坚持到底,不能学在一时、一处、一事,而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时时学、处处学、事事学,真正把郭明义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努力争当服务科学发展、推进创先争优的表率,努力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更加和谐、美好的家园!

罗阳

在践行航空强国梦的征程中,人们将永远铭记原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航空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航空报国”的不朽丰碑。

2012年11月25日,身为歼15飞机现场研制总指挥的罗阳,在圆满完成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出海执行歼15舰载机首次起降训练任务,返回大连当日,因连日工作,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幸以身殉职,享年51岁。

七型飞机功炳天疆。“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空海军亟需战略转型,武器装备亟需升级换代,此时的罗阳毅然担起了沈飞公司掌门人的重任,用五年时间硬是趟出了一条军机研制的新路。相继实现六型飞机成功首飞,顺利完成两型飞机设计定型,并批量交付部队形成战斗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防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和空、海军战略转型,实现了沈飞从单一机种向多个型号的转变,从单一国内市场向国际军贸市场的开拓。

新研能力跨代飞跃。罗阳同志积极探索新机试制新模式,成立了新机试制快速反应中心,大力实施并行工程,极大地缩短了新机研制周期,某型飞机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了10个半月,“鹘鹰”飞机作为跨代机型,也仅用了13个月的时间,成功实现了生产能力由三代机向四代机的换代升级。他着眼未来,注重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无图制造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推动了我国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快速进步。

攻坚克难创造奇迹。在公司科研新机研制周期紧、难度高、风险大,批生产任务需求量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强化组织管理,形成了责、权、利清晰,纵向畅通、横向协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在型号研制关键时期,他通过签发总经理令,成立现场工作组,强化生产计划的严肃性和执行力,亲自与相关单位签订“责任状”。组织部装、总装和试飞“三大战役”,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型号攻坚决战,推动军机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打造现代企业。罗阳建设性地提出了“十个统筹”的发展思路,着手整合“军机、民机、非航、通航、零部件”五大业务板块,打造战略中心型现代化企业。加强国际合作,研制生产C系列飞机,实现民机转包生产向风险合作转变;通过“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运作”,转包生产年出口付额突破一亿美元大关。他提出了管理“四化”,即管理“严格化、精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推行现代管理工具,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他强化“人才”培养,塑造职业精神,公司涌现了几十名专家做领军人才和多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力提升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殚精竭虑,在实现了两大重点型号相继成功首飞后,便赶赴珠海航展为“鹘鹰”呐喊,继而又转战辽宁舰为“飞鲨”助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2012年11月18日,罗阳参加歼15舰载机首次实际着舰试验。他深知,这次上舰是他和歼15的“高考”,责任重大!他及时和团队成员制定调试方案。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罗阳每次都近距离观察飞机起降,最近时不到20米,发动机轰鸣声震耳欲聋,整个胸腔承受着巨大压力。就在圆满完成歼15在辽宁舰首次起降训练任务、开创中国航母事业新纪元的光荣时刻,11月25日,罗阳突发疾病逝世。

中共中央_、中央军委主席_做出重要指示。_指出,罗阳同志不幸因公殉职,我谨致以沉痛的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表示深切的慰问。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遵照_的指示精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立即组织对罗阳先进事迹进行总结、宣传,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罗阳学习,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提供榜样的力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决定授予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并在全集团深入开展向罗阳学习活动。全国人民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对罗阳的崇敬和哀悼之情。

罗阳同志以国家之振兴为已任,以企业之发展为已任,三十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三十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奏唱了一曲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英雄赞歌。他把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成就了沈飞的五年蝶变。他留下的“罗阳精神”——“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航空报国的爱国热情;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成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航空人在实现航空强国梦想的路上拼搏创新、奋飞图强!

黄文秀

6月17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暴雨,让一个正在绚丽绽放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个夏天。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在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一位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年轻共产党员。曾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也与她同样是一名选调生的我,在学习了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后,更是深受感触。

她,带着一寸反哺家乡的赤心,扎根基层。2016年黄文秀在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面对众多优秀的就业条件,她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家乡。很多人不理解她:好容易从大山出去,何苦还要回贫困村折腾“苦差事”?“我是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我希望将来为我的家乡、为祖国尽一份力量。”黄文秀曾和自己的导师这样说。因为亲身体会过艰辛,才对百姓苦感同身受,把自己深深扎进泥土,才能把理想高高举起。这一批年轻扶贫干部的时代责任,就是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与中国最真实的基层碰撞、交叠和融合。

她,怀着一片甘于奉献的丹心,带民脱贫。黄文秀来到乐业县百坭村后,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访贫困户,联系专业技术员培养致富带头人,又想办法为村里修了路,安装路灯,建蓄水池……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她为“文秀书记”、“文秀姑娘”。生前,黄文秀曾和同事们约定:面对扶贫攻坚这条“长征路”,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而她走后,这场说好打赢,并一起收兵的扶贫攻坚战,她却永远的缺席了。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她把自己变成了脱贫攻坚路上的铺路石,守着一颗初心,带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将青春与热血献给祖国,献给她毕生牵挂的扶贫事业。

她,守着一颗为民请命的初心,回报祖国。“要想让老百姓愿意接近我,就得让老百姓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黄文秀在《“新手”如何“上路”》中这样写道。就这样,黄文秀学会了当地农民的桂柳话,端起了满是茶渍的搪瓷缸,喝上了略显浑浊的玉米酒,融入到了群众之中,帮助他们甩掉“穷帽子”。家乡养育了她,她就回到家乡回报家乡;祖国培养了她,她就到祖国需要她的地方回报祖国。就是这样一个最朴素的理念和信念,支撑着黄文秀人生当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大选择。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她用自己的信念和初心,为这个新时代,交出一份光芒闪闪的答卷。

李大钊曾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黄文秀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在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放弃繁华、选择泥泞;她反哺家乡、有情有义;她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斯人已逝,但仿佛文秀并未走远,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用爱,继续守护,她热爱的故土。

17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