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作文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沟通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时间: 小龙 读后感

《沟通心理学》是一本解决沟通障碍、建立有效社交的方法和技巧书!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沟通心理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沟通心理学》读后感3


在孩子成长的重要关口,父母当然要为孩子出谋划策,但对于生活中的诸多平常事,父母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选择和决定。毕竟孩子未来的路需要他自己去走,父母不过是陪伴孩子走过其中的一段罢了。

我读完上面这段文章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前段时间和我一起学英语的同学,她目前正在读大二会计专业。我们聊天的时候聊到专业问题与今后的发展。聊天过程中得知她真正热爱的专业是摄影,并且用老师的名义去参加过比赛而且还获得了奖。据她说她的兴趣爱好技能已经超过了会计专业了。然后我就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学摄影专业,而学会计专业呢?她说是因为是父母选的专业没办法。

记得我小孩三岁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到开学,时间,刚好我们住的楼下新开张了一家钢琴教学班,当时是好奇看一下看,然后就给小孩子报名了,后来去了十次他就不想去了。

上个学期他去学绘画,中间有一段时间,他也不想去,然后我们也没有勉强。但是这个学期他自己又说要去绘画班,我还让他去。

去年我儿子很想去学游泳,因为太小了,游泳班的教练不肯收他,说太小了教的动作他不会。为了不让孩子失望,然后我就带他去婴儿的游泳馆,他真的喜欢,天天他都想去。

最近两个月,儿子三天两天就问我,游泳馆什么时候开,他很想去游泳。我告诉他五月份开,之后他就天天盼着去游泳。

我曾经跟朋友分享过这些事情,但是朋友说我这样太惯着小孩了不好。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尊重小孩子的意愿,同时我也愿意带孩子去尝试,帮他找到他最热爱的兴趣。我不希望他将来在某一方面付出了很多,到最后发现那个并不是他真正热爱的。如果那样的话,那么他的成长成本就太高了,而且他的生活也不那么愉快。

《沟通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篇2

人际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既有相互依存、互相吸引的一面,也有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一面.当相互依存占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吸引,当相互分离占支配地位时,就表现为人际排斥.人际排斥对人际关系是有害的,有时甚至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搞好人际交往呢?

首先应排除妨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各种不良因素.影响人际交往的不良因素主要有:

(1)相处距离,首先是空间距离.在同一办公室、同一场合、同一活动圈内,都容易因经常相遇、接触、沟通、互相帮助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友谊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于交往双方相互吸引产生的相互接纳,发现对方的思想、态度、兴趣、为人处事等有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地方,于是继续交往与沟通,在继续交往与沟通中达到进一步的相知,从而结为知交.

(2)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们都羡慕优良、能力出众的人.真诚、坦率、乐于助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对人有吸引力;能力较强的人,容易引起他人的敬佩感,自愿与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产生安全感.

(3)由交往而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条件是交往双方的相互吸引.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热情、羡慕,而另一方却表现冷漠、蔑视,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起交往双方相互吸引的因素是双方的相似与互补.除了相似与互补能够导致交往双方相互吸引外,还有仪表也是一个因素.一个相貌举止端庄大方、谈吐优雅不俗的人,给人形成的第一印象总是良好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量,使人愿意与之继续交往,并对其言行多从好的方面设想、解释.这就有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它包括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识知和对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人际知觉所认知的对象是人际关系.人际知觉的良好印象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相反,人际知觉印象的不良,则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起阻碍破坏作用.

《沟通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篇3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关于心理学的书,对于我这个对心理学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书上有太多心理学上的术语,使我对书本的理解加大了难度。

我阅读的作品名叫《沟通心理学》,这是一本在非典期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了全国公众的“非典热线”,对非典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以及种种困惑进行了解,并通过一些故事情节总结出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15对心理矛盾:

内控与外控

我们是生活的泥瓦匠,有的人只知道忌日地砌砖头;有的人明白自己是在盖楼。当摩天大楼竖立起来的时候,有的人和有的人就不同了。一种是内控型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收获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自己付出的努力。因此,认为自己是个人行为的主宰,自己可以影响行为的结果。外控型的人则认为人们不管怎么努力都无关大局,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左右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结果。

自卑与自信

自卑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而悲观、惭愧、羞怯等复杂情感。过度的自卑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健康发展。而自信会鼓舞一个人的行为,它会影响人们对任务选择、付出努力的多少、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等。

乐观与悲观

看见半杯水时,有的人觉得有水喝,而有的人觉得不够喝。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我们处事心态不同。乐观与悲观的产生源自矛盾和压力,矛盾无时不有,压力无时不在。因此,我们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压力。

