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实用文 > 观后感 >

青年马克思电影党员观后感

时间: 小龙 观后感

很多关于革命主题的电影通常侧重刻画战争的激烈与血腥,希冀从视觉上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革命的波澜。而《青年马克思》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基于“笔杆子”的力量,并没有战争画面的冲击,却依旧让旧世界的推翻和新世界的建立跃然于胶片上。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青年马克思电影党员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青年马克思电影党员观后感(精选篇1)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座丰碑,一种主义,一种精神,还是学生时代的一道必考题;有这样一个人,你只是常常与他在书本中见面,可他又与你生活的世界紧密相连,他,就是马克思。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x周年,200年前的今天,他出生在德国古城特里尔,几十年后,世界因他而改变。

《青年马克思》这部影片描绘了26岁的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的传奇相遇,以及二人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经过。

影片还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过程:描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思探索新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如何在当局的查禁和社会的阻力下探求真理,又是如何不畏权威、并扭转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指导,最终团结了各地工人运动的代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纲领地位。

自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而工人阶级也作为一个进步自觉的阶级改变了此后的世界历史。

马克思,曾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他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他,认真,他不畏艰难,他胸怀崇高理想。作为新青年的我们要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如果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么,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及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就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初心和终极目标。

因此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龙”的传人。

青年马克思电影党员观后感(精选篇2)

《青年马克思》讲述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过去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经历的电影在影院播出。为深度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x周年,我院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校学生会组织干部,干事作为代表参与观影。

首先这部电影中的青年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放弃,对事业、生活、朋友的热情,看准目标,砥砺前行,锲而不舍。其次这部电影十分真实,不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坛,而且从一个近乎平凡人的视角去讲述了最朴实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片中的青年马克思积极奋斗,与资本主义势力对抗到底即使受到资本阶级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马克思也曾叛逆过、迷惘过、苦恼过,但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坚持梦想、敢于批评、勇于实践、不畏苦难,一步一步朝着那个最初的梦想靠近。我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这种为幸福努力奋斗的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更可以提高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

我们青年大学生应该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前方尽管布满荆棘,但我们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大学生。为了真理付出自己的一切。

青年马克思电影党员观后感(精选篇3)

这是特意在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之际,在中国上映的一部关于马克思的传记片,《青年马克思》。

如果说拍好一部传记片的关键就是表现主人公与常人不同的地方,那么拍一部哲学家的传记片或许算得上是一件难事。因为大多数哲学家的生活似乎与常人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更加无聊。但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思考,但如何用形象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复杂抽象的思想无疑更是一个难题。但幸好马克思不一样,他从来不只是一个哲学家。

电影的刚开始,一群人在树林里捡柴火,却被士兵驱赶甚至杀害。其背景是1836年,在普鲁士因饥饿和无家可归使人们不得不违反林木管理条例,以谋得活下去的机会,因此而受到刑事处罚的有15 万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77%。面对这种相当严峻的社会形势,普鲁士统治者却出台了一个更严厉的法案, 将人们在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和其他一些仅仅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行为升格为盗窃犯罪,给予刑事处罚。

这也就造就了电影刚开始的画面,也是电影刚开始多次出现在马克思的梦境中始终困扰着他的心事。

面对这样的困境,马克思1842年10 月在《莱茵报》上写下《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谴责立法机关偏袒林木所有者的利益,剥夺贫民捡拾枯枝等习惯权利,而这也使得马克思失去了《莱茵报》的工作,变得穷困潦倒。

而恩格斯虽然是资本家的儿子,却深谙下层民众的艰难,写下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就在 《德法年鉴》 的报社里,这两个即将撼动世界的伟大人物,正式相遇了。

他们一见如故,擦出革命的火花。他们一起反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他们一起为革命事业奔走,他们一起起草正义者同盟的纲领,最终铸就了《共产党宣言》这一历久弥新的经典,开启了共产主义的未来。他们一起在世界革命史和思想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19世纪风起云涌的欧洲大陆,社会正酝酿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然而电影却没有将重点放在刻画战争的激烈与血腥上,而力图从人物激烈的语言中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形势的严峻和革命的波澜。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导演也没有一味地将马克思刻画成一个救世主一般的人物,将他光辉灿烂的一生面面俱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因为实在是太长了。因此电影的重点放在了从马克思与恩格相识相知以到共同完成《共产党宣言》这一历程中的细节,也说明了他的思想并不一开始就是成熟的,而始终跟着革命形势和自己学识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

相比马克思始终熠熠生辉的思想,他的生活似乎又是那么枯燥乏味。他必须为一家人的生活而辛苦工作,为此,他不得不去请求一份抄写员的工作,却因为字迹潦草而被拒绝。为了加入正义者同盟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不得不请求既是朋友又是论敌的蒲鲁东加入却也被拒绝。如果不是贤内助燕妮和她的陪嫁佣人琳蘅一生的陪伴,如果没有恩格斯经济和思想上无条件的援助,也许马克思的伟大事业便要陷入一次又一次地危机之中。

这便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导演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把马克思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革命导师的位置,而是一步一步从他的生活和他的思想上刻画了他的努力。他也没有把马克思当作一个双脚离地只会空谈的哲学家,马克思从来都抗拒那些没有理论指导却只会空想的人,更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自己一生的目标。

是的,马克思很伟大,但他并不如教科书上所极力证明的那样,从来说什么都是对的。这部电影难能可贵地把青年马克思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也使得他从青年黑格尔派到唯物主义者的思想变化历程可见一斑。

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在21世纪,我们藉由这部电影,怀念马克思。

2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