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国机长观后感600字
即将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剧情就是由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还原了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航行情景、中国民航系统各部门的工作场面和紧张刺激的特情画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影片中国机长,供大家参考。
影片中国机长观后感600字精选篇1
1.VS《萨利机长》
比萨利机长好看 二刷也会好看的那种。
一是两者聚焦的时间节点不同。萨利机长着重呈现事后的复盘处理,让人看到美国制度程序的严谨负责,美国整个公务系统的环环相扣 通力合作。中国机长则是重在还原飞行现场,但是对整个民航系统的群像刻画也毫不逊色(毕竟前者只有那最关键的280秒,后者可是实打实飞了30多分钟,本身能拍的内容就多)。不过节奏很快,建议不了解川航8633事件的朋友,先提前了解一下民航系统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能,不然可能会跟不上电影抛出的大量信息。
二是群像拍的好。不止聚焦于机长个人形象的铺垫刻画,更设计快剪镜头把每个乘客的小故事点到为止展现出来,每个角色之间还有互动,让情节内容更丰富完整了。
三是萨利机长整体叙事比较平淡,也就最后还原现场操作的35秒扣人心弦。中国机长,除了前面短暂轻松的合家欢之外,后面部分全程高能,肾腺素玩命飙升,看完以后心脏还砰砰直撞胸口。电影选择呈现的几个飞机操作节点,选的很好。基本没有多余的镜头,节奏不拖沓。
2.不足:导演这bgm垫得太厉害了。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好在两处紧急时刻(进云层/出山)的背景音比较干净,没有推情绪的bgm(万幸)
3.需要观众包容点:毕竟商业片,戏剧化处理加的插科打诨也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p.s.隔着大银幕都能感受到炸裂的求生欲 那满满的中国赞 不过还好 不大影响观感。
4.最佳好评:最后放出了原型人物,并且标了名字!还把每位演员对应的原型人物分别合影 且标了名字出来!这个一定要表扬一下
影片中国机长观后感600字精选篇2
将于9月30号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真实事件改编,诠释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致敬中国空中领航人。
事件中的机长,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等多重考验的极端时刻,完成“世界级”难度的备降,拼尽全力挽回机上100多条生命。
“敢拼才会赢”,领航人大抵都有这种拼搏精神,在事业上拼投入,在细节上拼专注,在决策上搏未来,越是拼搏,越是凸显真我。《中国机长》的主创团队为还原真实情景,重金打造等比例的空客A319模拟机,首次实现三舱联动,可以俯仰、滚转,“误差不超过0.1度”。
在如此仿真的拍摄环境中,演员们常常要经受人造狂风的考验。饰演机长的张涵予受访时透露:“每天喝风喝到饱,根本不想吃饭”,但他显然做好了面对一切艰难的觉悟,“塑造一个英雄人物,你要使出十二分的力量”。
拍摄期间,剧组还邀请了电影原型“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探班,与演员一对一沟通交流,分析事发当时的细节与心理活动。杜婧来自四川航空公司客舱服务部,有着13年飞行经验的她,此次应邀为影片担任乘务顾问。对于演员们的表现,她给出了高度评价:“每一位演员都让我非常感动。在片场,她们一直跟我说,只要您觉得哪里不对,请一定要告诉我们。这和我们民航人那种精益求精、不断去追求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100%用心拍摄,完美追求细节,勇敢做真我,只为在荧幕上尽可能地还原这段奇迹故事。这样的主创团队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影视行业,无疑起到了领航人的榜样作用。
影片中国机长观后感600字精选篇3
上映第七天,《中国机长》的票房仍然在突飞猛进。继昨日单日票房超过《我和我的祖国》,今天再次夺得单日票房冠军。《中国机长》成为众人关注的优秀电影,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认可,而且还获得了不少外国人的点赞。
