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
有关于泰坦尼克号的记忆是如此的富有戏剧性,似乎就像是被上帝安排的命运一般。然而在尘埃落定时候,谁都看得见,这命运有着怎样的起承转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篇1)
时隔多年的后的今天,重温了《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的电影,细心品味,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体会,不一样的感慨! 影片的内容其实真的很简单,它主要讲述了一段“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一个惊心动魄的灾难”。影片以年轻的杰克救了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遇的想跳海自杀的露丝的命,并相爱了为线索。讲述了接下来船因为撞到了冰山而不得不沉入大海,杰克为了让露丝生存下来,便安慰他,自己却冻死在冰冷的海水中的爱情故事以及在灾难来临时一船的人各自不同的行动。内容很简单,但影片所反映的思想却很深刻,它以爱情故事贯穿影片,却要折射出社会的复杂性,不是每一个都是好人,不是没有好人。 想想小时候,我只是简单的认为这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电影,现在想起来真的觉得好笑。就像一张白纸上有一个红点,我就只看到了这个红点而忽略了整张白纸。现在再看,我用新的视觉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极度的恐慌和因此产生的种种丑恶的行为便全都表现得一览无遗。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了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字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这些现象那么的可恶而又现实。然而,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的。大多数的男人们遵守着制度,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沉着冷静的船员们作好了殉职的准备,安排着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当船身倾斜,人们纷纷向后滑去时,有人紧抱着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别人的手;当影片中两位主角被席卷而来的海水追逐,却看见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时,毅然抱起那个孩子,带他一起逃亡„„这些,都是面对生死抉择时,崇高的精神与高尚的做法。
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震惊。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的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让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的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后一次合作;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的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杰克是个顽强、乐观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露丝。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活下去的决心让他们不停的说话,只有不停的说话,才有生存的可能。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沉船事件。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的寻找活着的人。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心喜悦的想唤醒杰克。可是她的呼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杰克在沉睡中已无力醒来。露丝的热泪滑过冰凉的脸。救生船此时正往远方驶去。露丝眼中含着痛苦的神色将杰克的尸体放入海洋,哆嗦着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诺言,她曾答应过杰克一定要活下去。
“comebace,comeback,comeback„„”露丝微弱的呼唤伴随着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透着无比的决心,蕴含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的与死神搏斗。她必须登上救生船,否则她会被茫无涯际的黑暗与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灵魂会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她不要在刚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违背她亲口答应的诺言。她颤抖着游向一个已死的船员,取过他挂着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气吹响了它,吹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吹响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响了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上帝听见了她虔诚的祷告,救生船调转方向,朝哨声响起的地方驶来。探照灯明亮的灯光照在了露丝写满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船上温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