冲击与防御

在我们的心里,有一种类似于隐身的东西,我们不知不觉地在使用。但是,我们更多地用它来骗自己,让我们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内心的冲突是心理活动的核心,为了适应这些冲突,自我发展出防御机制,它的作用是减少冲突、减低紧张、保持内心平衡、调节自尊,并对于应对焦虑有重要作用。

孤独与充实

一个人一生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孤独,是孤独着孤独,还是充实地孤独,这是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能够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得孤单;在冷清的时候,不觉得寂寞;在空闲的时候,不觉得无所事事,这些所靠的正是内心的丰富与充实。

真诚与虚伪

真诚与虚伪不仅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性格特点,也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内心的特点,然而,真诚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当一个人选择虚伪时,就是人在软弱的时候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能真诚,我们就能把握住实在的自己,就能感到一种满足和愉快。

自私与利他

自私是指人以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行为。而利他行为则是指毫无回收报酬的前提下,表现出志愿去帮助他人的一种行为,完全没有个人的意图在里面的。

热情与冷漠

热情和冷漠,所体现出的含义和境界大相迥异。热情往往与乐善好施、周到服务相关联,冷漠却总是与事不关己、拒绝提供帮助相提并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经营”自己的感情,他们都希望把自己保护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受到伤害,导致社会中的人越来越冷漠。

狭隘与宽容

宽容是一种心理能力,而狭隘是一种心理残疾。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都可以看到宽容和狭隘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宽容可以表现在接受他人有和自己的不同的行为。我们知道只关心自己是一种狭隘,而不知道只关心自己所爱的某些人、某些群体也是另一种狭隘。因此,我们需要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人。

责任与逃避

没有谁能够逃脱自己的角色去当人纯粹的观众,每一个人都必须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这种种角色的背后就是我们的责任。责任是个体经过认知、判断之后采取的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与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是我们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责任。

安全与风险

安全感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安全总是相对的,风险总是绝对的,做任何事情,风险都会存在。我们需要以沉着的心态去应对风险,克服犹豫,坚定果断,让风险化险为夷。

压力与冲突

压力是在当事有发觉到环境刺激超过自身应付能力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全身性反应。而冲突也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并成为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封闭与开放

人们在受到某种刺激时,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不同有表现方式。一种是封闭,由于某种刺激造成的伤害导致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接触,从而导致焦虑、妄想等现象的出现;另一种上开放,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向美好的一方面想。

从众与独立

从众与独立是行为的表现与结果,个人在自己没有信心、缺乏知识或不占优势的领域内,往往更容易从众;在自己有信心、有知识或者占有优势的领域内,更容易表现出独立性。总之,从众与独立都是一个正常的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迷茫与信念

人类面前的路却永远是未知,我们的心灵也不时的萦绕在无知、无奈与恐惧之是,迷信的想法与行为也正是产生于人尖的无知和无奈之中。这时,信念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信念,人类将无以生存。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懂得了人们所面对有事情都是多方面的,人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命运,只要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向好的一方面想,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幸福。

《沟通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篇4

沟通无处不在,伴随着我们一生。生活中,我们与亲人的相处,与朋友的相处,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都离不开沟通。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每天都面对着一群正处于青春蓬勃时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观点。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祖国的园丁去保护,修剪,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教师每次上课前都要精心备课,做好怎么去讲解知识点,怎么去引导他们的准备。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每天都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沟通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自开学以来,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本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面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尽量单独找他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纠正他们的错误。为了更好地引导教育他们,自己阅读了《沟通心理学》这本书。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以及一些沟通交流的方法。

《沟通心理学》这本书主要讲了沟通具备两个条件、坚守三个原则,做好四个结合、发挥五种效应、应用六种战术、掌握七类技巧、营造三种氛围等等,其中有好多的道理和故事值得我去深思。

“说服者是发出信息的人,一个有效的说服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威信,二是魅力。”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它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她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她是一位很漂亮,很有魅力的女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则,说话非常有威信,每次在班上教育学生都是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准则去影响学生,从不跟学生罗哩罗嗦。那时作为学生的我们都很佩服她,潜意识里向她学习。现在的我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威信和魅力。“魅力又称吸引力,包括外表和心灵两个重要因素。身材容貌,服装打扮等外在因素看似不重要,但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会受其晕轮效应的影响。”是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比较喜欢漂亮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打扮要得体,符合教师这个角色。

教师这个职业是个特殊的职业,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教书育人。育人过程中要说服人,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想说服别人,必须坚守自信尊人,实事求是,不谋私利等这三个原则。“自信者说话有底气,做事坚决果断,自然容易取信于人。比如,你为别人带路,如果你犹犹豫豫、含糊其词、左顾右盼、走走停停,对方就会对你失去信任;如果你言辞肯定、毫不犹豫,即使带错了方向对方也会坚定地跟着你走。”自信的人勇于担当,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作为教师,要充满自信地教好学生,但不能教错的知识给学生,应尽量避免讲没有把握的知识点,以免误人子弟。