《中国机长》和《我和我的祖国》同一天上映,前五天的单日票房冠军都是《我和我的祖国》。直到昨天晚上,《中国机长》后来居上,首次夺得单日票房冠军,而今天再次夺得榜首,随着口碑的传播,可能还会多次夺得单日票房冠军。从数据上可以看到,除了单日票房,拍片占比和上座率都遥遥领先。
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为了增加观赏性,编剧还增加了穿越云团的情节。无论从剧情的跌宕起伏上,还是从故事的完成度上来说,可谓表现完美。而演员的演技更是让观众赞叹不已,袁泉的演技爆棚,一笑一颦,每个动作都是演技。她还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一个空乘人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除了袁泉,张涵予可谓演技精湛。除了前奏和故事结尾,他在家中的戏份,他基本上都在飞机上开飞机。从飞机遭遇故障到最后成功降落,途中经历了千难万险,但是张涵予从来没有放弃,也从来没有恐惧和害怕。用他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终于把所有人平安带回了家人旁边。当大家对他表示感谢的时候,张涵予却鞠躬致歉,感动了很多观众。
上映之前,这部电影的关注度并没有《攀登者》高。而如今上映7天后,《中国机长》真正实现了逆袭,连续两日夺得单日票房冠军,总票房也达到了近18亿,最终票房很可能超过30亿,如果延长密钥时间,可能达到35亿左右。
一部优秀的电影,也让这些演员名气大涨,除了袁泉吸粉无数之外,最大受益者就是张涵予。虽然目前《中国机长》仍然没有在海外上映,但是张涵予已经红到了北美了。因为不少留学生已经在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还向自己的国人推荐。有留学生在看了电影后,感慨地留言:堪比《萨利机长》,甚至比《萨利机长》还好。
众所周知,《萨利机长》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如今《中国机长》在这些北美留学生的眼中,能和《萨利机长》相比较,说明我们的电影质量非常高,才让他们折服。张涵予也成为很多留学生的偶像。
影片中国机长观后感600字精选篇4
一场特别的万米高空首映礼,给电影《中国机长》增添了新话题。影片是根据去年川航机组的英雄事迹改编,导演刘伟强受访时表示观众此刻是知道事情“解决了”,那如何在保证电影真实性基础上做合理艺术性改编,是考验创作的一大难题。
让观众认识到坐飞机“不是简单的事”
身为影片导演,刘伟强有过《无间道》这样的成功经验,但拍摄《中国机长》经历还是让他感慨连连。首映礼上,当被问到让一个已知结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紧张刺激的悬念感,他回答说:“没错,观众进电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没事了”,所有人已经很安全地下飞机了。所以我们在真实事件基础上,做了艺术加工。比如飞机怎么开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设置挡路的障碍,机长怎么想办法去绕过障碍,障碍之后还会遇到什么……在成功备降以后,他们还要担心很多很多问题,观众就会持续被情节吸引,会给观众一种‘过了一关又一关’的感觉。”
刘伟强说当初接受博纳邀约担任导演,确实是被这个故事的特殊性打动,因为工作关系他也是“空中飞人”,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中国机长》故事背后的意义,“我是个常常坐飞机的人,但有很多东西我原来根本不知道的。比如,为什么飞机常常晚点,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看完电影之后,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为飞机在天上飞,是要符合很多很复杂的条件。比如,会有很多工程人员去检查飞机,确保飞机是健康的,才会放行。再比如,天气条件要符合飞行条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飞机之后,空乘会播放安全须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们可能会完全不看。但是我觉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飞机真的发生意外情况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务长、乘务员,他们真的受过很强的专业训练。”
刘伟强说,观众看完电影后能意识到坐飞机去某个地方“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了解了民航体系的不简单,就算是影片的贡献了。
从机组成员到乘客都要保证真实
