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名人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

时间: 小龙 读后感

《名人传》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对世界有贡献的名人。看了这本书,我体味出一个道理:有些事如果认真去做,可能难事就会变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变成难事。纵观历史上的.许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够正确对待这一问题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名人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1)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那些世界著名的人物,各个都有自己的苦衷。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光环笼罩下的他们,不知是否有人想过,在这耀眼的光环之后,会有怎样的失落、痛苦与绝望。

也许每个人成名后都有着两副面孔。一副美好,永远带着淡淡的微笑,永远骄傲自信得如同高贵的天鹅;一副丑陋,在名人光环下面露出不为人知的、黑暗的一面。也许称不上丑陋和黑暗,只是总有那么些负能量,在生活、在事业,或在成长方面,给他带来那么一些不大不小的影响。那些影响究竟是多少呢?嗯,或许就那么巧,刚好改变了他的一生。更巧的是,他的一生,正好能改变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世界的某些东西。

名人传中的三位大师,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托尔斯泰,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是名人,名气大得可怕,以至于许多年后的我们还能读到他们的、和关于他们的作品;以至于现在的我们对他们的感情除了欣赏就是膜拜;以至于这时的我们也根本没有谁能与他们相媲美。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Beethoven),音乐大师,钢琴演奏家、指挥家,用自己并不长久的一生写出使世界震惊的各种曲目。但在无数人羡慕他同时,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心中的苦?一位对钢琴有着极高天赋的大师,却后天失聪。他心中的郁闷、压抑与愤怒,又有谁懂?谁懂呢,谁敢懂呢,我不懂,你不懂,大家都不懂。说懂他的人,顶多也只是感受到一些皮毛而已。他心中的苦,不仅只有失聪啊。从小成长的家庭,在他心中留下了怎样的阴影?之后破裂的感情,于他而言又是多么大、多么沉重的打击?他最后一次指挥那首曲子谢幕时的那一鞠躬,又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感情?除了他的曲子以外,还有谁知道呢。

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BuonarrotiSimoni),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雕刻了那么多美好得让人只能仰望的作品,但其中又有多少是他真正满意的呢?他一次又一次携带着别人的要求和命令去工作,他一次又一次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他一次又一次不得不为自己所抗拒的人劳作。他在他的一生里,数不清的作品中,几乎每一件在我们看来都是极品,都是好到能发出光的。但是,谁读得懂他心中的悲哀呢?他患了忧郁症,厌恶自己的行为。他简直就是双重人格,知道这样的自己懦弱又胆小,他如此的厌弃自己,却不得不继续做着他讨厌的事。他的人格分裂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吧?他的作品,一件一件都是那么的精美,而他,却是那么讨厌这样的自己,懦弱,脾气暴戾,和许多著名的人物(如达·芬奇)都合不来。他一直未能按自己的心愿行事。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他是很失败的。他还有着不是很成功的爱情。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别人的掌控下做事、生活。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他不仅是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就是一位英雄。这位传奇般的人物,这位名字前面挂着数不清的头衔的人物,这位获得了无数沉甸甸的荣誉的人物,他的一生,却并不是快乐的。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在十岁以前就成了孤儿的英雄,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曾为自己丑陋的相貌而感到过绝望。他也曾考试不及格,也曾好心帮忙却得不到农民们的信任。他是一位怎样善良的人啊!他拥有常人触及不到的地位、荣誉和财富,他结婚后拥有幸福的生活,他是当时最优秀的作家,有着当时几乎是最好的物质生活,写着当时最优秀的书。但这样优秀的他却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也同情下层民众,却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竟厌倦了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的物质生活是那样富足,但却有着比他人孤独百倍的精神生活。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于是,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这个英雄就这样在自我折磨中陨落了。

每个优秀的人物背后,都必然有他们不能言语的痛。

多少年后的我们,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也只能深深的惊叹艺术的美。他们都是不幸的人,但他们能将自己不幸的生活慢慢变成不幸中的万幸,再一点、一点将那一小点万幸,放大、再放大,直至那一小抹幸运,慢慢的发出光来。

而我们,为何不能也像他们这样呢?我们固然是普通的,没有他们的耀眼。但,做自己,又何尝不好呢?

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名人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2)

当我读完《名人传》后,无尽的感触像滔滔江水般涌入脑海,灌入心头。使我重新认识挫折,认识困难,认识人生。

这本书写了三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他们是普通人,然而他们却在磨难中永不放弃,敢于拼搏,铸就崇高的灵魂。在这里,我将用我笨拙羞愧的语言来描绘在他们伟大人格的背后是多么的坎坷!