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篇2)
当我看见逸夫楼的公告板上写着下午放映《泰坦尼克号》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再次坐到了放映厅里——这是我第三次观看此片,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看电影。好友知道我正在看《泰坦尼克号》时,发短信说:“千万不要哭哦。”我回复说不会啦,看这部片子的层次已经不是哭了,哪个镜头不熟悉啊。可是,影片开始没十几分钟,辉煌的音乐响起,华丽的泰坦尼克号第一次出场时,我的眼睛就不由自主的暖暖一片。
泰坦尼克号故事所负载的这一层对于人类盲目自信的批判在电影中有所提及,虽然不是叙事的重点,却也在伊斯姆先生和史密斯船长的对话中、有关救生艇数量和容量的对话中等情节中含蓄的给出了电影本身的观点——酿成最终悲剧的,并非全是天灾,而是人类的挑战一切的狂热——无力负担全责的史密斯船长选择了放弃生命,无力控制局势的麦道船长选择了饮弹自尽,无力创造神话的安德鲁先生选择了与自己毕生的最大杰作一起毁灭——这不是一个人的死亡,不是一艘邮轮的毁灭,而是积聚了一个时代人类欲望的幻梦的崩裂,这崩裂令任何个体都无从承受,惟有一死,方可解脱。
局限于时长等因素,电影在情节上和画面上对于这一层的表达如果可以说是点到为止,那么来自于詹姆斯霍纳的电影配乐,则在这一道路上达到了超越电影故事和画面的境界。尤其是电影配乐中的尾声《大海的咏叹》,以全篇音乐都未曾有过的沉重和忧伤将这个主题讲述到了音乐可以达到的极致——不再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不再有悲剧升华的光辉,有的只是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深眠于大海,终将有一天深眠于人类历史的故事的反思与追忆,最后逐渐远去的音效,就是在诉说着这命运的启示。
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篇3)
钢铁工业时代的骄傲,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的处女航,是多么值得记录在历史里。 ,我翻看起新闻史时,被记录在纸上的,不是奇迹,是灾难。 最近越来越觉得生活像是一出出戏剧,所以再也不敢怀着不屑的心态去看待任何文艺剧情。当我第三次重温《泰坦尼克号》时,忽然很真切地体会到,人生的阅历是这样明显的影响着我们对某些意义的解读。1997年的我在看热闹,的我在看新闻史,的我在看深刻。我相信某些被注定的东西,正如杰克在赢得船票的小酒馆里扬起年轻的脸,兴奋地说:“一些人的人生会改变!” 他对着码头的人激动地说再见时,改变的岂止是他的人生? 他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翼。乘风破浪,去美国,他说,“没有钱便没有烦恼”。他站在全速前进的船头,迎着海风,视野开阔,内心激荡。他对着大海豪迈地喊——“我是世界之王……!” 而冥冥中,有一位叫rose的少女,她那对人生感到绝望和茫然的脸,渐渐在烟雾里开朗起来。 我们都是在等待救赎的人。 她的第一次出场,像小说里描写的情节。(虽然她确实是出现在电影里。)——铺满阳光的甲板上,缓步走来一位少女,飘逸,娇媚,然而神色淡漠。柔和的夕阳洒在她的身上,看起来圣洁高贵。
"Outwardly, I was everything a well brought up girl should be. Inside, I was screaming..." 1997年的时候,我注意女主角的美貌。的时候,我注意女主角的表情。的时候,终于让我看见了一些细节。曾经略过的细节,哪怕是很小的一点点,都如醍醐灌顶。 她看见隔壁桌穿着正式的小姑娘,翘起兰花指,学习优雅的用餐礼仪。 妈妈帮她束腰,以便塑造出更美的身形。 她的身边是一群绅士,他们聊政治,聊股票,他们是时代的主宰者。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叫杰克道森的人,笑着告诉她:“这是莫奈的画。” 只有这样一个人,告诉她,To make each day count. 爱上一个人,其实只需要一个瞬间。 让我看三遍的电影,当然不只是因为爱情。 以前,对《泰坦尼克号》的记忆只是停留在强大的剧情上。如果不是某个下午,我阅读了一本新闻史。不怕你们笑话,直到,我才知道,这部电影原来不完全是瞎编。 有人说,泰坦尼克的沉没,成就了一个叫范安达的人。 这位《纽约时报》史上最伟大的编辑。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深夜,美联社的一位值班人员收到了一个信号,他判断,这可能是“泰坦尼克号”的求救信号,于是他把这一消息传给了各大报社。1912年,是无线电报等技术还没有完全被接受的年代,加上“泰坦尼克号”走得这么举世瞩目,没有人相信值班小伙计的判断,除了范安达。关于他那一夜是怎样神奇又迅速地组织记者和编辑加班加点,又是怎样在第二天说服无线电报发明者马可尼和他一起突破警方防线,混进“卡帕西亚”号采访发报员,独家报道了这个轰动世界的新闻的,诸位可以去百度。 我想说的是,范安达留给我的震撼,不仅是新闻业务上的厉害手段,还有他记录下的那些历史。这些历史的细节,无一不像是写好的剧本。正是这些看起来像虚构的情节,才让我在多年后,在知道真相后,深深的被感动。 或许你们都知道了,没错。这些都是真的—— 那些古板的绅士们要死得很体面。 女士和儿童先上,男人们等待死亡。 船上的乐队,从容演奏到了最后一刻。