由于拿到故事版权再到确认今年国庆档上映,中间的时间不过几个月,剧组面临筹备、拍摄和后制种种环节,因为刘伟强说这次最难还是时间不够,但即便这样主创也在尽力保证电影艺术性和真实性的统一与平衡。比如拍之前跟故事原型——川航机组成员的访谈、处理事件的几个机场里相关人员的采访,饰演飞行员的张涵予、欧豪和杜江开拍之前,就去学习如何驾驶模拟机,饰演空乘员的袁泉、张天爱也在四川航空的客舱模拟舱接受训练,了解空乘的仪容、礼貌、举止要求,学习怎么为乘客服务。
就连机上乘客也要反复挑选,“客舱中的119个乘客老老少少,特别是还有一两岁的小孩子,这些人挑选的标准是很严格的,他们每天要坐在轰鸣、抖动、翻转的模拟机舱里面,就像常常在坐过山车、跳楼机一样,身体要承受得住才行。所以,我也要求跟组演员们每天要跑步,一定要把身体锻炼好,让自己有好的身体来承受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机长》还在专家帮助下搭建了一架1:1还原A319的模拟飞机。虽然被杜江爆料拍摄期间压力大到头发都白了,刘伟强坦言有多方支持,自己有责任拍好这部电影,“这是一个历时三十多分钟的真实事件,我要怎么把它展现为一个两小时的电影,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要如何拍,才能让观众有坐跳楼机、过山车一样的感受呢?所以大家每一天都在超高压力下去拍这个电影,但我们不想辜负观众对我们的期望,也不能辜负民航对我们的期望。”该片将于9月30日全国上映。
影片中国机长观后感600字精选篇5
《中国机长》9.25举行首映礼。从动意到成片只有15个月,拍出这样的献礼片已算不错。飞机右前风挡玻璃破裂后、落地滑行刹住前的情节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颇有看头。它不同于《萨利机长》关注事后的复盘,而是把重头戏放在险情本身,也围绕着这一事件,展现了一架飞机航行所涉及的民航方方面面。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民航是一个多么庞大复杂的系统,一架飞机的航行,影响它的因素很多,而它亦可以影响其他很多飞机的航行。所以,无论是否常坐飞机的人都可以看看这片,以后再乘机时就知道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事发生,也能多一些理解和谅解。我打车去的路上成功安利了司机师傅,他说正好国庆没事,可以去看[呲牙]
对乘务员颐指气使乃至故意刁难的行径就不多说了,道德观正常的人都会谴责这种行为。影片内容中还隐含了一个行李规则的缘由:飞机颠簸时,行李架被震开,行李箱纷纷落下,砸到旅客头上身上。所以,如果不顾规则,执意带超大超重的行李上飞机,掉下来砸到的可是自己,行李越大越重,砸得越疼。
我看这片尤其亲切,因为川航航班是我常坐的,起飞的重庆机场和备降的成都机场都是我常去的,航班计划飞往的拉萨机场也是我去过的,片中偶尔冒出的四川话更是我熟悉的(不过演员说得不标准[笑哭])。
片长111分钟,其实完全可以再压缩10~20分钟。飞机停稳后的抒情段落显得冗长了,航班结束之后的情节节奏也有些拖沓。情感刻意升华的部分真不是官方要求的宣传内容[笑哭]
导演刘伟强、监制李锦文和饰演机组成员的主演张涵予、杜江、欧豪、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高戈出席了映前见面会。今夏大火的“现”男友也参演咯,饰空管人员,戏份不多,但航班延误的常见原因之一“空中管制”,就是他们干的[偷笑]
另从报道上看到一段内容:
回忆起拍摄过程,杜江笑称,鼓风机是一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设备”。“当鼓风机开到风速200公里/小时时,我已经完全站不住了,只有趴在地上才能勉强承受。而在真实事件中,机组是在800公里/小时的风速中坚持下来的,他们真的是战胜了人体极限,才完成了这次史诗级的处置。越和这些原型人物深入接触,我越敬佩他们。”
“从比例上来说,中国民航用最少的空域不停的完成着整个地球上最大的人类迁徙,我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应该去批评那些过往的影片吗?从道理上来说,不能。不管是商业片,还是网剧,它们的目的是要赚到钱,没有哪个出品方有义务出资上亿资金拍摄一部电影去为我们民航业宣传,相比“中国民航是怎么做到的”,他们更愿意拍的是“飞行员和空姐的爱恨情仇。”
但是,《中国机长》做到了,它真的做到了。去年的3U8633航班,刘传健机长做到了平安无损的把一百多位旅客带回地面,《中国机长》作为一部商业片,它做到了用大量胶片把一个航班从航前准备到真正执行到遭遇险情后的处置,淋淋尽致的高度还原。
这些画面,在以往的那些所谓的航空题材影片里,我们见过吗?从来都不会有,以后也很难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