中国人比较谦虚谨慎,讲人情,好面子,这与外国人有点不同。就比如,文中提到的一个小情景:作者每次请外国朋友吃饭,常常自谦地说:“不好意思,很简单,随便吃一点。”他们慢慢熟识后,他的朋友竟然天真地问他:“你们的正餐吃什么?”弄得作者哭笑不得,告诉他“我们给你吃的是最好、最丰盛的大餐,我们平时吃的才真的很简单”。外国朋友听后说:“那你应该告诉我,否则我还以为你没把我当VIP,你的好东西是留给更重要的客人吃的。”这个情景阐述了不必要的客气导致了误解,我们中国人比较谦虚。生活中,我们可以不必要过分的谦虚,过分的谦虚会引起自卑的心理。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掌握沟通的技巧,分辨事情的隐私程度,能够坦白地跟对方沟通交流时可以坦白地交流,愉悦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互相取得信任。平时,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面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但有时身边的人对我们表扬时,我们却会表现出很谦虚的样子,以各种话语来推卸掉别人对我们的赞扬。其实我们可以适当地坦然接受别人的赞赏,接受别人的鼓励表扬不但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而且也可以增强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自信的人经得起别人的批评和表扬,敢做敢当。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更不是盛气凌人。我们在相信自己的同时还要尊重别人。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一个他所见所闻的生活情景,这个情景充满了正能量,让我很难忘。一位妇女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找不到座位,女售票员走过来,一手拉着孩子的小手,另一只手轻拍一个小伙子的肩膀,边拍着边笑说:“小朋友,快谢谢这位叔叔,叔叔给你让座了!”小伙子立即不必要的客气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这对母子。这就是尊重的力量。如果售票员绷着脸喊:“那个年轻的,给抱小孩的让个座!”小伙子可能望着窗外不理他,或装没听见。如果她用手拍小伙子肩膀说:“没看见吗?给让个座!”小伙子可能说:“动什么手?我有票!”弄不好还会打起来。但这个售票员所用的方法,百分之百有效,哪怕就是个地痞流氓也会站起来让个座。这就是尊重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日常中,时不时就有新闻报道公交车上不肯给老人让座导致恶劣事件发生。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年轻一代人要懂礼貌,有素养!但年轻一代人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因此,如果我们每人都能彼此尊重,公交车上的恶劣事件也不会再发生。

作者还讲述了一个另我深思的情景,情景中讲到,早晨上班高峰时段,公交车十分拥挤,经常有扒手趁机作案。倘若有乘客钱包被偷,通常的做法是,将全体乘客带到终点站,由安保人员或警察上车处理,这样做会耽误乘客上班并影响有急事者,常常遭到乘客反对。有位司机遇到这种情况后,大声对乘客说:“为了节省时间,请大家闭上眼睛一分钟,若过一会儿钱包能找到,我们就不用劳警察大驾了!”一份钟后果然有人在地上发现了钱包。乘客皆大欢喜,称赞司机聪明。这位司机的做法确实很高明,在教育中,老师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教育现象,毕竟学生之间具有互异性。当需处理一些问题时,我们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能想出绝妙的解决方法,以柔克刚,以理服人。

在教学中,教师的谈吐很重要。自我感觉,教师有点类似于演讲者。这本书中谈到了讲话的技巧,指出了讲话可从对方或听众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对自己所谈的内容要充满自信;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发音清楚,用词准确,语气、语调、节奏富于变化;姿态、手势和表情要自然、协调;重要内容可以变化地重复;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随时对讲话做出调整;必要时可询问对方是否听懂或理解。是的,说话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内容如漫无边际,结构松散凌乱,语言拖沓累赘,肯定会令人生厌。在讲课中,抑扬顿挫,生动幽默才受学生喜欢,晦涩难懂,单调泛味的讲课就会让学生昏昏欲睡,心不在焉。作为新教师的我,也不断地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能够不断地改善自己。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理解比较慢,开学以来,我讲课就比较慢,很担心他们听不懂,有时就会不自觉地询问他们是否听懂了或理解了。

作为新老师,自己不仅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努力管好一个班级。在班级管理中,老师肯定避免不了要表扬学生或批评学生。作为老师,怎么批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才不被伤害到呢?批评是有技巧的,这本书对批评的技巧作出了阐述,给出了开展批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出于公心不泄私愤;先肯定积极方面;把错误看成暂时的;就事论事,不否定整个人;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把批评转换为问题;提出希望或建议;不简单否定对方;批评中包含自己;允许被批评者申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育提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积极反思批评的技巧,使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管理得更好,能建设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通过阅读《沟通心理学》这本书,自己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我们要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沟通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篇5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227935