谁能告诉我,身边是世界末日的惊恐,但依然安静地演奏,是因为拥有了什么样的力量? “很高兴今晚和你们合作。” 想起另外一部电影的一句台词:“假装我们明天还会再见。” 生离死别,说了再见,但是没有明天。 Nearer My God To Thee。 在那样的时刻,上帝是带着怎样悲悯的神情俯看着像蚂蚁一样弱小的人们? 1912年4月15日 凌晨2点20。 “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走完了它短暂的航程。 缓缓沉入大西洋这座安静冰冷的坟墓。
如果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这个凌晨,rose会不会带走那幅签上了“JD”字样的画? 她说,那是她一生中最性感的时刻。 其实未必是这样。 只是在那一个迷离的瞬间,被禁锢了十几年的少女第一次释放出了内心澎湃的情感。 他带着她逃跑,跑入锅炉房。她穿着拖地的长裙,不安但幸福地跑向人生的另外一端。 烟火弥漫的地方,红色的火光与浅色飘逸的裙子形成一个绝美的画面。 从此,是新生。 女人的心里总是藏着很多秘密,而是什么样的秘密,让年老的rose,在讲述它的时候,性感得如1912年4月的某个夜晚?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babies and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lady. promise me now, 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你将长寿,子孙满堂。”
——听到这句话时,仿佛有种宗教一样的温暖。她做到了,她像男人一样骑马,她成了一名演员,热爱生活,笑容灿烂。 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It brought me to you. And I'm thankful. 赢得这张船票是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情,也是她的。 像是会有预感那样,一切都是似乎只是偶然。之所以把幸福定义成平平淡淡,是因为我们承受不了这么多跌宕起伏的剧情。往往藏在我们心里最深处的,是又甜美又痛苦的一些秘密。那什么是你最幸福的事情?什么又是你最难忘的回忆?——它是和你日常的生活无关的,可能仅仅只是某个时刻。
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篇4)
最近刚刚看了3D版的Titanic, 我没有看过97版的,3D技术没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但故事经典,感人,还是给我以震撼。
先从主角开始谈吧。
男主角 Leonardo 是我很喜欢的男演员,一看到他,我就想起 shutter island 的里面那个瑟瑟发抖神经质的精神病人,脸上总是沉思,充满了岁月的风尘的中年老男人。 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充满了故事,或者忧伤,或者悲剧。有趣的是在 inception,和 shutter island 的男角色都是死了老婆,而且还是因为男主角的原因死的,在Titanic里面充满朝气的小年轻让自己的爱人最后活了下来。也许这就是年轻与中年人的差别, 年轻人为爱情献出生命,中年人承受着,制造着生活的悲剧。
女主角非常丰满,充满青春活力,感觉任何时候都要爆炸一样。现实中很难见到这样的女生了。不过没看过其他的片子。
尽管故事以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线, 但我认为这绝对不是一部爱情片。两位主人公青春年少,稚气未托, Jack看上去根本就是个小孩,Rose则是被家庭的束缚绑着马上准备结婚的,从小受上流教育束缚的女子。 男的奔放,朝气,全身充满自由的气息,女的高贵,典雅,满身皆是束缚,渴望自由。这样两个人彼此吸引,爱恋,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几乎天天都有。 但是,这种爱情美好的花朵必须在Titanic 在海上的两天旅程中全面开放,在游轮被冰川撞沉中凋谢,悲剧的力量在三个小时之内把爱情,追求自由的力量,相守,奉献,反叛,几乎人性中所有美丽,昏暗的东西全部砸过来。整个过程如清风徐徐而来,转眼间狂风暴雨,毁灭一切,生命中的挚爱被毫不留情的瞬间夺去,刹那间云淡风轻,满天星斗。 在电影院的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焦急,无助,充满感动的旁观者,看着Rose 和Jack在突然间相爱,相知,给他们提供这种珍爱舞台的游轮,和人们在漫长的一个半小时之间一点一点走向毁灭。 也许是由于3D的效果,全场我完全沉浸于其中。 这片子值得在看。
我最感动的还是影片展示人们面对死亡的力量。一位亿万富翁的老先生,自度无法逃脱,穿戴整齐,与自己的侍者一起从容的坐在舞厅里安然赴死,船长坚守在驾驶室里自己的岗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紧握方向盘, 一对老爷爷和老奶奶静静的躺在船上彼此相拥相依,任凭冰冷的海水吞噬。 一个个特写镜头简直是刻在脑海之中。 那位穿戴整齐的老先生生也坦荡执着,死也从容尊严;船长带着绝望的眼神履行自己的使命,刻划什么才叫坚守,什么是责任。 相拥的那对老夫老妻宁人羡慕,崇敬,活着与挚爱相守,死了躺在一起。
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篇5)