贝多芬——一个失聪的音乐家,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一个用痛苦换来快乐的英雄。贝多芬曾说:“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他以不朽的创作和不屈的人生经历,他给世世代代的人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米开朗琪罗——一个忧郁症患者,一个赋予岩石生命的工作狂,一个享受痛苦.舍弃欢乐的英雄。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以为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一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坎坷与曲折。他生于佛罗伦萨,自幼耳濡目染,深受文艺复兴运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影响。不幸的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天主教教皇的羁绊中度过的。在天赋与责任的驱使下,为艺术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托尔斯泰——一个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安抚良心的思想者,一个不满足于文学创作,勇于追求真理,消灭人间苦难的英雄。他创作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复活》等不朽的作品流芳百世。他强调道德,主张博爱,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在道德上自我完善.消除欲念,就自然能达到全世界的和谐。尽管世人对此响应寥寥,但他并不放弃,坚持自己的信念。

尽管三位历史巨人处于不同的时期,生活境遇和创作领域也不同,但他们拥有相同的成功与辉煌,他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运的。他们的经历启示我们:痛苦和磨难永远不会被伟大的灵魂征服,反而会使其脱胎换骨,焕发出更加闪耀的光彩。当我们面临困难时,不要想困难征服,要永远保持一种坚持乐观的状态,勇往直前,要过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是的,苦难铸就伟大的灵魂。

名人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3)

他们的历程总带有神奇史诗般的色彩,可他们原本却同我们一样。他们出自民间,胜于民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宁静。”

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

一个是意大利的艺术家;

一个是俄国的文学家。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国度,却同样的有着人性的真、善、美,同样的为了一份事业而献出了毕生精力。始终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巅峰。

强者无畏

贝多芬“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正如作者罗曼罗兰形容的“他的整个一生都像是个雷雨天”。年少的贝多芬就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可以说他是音乐的天才,并且他的父亲也发现了这一点。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在他父亲强行的控制下开始学习音乐,也同样开始了一个悲惨的童年。贝多芬却没有就此自暴自弃,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接着,他又拜海顿为师,潜心学习音乐。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离成功越来越近时,灾难又一次的降临,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就在听力正每况愈下的时候,这位“巨人”也曾想过放弃,放弃作曲,放弃生活。但是经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考,不知多少次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开始面对命运,扼住命运的咽喉,在痛苦之中为他人带来欢乐,写出了《英雄》、《田园》、《命运》等不朽的传世佳作。可以说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忍者无惧

米开朗琪罗“愈受苦愈使我喜欢”。实际而言,米开朗琪罗的生活并不算是痛苦的。他出生于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不像贝多芬一样受到身体上的痛苦折磨,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就像活在高压锅里一般,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贝多芬从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米开朗琪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专制的教皇剥削了他的自由,拿他当牛马使唤,七十余岁的高龄居然还得爬上脚手架作画。

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更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这就决定了他和那些只关心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教皇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决定了他将终生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特定的时代成就了他的伟大,却也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

仁者无敌

托尔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就受高等教育,享受高等的生活。但是,托尔斯泰却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这使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自己身处社会的上层,心里却始终想着社会的下层。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开始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托尔斯泰,要面对的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最终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古语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的确,贝多芬,米开朗琪罗以及托尔斯泰,他们都是精神的传承者,传奇的缔造者,世界的征服者。贝多芬的坚强;米开朗琪罗的隐忍;托尔斯泰的仁爱,无不讴歌着人性的光辉,书写着真、善、美的华彩。他们不是传说,但都是传奇。他们就是一个个大写的“人”。

生活中的我们十分平凡,甚至渺如微粒,在这世上宛如沧海一栗。时光一逝,这世上便再无我的痕迹。我很迷茫,于是执着而又绝望地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在这五千多日的日子里,名人的事迹棒头一喝,清醒而又明晰的转告着我生命的意义。即便我再平凡,在生活中就像透明,无人记挂,可我都有其生存的意义。而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计算,而是用深度去衡量。只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认真做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我认为其实所谓的价值并非一定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活得体面、衣着光鲜,而是让自己变得“不凡”。

生命宛若长河,平凡的我们就像这河中的一滴水,苦苦煎熬,水与阻物冲击,扬起水花,在太阳的照耀下,虽短暂却美丽耀眼,正如我们。

因为我是凡人,所以才可以不凡。

名人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4)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

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他孤独的活着,他惟一的亲人辜负了他,他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可他还坚强活下来。他没有一个朋友,他就像与世隔绝&hllip;&hllip;虽然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一直痛苦的活着却创作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聋后创作的。他最后终于战胜命运,战胜疾病,战胜痛苦,战胜听众的平庸,战胜困难和障碍,攀上生命的巅峰。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不肯屈服于命运,他改变了命运,他的精神震惊全世界。

米开朗琪罗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毁于战乱,他受到别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钱。他一生依附教皇,为教皇做事。教皇为自己树立碑立传,使米开朗琪罗达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许多困难。他坚持,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岁。

托尔斯泰出生于富贵家庭。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获得成功,但他蔑视自己拥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虚度年华,他想要通过照福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对自由主义的蔑视。

作者告诉我们要勇敢的与命运作斗争,只要你不屈服于命运,总有一天你会改变命运。人生就是奋斗,幸福就产生在奋斗之中,命运是自己掌握的。

名人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5)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读了贝多芬的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一个同样有着坚强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样是很不幸的,儿时的一场大病,让她变成了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命运的不公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渴望了解一切,于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终成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贝多芬和海伦凯勒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但他们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这不仅让我敬佩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社会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我们的功课越来越多,学习上的困难也随之增多,面对重重的困难与压力,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精神呢?是!在遇到难题时,在学习成绩下降时,让我们“借着贝多芬的光芒,再一次擦亮我们的眼睛。”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挫折,用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

228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