电影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因为从电影中,我们可以见识到世界不同角落、形形色色的人、事、物,并藉由电影的场景、声光效果,让我们有如身历其境去体验人 生不同面向的种种课题,并深刻的感受作者所要诠释的理念、所要彰显的主题,不论是诙谐逗趣、惊悚震撼、严肃悲凉、温馨动人等等风格,只要一走进电影的世界 里,总能令我融入其中,随着剧中角色冲锋陷阵、冒险犯难、寻绎线索、狂喜悲郁,久久不能自已……。因此对我而言,观赏电影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从小到大,欣赏过的好电影不计其数,诸如:“唐山大地震”、“赤壁”、 “哈利波特”、“少年Pi的奇幻漂流”、“钢铁人”、“庞贝”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最为喜爱的电影,那就非“泰坦尼克号”莫属了。“泰坦尼克号”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正式在全球各地上映,当时我还没出生呢!幸而爸爸妈妈将 “泰坦尼克号”的DVD保存下来,我才有幸见识到此部曾荣获第七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十一项大奖,造成一时轰动的电影巨作。
“泰坦尼克号”的内容背景乃一九一二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首航时触礁冰山沉没的事件,及凯特温斯蕾与李奥纳多卡皮欧所虚构饰演的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恋爱故事。我与大部分的“泰坦尼克号迷”一样,对于电影中男女主角“你跳,我也跟着跳!”的深情告白印象深刻,也特别感动于杰克为爱而死,萝丝为爱而生的凄美爱情。萝丝并不迷恋于未婚夫匹兹堡钢铁大亨之子卡尔的财势地位,而独钟于真诚坦率的杰克,准备下船后与他一同生活,却不幸遇到泰坦尼克号的沉船意外,拆散这两位恋人,使他们阴阳两隔。剧中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即将沉没之前,船员要求乘客穿上救生衣登上救生艇,但因救生艇数量不足,只限妇女与小孩优先登艇,萝丝本已登上救生艇,但为了与杰克在一起,又从救生艇跳回达尼号上,看到这一幕,不禁令我动容,我想,这就是“生也相守,死也相从”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吧!而当泰坦尼克号沉没时,杰克与萝丝互相紧抓对方,却因水的冲力太强而松开了。杰克迅速找到萝丝,并发现一扇漂浮在海上的门板,但因门板仅能承载一人的重量,所以杰克让萝丝留在门板上,自己却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并用最后的一丝力气要求萝丝承诺不会放弃,会好好的活下去……。看到这里,我已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原来真情至爱是可以为对方奉献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换取对方存活的机会。相较于当时上流社会常以婚姻作为换取财势地位工具的作法,杰克与萝丝的爱情更 加显得真实、高尚而弥足珍贵!
此外,电影中还有几个地方令我感触良深,其一便是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之前,其实早已数度收到来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讯息,但为了要创下快速横越大西洋的纪录,对于这些警告全都不予理会,不但未曾减速,而且继续向前航行,终酿成二十世纪最惨重的灾难之一,使一千五百多人葬身海底。我想,如果当时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史密斯先生能更审慎的评估冰山的危险性,更谦虚的听取来自其它船只的警告讯息,或许便可挽回这个惊骇世人的悲剧。因此越是坐在上位的决策者,肩负重责大任,越应思虑周详,而后做出正确而果断的决策,才不致铸下大错。
而另一个导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死亡人数飙高的原因则是救生船数量不足,当时总共有两千多人搭乘泰坦尼克号,但实际上救生艇仅可载一千多人,这又是一项致命的 人为疏失。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泰坦尼克号号称“连上帝也沉不了的不沉船”,因此当船难发生时,大多数的乘客们仍未意识到危险,故疏散乘客时许多人不愿意上救生 艇,导致许多救生艇根本没坐满人便放下,因此沉船时许多人便与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没,有些乘客虽然逃离了船身,亦在沉船时一起被吸入海里,或泡在冰点的海水中失温而死。这也警惕我们应时时留意身边的危险,当灾难来临时更应提高警觉,而非浑然不知。
此外,这部电影场面的壮观浩大亦令人叹为观止,不论是船上豪华富丽、美轮美奂的餐厅、酒吧、客房等设备,或是沉船时海水冲涌进船舱,船裂成两半,船尾被船 头往下拖形成九十度后下沉等等壮盛惨烈的场景,加上一些精采刺激的片段与唯美浪漫的镜头,让我感觉欣赏这部电影彷佛经历了一场美妙的视觉与听觉的飨宴,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泰坦尼克号”是我观赏过的众多电影中最能触动我心弦、最令我喜欢的一部影片,不仅剧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了我,电影里的许多情节亦触发我深入省思,真希望此部电影能再度搬上大银幕,让我得以再次沉醉于“泰坦尼克号”的感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